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旋光互叶白千层精油的抗菌试验研究初报
《香料香精化妆品 》 2010
摘要:观测从引种的互叶白千层树(Melalenca altermifoliu L.)所提取的正、负两种旋光精油对六种细菌和真菌的抗菌作用表明:在精油各组分含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其主要组分松油烯-4-醇(Terpinenol-4)的正旋光(右旋)精油比负旋光(左旋)精油对多种细菌和真菌的抑抗作用要大。未发现精油中其它次主要组分之间的含量差异和相互配合作用对抗菌效果的增减有影响。


GC-MS法分析蚕蛾油与蚕蛹油的脂肪酸组成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临界CO2萃取雄蚕蛾与蚕蛹中的油脂,经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在雄蚕蛾油中分离鉴定出15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α-亚麻酸(36.71%),其中直链饱和脂肪酸(SFA)54.52%;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6.89%;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38.63%。在蚕蛹油中共分离鉴定出14种脂肪酸成分,含量最高的是亚油酸(39.03%),其次是α-亚麻酸(33.22%),其中直链饱和脂肪酸(SFA)占25.7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2.1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72.25%。
关键词: 蚕蛾 蚕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泌乳母猪赖氨酸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10
摘要:泌乳母猪饲养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现代母猪饲养管理方式和品种选育造成的基因型改变等导致其营养需要量也发生变化。赖氨酸作为泌乳母猪最重要的氨基酸一直得到营养学家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泌乳母猪赖氨酸的研究进展和实际条件下运用模型确定的赖氨酸需要量,以期为实际生产服务。


特效植物营养素对杂交稻性状表现及表观遗传效应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用特效植物营养素(SPNE)处理水稻父母本获得的杂交种子和对照种子在同一条件下种植并进行不同处理,比较F1代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上代用SPNE处理父母本后代的单株产量还能超过对照产生表观遗传效应,两代用SPNE处理的单株产量最高。SPNE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使实粒数增加(与单株产量成正相关),对株高、穗长、等性状影响较小(与单株产量不成正相关),不同处理的效果有差异;将它们的种子在同样条件下萌发生长,比较F2代的差异,结果显示前代用SPNE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淀粉酶活性以及幼苗株重、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等均超过对照,SPNE处理后在F2代也能产生表观遗传效应,两代用SPNE处理的种子表观遗传效应表现最好。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广东分离株s1基因的序列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特异性RT-PCR方法,对9株广东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的s1基因进行序列扩增、测定,应用DNAStar、MEGA4.1等分析软件将这些分离毒株与常用疫苗毒株、国际上其它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株的s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个分离毒株都属于类4/91分支,与疫苗株H120和Ma5的亲缘关系较远。
关键词: 鸡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序列分析


荔枝粗胫翠尺蛾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果树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危害广东地区荔枝龙眼尺蛾的田间调查和鉴定,发现原来报道的绿额翠尺蛾[Pelagodes proquadraria(Inoue)]属种类鉴定错误,其种类应为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 immissaria Walker)。对粗胫翠尺蛾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研究的结果表明,其幼虫分5龄,符合Dyer生长规律;成虫存在性二型现象,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羽状;该虫主要以幼虫危害荔枝和龙眼的嫩梢嫩叶,在广东地区1 a发生7~8代,幼虫老熟后吐丝缀连相邻的叶片成苞状,并在其中化蛹;卵散产,以嫩叶叶尖和叶缘落卵最多;在室内26℃恒温饲养,卵和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64和6.67 d,1~5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2.76、2.80、3.42、3.89和5.16 d,成虫产卵前期为1.63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