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匙吻鲟鱼种工厂化培育关键技术

海洋与渔业 2017

摘要:生产上池塘培育匙吻鲟鱼种受天气变化、昼夜温差和敌害生物的影响,成活率极低,一般在0~20%,导致养殖成本增加,不利于推广养殖。通过调控水温,探索工厂化培育匙吻鲟鱼种的最适开口饵料、培育密度、驯食规格和粗蛋白需求,结果表明,采用卤虫或枝角类作为匙吻鲟开口饵料,规格5cm开始驯食,用粗蛋白含量40%的饲料培育至20cm的大规格鱼种,成活率达到63.1%。1.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斑鱼高位池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海洋与渔业(水产前沿) 201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养殖模式下牙鲆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

中国水产 2017

摘要:牙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本文以河北、天津地理区域的牙鲆养殖为例,综合分析了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的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考虑到单一模式养殖优缺点都比较明显,将三种养殖模式有效搭配构成陆陆接力养殖模式和海陆接力养殖模式能取得最佳效果。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ck et Schlegel)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布裙湖全唇裂腹鱼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淡水渔业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ntegrilabiatus)仅见于西藏地区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境内的布裙湖,在物种进化和资源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耳石为年龄鉴定材料,对分布于布裙湖全唇裂腹鱼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所采集的252个样本中共包含7个年龄组(1~7龄),其中优势年龄组为1~3龄(占72.22%);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方程为W=0.015 2 L3.057,属于匀速生长;采用von Bertalanffy模拟的生长方程为Lt=27.150[1-e~(-0.154(t+0.527))],W_t=368.029[1-e~(-0.154(t+0.527))]3.057。全唇裂腹鱼的体长生长速度曲线无拐点,随着年龄增长逐年降低,体重生长具有生长拐点,拐点年龄为6.73龄,所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8.27 cm和109.61 g。初步研究表明,全唇裂腹鱼属小型、低龄鱼类。

关键词: 全唇裂腹鱼 耳石 年龄 生长 布裙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磺酸及相关氨基酸对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生长及组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平均体重为(8.13±0.05)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牛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对鲈鱼幼鱼生长及鱼体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T-0)、1.0%牛磺酸(T-1)、2.0%牛磺酸(T-2)、0.5%蛋氨酸(M-0.5)和0.5%半胱氨酸(C-0.5)制成5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70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T-1、T-2、M-0.5和C-0.5组鲈鱼幼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和摄食率(FI)均显著高于T-0组(P<0.05);饲料中添加牛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均可提高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P<0.05),鱼体水分含量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T-I、T-2组肝脏、肌肉中的牛磺酸含量显著高于T-0组(P<0.05),但M-0.5、C-0.5组肝脏、肌肉中牛磺酸含量与T-0组无显著差异(P>0.05);T-1、T-2和C-0.5组肝脏的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T-0组(P<0.05),但M-0.5组肝脏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与T-0组无显著差异(P>0.05);T-1、T-2、M-0.5和C-0.5组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T-0组,但只有M-0.5组显著高于T-0组(P<0.05);T-1、T-2和M-0.5组肌肉的总氨基酸含量高于T-0组(P<0.05),C-0.5组与T-0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牛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均可提高鲈鱼幼鱼的生长,同时可以改善鲈鱼肝脏和肌肉中的氨基酸沉积。

关键词: 鲈鱼 牛磺酸 生长 氨基酸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活鱼转运计量系统软件设计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活鱼转运的各个环节中,鱼体从水中到长途运输车之间的转运计量过程会直接影响鱼的存活率和经济效益,针对活鱼转运过程中的计量过程繁琐、耗时长、称重误差大、数据更改与检索困难等难题,利用3 sigma统计原则和软件滤波概念设计了一种自动计量系统,该软件系统与自动转运电控机械装置无缝衔接,对台秤传送的重量数据实施软件滤波和移动平均处理,利用数据库完成了称重数据的统计与存储查询,该系统可以对整个转运计量过程实施全自动监控,最终结果显示,利用此系统后人工投入成本下降至28%,转运耗时平均下降至50%,称量误差控制在0.5%以内,自动化改造效果显著,用户满意度高。

关键词: 活鱼转运 3 sigma 软件滤波 数据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羧肽酶A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南极磷虾羧肽酶A的分离纯化方法,并研究分析其酶学性质,为南极磷虾羧肽酶A的开发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南极磷虾粗酶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HiTrap DEAE FF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C 70凝胶过滤柱层析,纯化得到的羧肽酶A,以SDS-PAGE分析其分子量;通过分析酶系反应温度、pH、金属离子、抑制剂对南极磷虾羧肽酶A活力的影响,明确其酶学性质和酶促动力学。【结果】南极磷虾羧肽酶A分子量为75.0 kD,其最适温度30℃,最适pH 8.0。Mg~(2+)、Zn~(2+)、Mn~(2+)和Ni~(2+)对南极磷虾羧肽酶A有显著的激活作用(P<0.05,下同),且金属离子浓度越高,激活效果越明显;Ca~(2+)、Fe3+、Cu~(2+)和Hg~(2+)对南极磷虾羧肽酶A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Hg~(2+)的抑制作用最强,Fe~(3+)的抑制作用最弱。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3-苯基丙酸(3-phenylpropionic acid)和1,10-菲罗啉(1,10-phenathroline)对南极磷虾羧肽酶A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剂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结论】南极磷虾羧肽酶A具有金属蛋白酶特性,可开发成降解酶制剂在食品工业及医药行业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南极磷虾 羧肽酶A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法合成2-氧-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AA-2G)是一种L-抗坏血酸衍生物,稳定性好且生理活性与L-抗坏血酸最接近,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等领域。介绍了酶法合成AA-2G的转化方法、条件优化和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L-抗坏血酸 2-氧-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 酶法合成 分离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来源酶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极磷虾是一种生活于南极海域的浮游海洋动物。南极海域寒冷、严酷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南极磷虾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南极磷虾酶作为一种独特、高效的低温酶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南极磷虾酶的种类,分离纯化,结构特征,酶学性质和应用研究进展,期望能够推动南极磷虾资源的深度利用。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分离纯化 结构特征 酶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固相萃取柱净化-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贝类组织中全氟羧酸及其前体物质

食品科学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同时测定贝类中13种全氟羧酸类化合物、6种氟调聚饱和酸和3种氟调聚不饱和酸的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90%乙腈溶液超声提取,Oasis WAX和Envi-Carb双固相萃取柱净化,Kinetex XB-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6μm)分离,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扫描,同位素内标法定量。22种目标物在各自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5,定量限为0.03~1.67 ng/g。基质加标回收率在63.05%~127.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70%~17.1%。本方法实现了复杂贝类基质(肌肉、肝脏、外套膜、鳃、性腺等)中PFCAs及其前体物质的同时测定,采用双柱净化方式,大大降低了杂质成分的干扰,部分化合物的灵敏度优于现有方法,适用于贝类样品中PFCAs及其前体物质的监控分析,为研究PFCAs前体物质的生物转化提供了新技术手段。

关键词: 全氟羧酸及其前体物质 贝类 固相萃取 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