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4种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与蔗糖代谢酶的关系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枸杞Lycium果实糖积累差异及其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以4种枸杞为试材,在枸杞果实发育期间,测定果实糖质量分数与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果实中检测到10种糖,云南枸杞L.yunnanense和中国枸杞L.chinense果实中检测到7种糖,北方枸杞L.chinense var.potaninii果实中检测到6种糖;成熟期枸杞果实以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为主。在果实发育过程中4种枸杞果糖和葡萄糖质量分数整体呈现出逐渐升高趋势,果实发育的后期升高幅度高于初期;而蔗糖质量分数呈现出2种变化趋势,不同发育时期种间有差异。4种枸杞蔗糖代谢酶活性在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差异较大,其中,酸性转化酶(AI)在果实发育的初期活性较低,种间差别小,但在果实发育的后期活性高,种间差别大。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供试种蔗糖合成酶(SS)活性始终高于磷酸蔗糖合成酶(SPS);云南枸杞维持着较低果糖和葡萄糖质量分数。3种枸杞果实中果糖质量分数与AI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转化酶在枸杞果实糖积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植物学 枸杞 果实 糖积累 蔗糖代谢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盐池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水分平衡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位于农牧交错地带盐池县的6种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含水量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各种类型草地0—100cm土层质量含水量的动态变化情况,运用Surfer制图软件分析牧草生育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和土壤分层贮水量公式计算不同草地0—100cm土层总贮水量变化情况,结合试验地生长季降水量变化,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与蒸散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和植被类型是不同类型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沙丘土壤水分随降雨量变化较为明显;移栽柠条地土层剖面生育期水分变异系数最大,表明干旱时土壤失水较多,降雨充足时蓄水最多。因此应增加沙丘植被覆盖,对柠条、苜蓿、草地应适度进行放牧和刈割,控制植被生长,减少植被蒸腾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固持能力,维持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草地类型 贮水量 Surfe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金属在甘草中的健康风险评估及限量浓度测定

中成药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估重金属在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中的健康风险,并测定其限量浓度。方法计算甘草中6种重金属质量浓度及超标率,评估健康风险,蒙特卡洛模拟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并测定其限量浓度。结果Cu、Pb、As、Cd、Hg、Cr超标率分别为5.88%、26.00%、6.67%、3.33%、12.50%、35.00%,其限量浓度分别为24.60、2.31、0.185、0.615、0.43、922.51 mg/kg,宁夏产甘草的重金属安全性更高。结论 6种重金属均会造成较高的非致癌风险,并且As会引起致癌风险。Pb和As限量浓度应进一步降低以提高重金属安全性。

关键词: 甘草 重金属 健康风险 限量浓度 蒙特卡洛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锌肥不同用量对旱地油用亚麻生长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油用亚麻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锌肥对宁南山区旱地油用亚麻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肥有利于促进油用亚麻苗期的生长发育,改善油用亚麻植株高度、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及农艺性状指标,增加油用亚麻产量,以施锌肥30.0kg/hm~2处理产量最高,为1 111.65kg/hm~2。

关键词: 油用亚麻 锌肥 生长 种子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方式对压砂西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瓜田长期连作种植所产生的土壤退化、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真菌性病害增加、西瓜产量及品质下降等瓶颈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亟待解决。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不施肥和常规化肥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量的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和沼液复合微生物滴灌肥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使得压砂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活性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对作物有益的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有所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总量相应增加,而对作物有害的真菌数量有所下降,从而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病害,有助于解决压砂瓜连作障碍问题。

关键词: 压砂西瓜田 施肥方式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区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T-PCR技术对宁夏马铃薯脱毒种薯病毒检测的研究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病毒病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为了解宁夏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中的病毒发生情况,在银川市、固原市和西吉县不同种植模式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对不同品种的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在不同生育期随机采集样品,利用RT-PCR检测技术对4种马铃薯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和类病毒PSTVd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VX、PVY、PVS、PLRV在3个基地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成熟期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5%、28%、35%和34%,未检出PSTVd;4种病毒检出率在马铃薯现蕾期以后呈现显著性增长;病毒检出率随着种薯繁育级别增加差异显著;6个马铃薯品种均为感病品种;大田种植种薯的病毒检出率显著高于防虫网室。

关键词: 马铃薯 病毒检测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硫石膏施用下宁夏龟裂碱土水盐运移特征

