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181条记录
烘烤花生仁色泽指标与液压花生油品质相关性分析

食品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鉴于实际生产中液压花生油品质鉴定的高成本和复杂性,文章在压榨条件固定的情况下(液压压力65 mPa,压榨时间30 min),探讨了烘烤花生仁色泽指标与花生油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以期为采用色泽指标量化评价花生油品质奠定基础.以烘烤后的花生仁及对应条件下的液压花生油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烘烤条件下花生仁的色泽指标(如L*值)及花生油的风味指标(如风味强度)、质量指标(如酸价),基于此,对上述色泽指标与风味指标、质量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值和a*值分别与风味化合物总数、吡嗪化合物数、吡嗪化合物相对含量和过氧化值4个品质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L*值呈负相关,a*值呈正相关;b*值与风味化合物总数和吡嗪化合物相对含量这2个品质指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a*/b*值、C值、H值则分别与风味化合物总数、吡嗪化合物数、吡嗪化合物相对含量这3个品质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a*/b*值和C值与上述指标呈正相关,H值呈负相关.综合考虑上述色泽指标的相关性涵盖范围、实际操作中的简便性和生产成本,建议选用L*值和a*值作为花生油品质的量化评价指标.

关键词: 花生 色泽指标 风味 质量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及功能特性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纤维素酶酶解制备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以梨渣SDF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酶解制备SDF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SDF最佳提取工艺为酶底质量比1.1%、时间5.2 h、料液比1:21、温度37℃、p H值4.5,在此条件下进行的验证试验SDF得率为6.29%,与理论值6.23%较相符。与原梨渣相比,SDF的持水性和膨胀性均得到提高,且SDF对DPPH(IC50=0.494 mg/mL)和ABTS+(IC50=0.429 mg/mL)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SDF在肠道中表现出更好的胆固醇吸附能力(4.81 mg/g),但在胃环境(84.68%)中对NO2-的吸附能力显著高于肠道环境(16.21%)。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理化功能特性,该研究为梨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梨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SDF) 酶法制备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吸附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胁迫处理转OsPHR2小麦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HR基因是磷信号调控体系的核心转录因子,负责启动下游部分应对磷饥饿的适应性反应。本课题前期获得了磷高效转OsPHR2小麦纯系,但OsPHR2提高小麦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揭示该机制,本研究以前期获得的磷高效转OsPHR2小麦纯系为研究材料,采用水培试验,小麦长至四叶一心时进行低磷胁迫处理,分别在低磷胁迫0、6、24和72 h,利用RNA-Seq进行转录组测定,分析转基因小麦与对照之间根部和叶片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ion gene, DEG),并分别对根部和叶片DEG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低磷胁迫处理0、6、24和72 h转基因系与对照根部有22个共同的DEG,叶片有9个共同的DEG。转基因小麦与对照根部DEG数量在低磷胁迫处理0 h最多,其次为6 h。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低磷胁迫0 h和6 h,根部DEG主要富集在糖代谢、苯丙素生物合成等生物学过程,以及养分贮存器活性、ATP酶活性等分子功能。转基因小麦与对照叶片DEG数量在低磷胁迫72 h最多,主要富集在糖代谢、有机酸生物合成等生物学过程,以及与糖基转移酶活性、纤维素合酶活性等有关的分子功能。与对照相比,转基因系OsT5-28根部血红素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防御系统关键酶基因,以及叶片磷酸丙糖转运体家族基因在低磷胁迫前后均上调表达。转OsPHR2小麦与对照对低磷胁迫的响应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低磷胁迫下转基因小麦较对照具有较强的磷素吸收利用能力,主要是OsPHR2调控了小麦中相关基因表达。

关键词: 低磷胁迫 转基因小麦 转录组 磷素吸收利用效率 差异表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间施药防除冬小麦田阿拉伯婆婆纳的效果比较

中国植保导刊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是河南省冬小麦田主要阔叶杂草之一,防除难度较大,选择新型除草剂吡氟酰草胺,设置单剂处理以及与其他除草剂的混施处理,在河南省冬小麦播后的不同时间点喷施,比较各处理对田间阿拉伯婆婆纳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吡氟酰草胺单剂的土壤封闭处理对该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高于85%,该药剂与双氟磺草胺组合于苗后冬前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该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高于90%,上述处理对试验地冬小麦田阿拉伯婆婆纳防除效果较为理想,且对小麦安全,经综合比较,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是施药防治适期。

