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株野生树舌灵芝菌株鉴定及其液态发酵特性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丰富灵芝真菌资源,对从野外桃树上采集的灵芝子实体,采用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比对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摇瓶发酵液的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内外代谢物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灵芝菌株在分类上属于多孔菌科灵芝属,学名为树舌灵芝,序列上传GenBank,登录号为OK037622.液态发酵研究表明,其菌丝体生物量为15.16 g/L,底物葡萄糖利用率为77.63%,胞内外多糖含量和质量浓度分别为16.04 mg/g和1.23 g/L,胞内代谢物主要有糖醇类(45.07%)、糖类(40.05%)、脂肪酸类(13.33%),胞外代谢物主要有氨基酸类(40.02%)、糖类(15.74%)、糖酸类(12.09%)、糖醇类(9.85%)、脂肪酸类(6.28%)、有机酸类(5.82%)、酯类(4.34%)、醇类(2.83%)、核苷类(2.79%).该研究可为下一步开展灵芝研究提供菌种准备,并为后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在芹菜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上海蔬菜 》 2023
摘要:为探明嘌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芹菜上的应用效果,作者以黄心芹为试验材料,开展了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对芹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均能促进芹菜植株生长、提高芹菜产量,其中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2 500倍液处理芹菜的植株最高、增产效果最好。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芹菜的粗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叶绿素含量较清水(ck)均未降低,部分处理芹菜的粗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等还显著高于清水(ck)。整个试验期间,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的芹菜未出现萎蔫、褪绿等药害症状。因此,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可作为生长调节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芹菜生产上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2 500倍液,即每667 m2用量20 m L兑水50 kg全株喷雾,整个生长期喷施2次。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30 苄氨基嘌呤悬浮剂 芹菜 产量 品质


接种KISS1基因疫苗对藏香杂野猪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23
摘要:为了解KISS1基因疫苗对藏香杂野猪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给实验组藏香杂野猪灌喂KISS1基因疫苗6次(每2周灌喂1次),同时给对照组藏香杂野猪灌喂等量饮用水,检测2组实验猪血常规、血清生理生化以及免疫指标的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藏香杂野猪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谷丙转氨酶活力、免疫球蛋白A质量浓度、免疫球蛋白G质量浓度均极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数、碱性磷酸酶活力、尿素氮浓度、白细胞介素-2质量浓度、γ干扰素质量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血细胞比容显著下降(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免疫KISS1基因疫苗对藏香杂野猪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可减弱猪只免疫力。


优质芹菜新品种‘申芹3号’的选育、种植表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 》 2023
摘要:‘申芹3号’是以西芹‘探戈’为母本、上海本地黄心芹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多代纯化选育而成的优质芹菜新品种。该品种叶柄为绿色、实心,质地脆嫩,风味浓郁,单株质量为450~500 g,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 180.33 kg,比对照品种‘上农玉芹’增产约20.28%;该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上农玉芹’,芹菜素含量显著高于父本‘探戈’和上海地区主栽西芹品种‘文图拉’。‘申芹3号’既有黄心芹风味浓郁和黄酮含量高的特点,又有西芹‘探戈’叶柄绿色、长势强和分枝少的特点,是一个优良的芹菜新品种,可在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香菇新品种‘沪香F7’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沪香F7’是以工厂化栽培品种‘沪香F3’和中国北方主栽品种‘0912’为亲本,采用单单杂交的方法选育获得的香菇新品种。该品种菌龄为85~90 d,适宜出菇温度在20℃左右。子实体畸形率低于1%,单生,菇型圆整;菌盖棕色,直径(6.33±0.57)cm,纵切面顶端呈凸型。菇型等级为中大至大,平均单菇质量为(26.8±2.72)g,菌盖表面鳞片淡棕色,中等大小;菌柄为柱状,菌柄长(5.22±0.47)cm,属于中等长度;菌褶排列规则,平形,适宜南方地区夏季工厂化出菇。


低直链淀粉含量水稻种质资源的鉴定与QTL定位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AC)是决定稻米食味品质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筛选具有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种质资源并探究其遗传机制,对于选育具有优质食味品质的水稻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测定了 22 个三系杂交稻的恢复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并利用一个来源于恢复系繁 38 和申恢 26 杂交后代的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分析了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QTL位点.[结果]在22个恢复系中发现了 2 个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系繁 32 和繁 38,其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 11.39%±0.01%和 10.58%±0.13%.与其他携带Wxmp等位基因的低直链淀粉材料不同,繁32和繁38携带Wxb等位基因.利用DH群体进行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了5个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QTL 位点(qAC1.1、qAC1.2、qAC5、qAC6.1和qAC6.2).其中qAC6.1和qAC6.2两年均能检测到.qAC6.2是一个主效QTL位点,其表型贡献率超过30%.[结论]这些结果表明,繁38 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表型可能主要由qAC6.2 位点控制,可为深入研究水稻直链淀粉合成调节机理,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不同草莓资源果实有机酸的积累动态及其多样性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38份草莓育种中间品系和24份主栽品种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果实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研究草莓果实有机酸积累动态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草莓果实柠檬酸占比59%以上,最高达99.33%,总酸和柠檬酸含量呈正态分布.成熟果实柠檬酸含量为6.70—62.64 mg/g FW,苹果酸含量为0.19—10.29 mg/g FW,栽培品种有机酸变异范围小于育种品系.柠檬酸含量最高的品系是L277#('章姬'和'甜查理'杂交后代),含量最高的品种是'Mariguette';苹果酸含量最高的资源分别是PE8('甜查理'和黄毛草莓远缘杂交后代)和'申阳'.不同基因型草莓果实中有机酸变化范围不同,表明环境对不同基因型资源有机酸积累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分析9份资源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积累情况,发现总酸和柠檬酸含量从绿果到成熟期多呈下降趋势,有稳定持续下降、先降至转色期再回升、以及先升至白果期后下降等多种模式.苹果酸动态积累模式则更为多样,5个品系成熟期苹果酸含量均高于绿果期.该研究可为多种风味草莓新品种选育及果实品质调控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草莓资源 果实有机酸 柠檬酸 苹果酸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不同干燥方式对黄桃果粉品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桃为原料,采用热风干燥(HAD)、喷雾干燥(SD)和真空冷冻干燥(VFD)3种方式制备黄桃果粉,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并就其色泽、溶解性、流动性、堆积密度、持水力和持油力等物理特性,蛋白质、总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等营养成分含量,微观结构,以及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经HAD处理的黄桃果粉色泽暗淡,黏度较大,组织状态较差。相较于SD,经VFD处理的黄桃果粉含水率[(2.69±0.02)%]、溶解时间[(46.67±0.21)s]、堆积密度[(0.21±0.11)g·mL-1]和休止角[(26.07±0.25)°]显著(P<0.05)降低,水溶性指数[(98.21±0.16)%]、持水力[(2.51±0.19)g·g-1]和持油力[(3.41±0.21)mL·g-1]显著提高,总酚[(82.27±0.21)mg·kg-1]、维生素C[(79.3±1.1)mg·kg-1]和总可溶性固形物[(6.98±0.13)%]含量显著提高,且糖酸比较佳,挥发性醇、醛、酯类物质保留较多,具有更好的果味和香味。在微观结构上,经SD处理的黄桃果粉呈现球形、不规则的收缩状,而经VFD处理的黄桃果粉呈骨架状结构且多孔,易恢复到原结构,冲调性能较好。综上,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制得的黄桃果粉品质较佳,适宜在高质量黄桃果粉加工业中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