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嘧菌酯在芒果和土壤上残留动态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嘧菌酯在广东、云南试验点芒果园施用后的残留与降解情况,采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嘧菌酯在芒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在芒果上的残留动态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芒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8~8.8d和2.3~8.3d,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造成芒果残毒污染和土壤的残留积累。

关键词: 嘧菌酯 芒果 土壤 残留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蛹油微胶囊的制备

蚕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善蚕蛹油的加工性能和延长其保质期,以大豆蛋白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蚕蛹油微胶囊。依据蚕蛹油微胶囊乳状液的稳定性检测指标,确定壁材大豆蛋白和β-环状糊精的质量比为1∶1。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蚕蛹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芯材(蚕蛹油)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2,乳状液中固形物的质量分数为20%,均质压力25MPa,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19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蚕蛹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1.2%。

关键词: 蚕蛹油 微胶囊 喷雾干燥 工艺条件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旋光互叶白千层精油的抗菌试验研究初报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0

摘要:观测从引种的互叶白千层树(Melalenca altermifoliu L.)所提取的正、负两种旋光精油对六种细菌和真菌的抗菌作用表明:在精油各组分含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其主要组分松油烯-4-醇(Terpinenol-4)的正旋光(右旋)精油比负旋光(左旋)精油对多种细菌和真菌的抑抗作用要大。未发现精油中其它次主要组分之间的含量差异和相互配合作用对抗菌效果的增减有影响。

关键词: 茶树油 不同旋光 抗菌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C-MS法分析蚕蛾油与蚕蛹油的脂肪酸组成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临界CO2萃取雄蚕蛾与蚕蛹中的油脂,经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在雄蚕蛾油中分离鉴定出15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α-亚麻酸(36.71%),其中直链饱和脂肪酸(SFA)54.52%;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6.89%;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38.63%。在蚕蛹油中共分离鉴定出14种脂肪酸成分,含量最高的是亚油酸(39.03%),其次是α-亚麻酸(33.22%),其中直链饱和脂肪酸(SFA)占25.7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2.1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72.25%。

关键词: 蚕蛾 蚕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泌乳母猪赖氨酸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0

摘要:泌乳母猪饲养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现代母猪饲养管理方式和品种选育造成的基因型改变等导致其营养需要量也发生变化。赖氨酸作为泌乳母猪最重要的氨基酸一直得到营养学家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泌乳母猪赖氨酸的研究进展和实际条件下运用模型确定的赖氨酸需要量,以期为实际生产服务。

关键词: 泌乳母猪 赖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效植物营养素对杂交稻性状表现及表观遗传效应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用特效植物营养素(SPNE)处理水稻父母本获得的杂交种子和对照种子在同一条件下种植并进行不同处理,比较F1代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上代用SPNE处理父母本后代的单株产量还能超过对照产生表观遗传效应,两代用SPNE处理的单株产量最高。SPNE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使实粒数增加(与单株产量成正相关),对株高、穗长、等性状影响较小(与单株产量不成正相关),不同处理的效果有差异;将它们的种子在同样条件下萌发生长,比较F2代的差异,结果显示前代用SPNE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淀粉酶活性以及幼苗株重、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等均超过对照,SPNE处理后在F2代也能产生表观遗传效应,两代用SPNE处理的种子表观遗传效应表现最好。

关键词: 特效植物营养素 杂交稻 性状表现 表观遗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广东分离株s1基因的序列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特异性RT-PCR方法,对9株广东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的s1基因进行序列扩增、测定,应用DNAStar、MEGA4.1等分析软件将这些分离毒株与常用疫苗毒株、国际上其它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株的s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个分离毒株都属于类4/91分支,与疫苗株H120和Ma5的亲缘关系较远。

关键词: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情况。采用液相色谱法-二级管阵列紫外检测器测定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唑菌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0~2.2d、2.6~2.7d,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造成黄瓜残毒污染和土壤的残留积累。

关键词: 唑菌酯 黄瓜 土壤 残留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瓜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中国蔬菜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CTAB、CTAB-Free、PVP、SDS 4种方法提取冬瓜DNA。结果表明:PVP法和CTAB-Free法提取的冬瓜DNA质量高,完全能满足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

关键词: 冬瓜 DNA提取方法 PVP CTAB-Fre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粗胫翠尺蛾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果树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危害广东地区荔枝龙眼尺蛾的田间调查和鉴定,发现原来报道的绿额翠尺蛾[Pelagodes proquadraria(Inoue)]属种类鉴定错误,其种类应为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 immissaria Walker)。对粗胫翠尺蛾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研究的结果表明,其幼虫分5龄,符合Dyer生长规律;成虫存在性二型现象,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羽状;该虫主要以幼虫危害荔枝和龙眼的嫩梢嫩叶,在广东地区1 a发生7~8代,幼虫老熟后吐丝缀连相邻的叶片成苞状,并在其中化蛹;卵散产,以嫩叶叶尖和叶缘落卵最多;在室内26℃恒温饲养,卵和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64和6.67 d,1~5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2.76、2.80、3.42、3.89和5.16 d,成虫产卵前期为1.63 d。

关键词: 荔枝 粗胫翠尺蛾 生物学特性 幼虫分龄 发生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