关键词: 阿拉伯婆婆纳 吡氟酰草胺 防治适期 土壤封闭 茎叶喷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药剂浸种对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的防治效果,通过人工接菌和药液浸种试验,对各处理的种薯发芽、生长、产苗量及薯苗带菌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种薯或基质带菌育苗,种薯发芽数与未接菌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对种薯发芽数也未见显著影响。与未接菌处理相比,种薯带菌和育苗基质带菌处理未药剂浸种时产苗量分别减少43.97%和59.82%。使用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500 mg/L浸种时,种薯和基质带菌试验中千克种薯产苗分别为74.12株和69.56株,苗床接菌试验中产苗分别为126.92株和85.31株,均显著高于未药剂浸种的处理。调查发现,种薯或苗床带菌会使萌发的嫩芽受黑斑病菌感染,引起死苗、生长停滞和薯苗带菌,是产苗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可减少薯苗发病,增加产苗量。

关键词: 甘薯 甘薯长喙壳 甘薯苗期黑斑病 浸种 产苗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料设计优化酶法制备中长链甘三酯复合酶配比

粮食与油脂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癸酸插入率为指标,采用混料设计对酶法合成中长链甘三酯(MLCT)的3种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和NS40086)配比进行优化,并对MLCT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及复合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酶对MLCT产物癸酸插入率的影响依次为NS40086>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和NS40086的最佳质量比为0.323∶0.122∶0.555,在此条件下MLCT产物的癸酸插入率为46.87%±0.24%,Sn-2位油酸含量为73.13%,Sn-1,3位癸酸含量为62.60%,制得的复合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混料设计 中长链甘三酯(MLCT) 复合酶 插入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病菌孢子捕捉和real-time PCR技术的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病菌孢子动态监测及病情估计模型研究

植物保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Burkard定容式孢子捕捉器结合real-time PCR定量技术,分别对种植高抗、中感和高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田间空气中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real-time PCR定量与传统的显微观察计数两种方法测得的孢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两种病菌孢子计数方法在同一抗性品种上监测到的孢子浓度动态相近.此外,两种方法测得的孢子浓度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空气中的白粉病菌孢子浓度主要与空气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在此基础上,利用两种方法测定的田间空气中白粉病菌孢子浓度分别建立了基于累积孢子浓度的田间病情估计模型.分析发现,基于两种孢子浓度测定方法建立的病情估计模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re-al-time PCR定量技术测定的孢子浓度在构建白粉病病情估计模型上具有一定可行性.该结果为real-time PCR定量技术与病菌孢子捕捉技术相结合用于小麦白粉病的监测和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病菌孢子捕捉 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原菌监测 病情估计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培养料的双螺杆挤压灭菌工艺优化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香菇培养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连续灭菌的工艺效果,研发培养料新型灭菌技术,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以培养料灭菌率为指标,进行灭菌工艺优化,并进行香菇栽培试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香菇培养料双螺杆挤压灭菌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初始含水量48.6%、喂料电机频率27 Hz、Ⅲ区温度162℃、木屑润水时间3 h、Ⅰ区温度90℃、Ⅱ区温度140℃、Ⅳ区温度130℃、螺杆电机频率21 Hz,该工艺条件下,双螺杆挤压香菇培养料灭菌率达99.92%。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压灭菌生产的香菇栽培袋质量、菌丝体满袋天数、转色天数与对照传统蒸汽灭菌相比均无显著变化,菌棒可以正常出菇、菇型良好,香菇单菇质量、菌盖直径、菇柄长度显著增加,菌袋的坏袋率显著降低。综上,双螺杆挤压灭菌对香菇培养料的灭菌加工具有适用性。

关键词: 食用菌 香菇 培养料 菌棒 灭菌 双螺杆挤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浆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性状与根系生长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灌浆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小麦生理特性和根系生长的影响,以高产高抗新品种郑麦1860和对照品种百农207、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灌浆期干旱处理对小麦根生长和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郑麦1860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周麦18,郑麦1860与百农207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同时郑麦1860具有更高的根冠比、根尖数以及根表面积。与百农207和周麦18相比,郑麦1860的丙二醛含量在复水后与对照组差异最小。试验结果表明灌浆期干旱胁迫下郑麦1860能维持较高的Pn,稳定籽粒产量。通过提高SOD、CAT和POD活性从而加快谷胱甘肽再生,通过促进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升高来减缓膜脂过氧化损伤。并且郑麦1860具有更强的吸水能力,在干旱胁迫下清除多余活性氧的能力更强,从而减少干旱胁迫对膜结构造成的损伤。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保护酶 基因表达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4份西瓜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中国瓜菜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 44 份西瓜种质为试验材料,设置 0(CK)和 150 mmol·L-1 NaCl 2 个处理水平,测定不同西瓜种质幼苗的15 项指标.以 15 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作为耐盐性评价依据,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值法、聚类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将 15 个单项指标转换为 4 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71.10%;以耐盐系数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 10 个高度耐盐、21 个中度耐盐、13 个弱耐盐西瓜种质资源.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前 5 的种质分别是HY-91、DQ-308、W19-15、HY-73、W19-10,归为聚类分析中的第一类,属于强耐盐性品种.

关键词: 西瓜 苗期 耐盐性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