土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土柱淋洗试验,开展了脱硫石膏施用下不同淋洗水量对宁夏龟裂碱土水盐运移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脱硫石膏施用下龟裂碱土随着入渗时间的增加,湿润锋深度和累积入渗水量呈先急剧增加再缓慢增加的趋势;0~20 cm土层土壤pH值、碱化度和全盐量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连续淋洗条件下,最大脱盐深度位于40~60 cm土层;0~40 cm土层,随入渗水量的增加土壤脱盐率缓慢增加,其中0~20 cm土层处理1到处理4土壤脱盐率分别为79.72%、89.88%、91.93%和92.22%;随淋洗水量的增加,0~20 cm土层主要盐分离子易于溶脱的顺序为Mg2+>Cl->SO2-4>Na+> HCO3-, Mg2+溶脱率最大,可达到100%,20~40 cm土层主要盐分离子易于溶脱的顺序为Na+>Cl->Mg2+, Na+溶脱率最大,可达到91.42%, HCO3-和SO2-4含量则先增加后降低,0~40 cm土层Na+、 Cl-、 Mg2+随淋洗水量的增加淋洗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 龟裂碱土 土柱淋洗试验 脱硫石膏 淋洗水量 水盐运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甜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辽甜1号’为材料,分析氮磷钾肥不同施肥类型和氮肥施用量对甜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单施或配施均可显著增加甜高粱籽粒产量,其中,N、P2O5和K2O各300kg/hm2配施产量最高,为3 816kg/hm2,相比不施肥增产79.2%。氮磷钾肥配施经济效益最高,为10 092元/hm2,较不施肥增收40.7%。N、P2O5和K2O各300kg/hm2配施植株氮、磷、钾吸收总量最大,吸氮量比不施肥增加76.8%,吸磷量增加131.2%,吸钾量增加90.7%,以300kg/hm2 P2O5和300kg/hm2 K2O为底肥,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甜高粱产量和经济效益,但不利于成熟期甜高粱茎秆糖分的积累。氮、磷、钾吸收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适量施用氮肥有利于甜高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氮肥过量施用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养分的吸收。氮肥最佳施用量为246.0kg/hm2,籽粒产量较不施氮肥增产49.4%,经济效益增收29.3%。

关键词: 甜高粱 施肥 产量 养分吸收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同一生态区不同立地条件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品种、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3个因素,探讨不同立地条件对紫花苜蓿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类型为灌淤土、质地为壤土的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其株高、分枝数和鲜干比显著大于土壤类型为灰钙土、质地为粉(砂)壤土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且在两种不同立地条件区,干草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3年平均干草产量显示,中苜1号在两地的产量差异最大,达53.18%;维多利亚居第二,为41.6%;WL343HQ差异最小,为22.99%;其他5个品种的差异在32.94%~36.25%之间。此外,在两种立地条件下种植的紫花苜蓿品质亦存在显著差异,吴忠地区种植的苜蓿粗蛋白质和相对饲喂价值(RFV)均显著高于银川地区。说明在同一生态区,土壤类型和质地对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苜蓿 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 生产性能

七星瓢虫成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测定七星瓢虫成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作用,分别在室内测定七星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种内干扰、自身密度干扰、捕食偏好性以及在田间七星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效果.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其中对卵的最大捕食量为112.6粒,对1~2龄若虫、3~5龄若虫、成虫的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36、415和113.9头;田间罩笼试验结果证明,七星瓢虫成虫在其生长周期30 d内能使枸杞木虱总虫口密度下降80.1%;七星瓢虫对1~2龄枸杞木虱若虫的搜寻效率参数a=0.9451,处理时间参数Th=0.001865,整体优于卵、3~5龄若虫与成虫,且在每皿100头的猎物密度下七星瓢虫的最大捕食率能达80.2%,益害比参考值为1∶100.七星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的影响显著大于种内干扰.在混合猎物密度为每皿100头下,七星瓢虫更偏好木虱成虫,在密度为每皿300头下,七星瓢虫更偏向于木虱若虫.表明七星瓢虫是很有控制潜力的捕食性天敌,人工释放七星瓢虫成虫可有效取食枸杞木虱初孵若虫,降低木虱为害.

关键词: 七星瓢虫 枸杞木虱 捕食功能反应 捕食偏好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