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十种常见氨基酸对蔬菜生长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瓜菜 》 2025
摘要:氨基酸类生物刺激素属于生物刺激素大类下的一个分支,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一定程度缓解非生物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氨基酸肥料在植物养分吸收、植物生长、改善植物产量及品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氨基酸是氨基酸肥料的基础,通过了解各氨基酸对植物产生的影响,为将来配制氨基酸肥料提供理论支撑。对蔬菜生长和品质具有一定作用的十种常见氨基酸,包括色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赖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综述其各自对蔬菜生长及品质产生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氨基酸类肥料的研发及其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中接合型耐药质粒污染及耐药基因赋存特征
《环境科学 》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细菌病原体中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解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中质粒介导的可移动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的赋存情况和转移特征,对北京、河北和宁夏等地区的蛋鸡、肉鸡和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粪便进行耐药接合型质粒(CARP)的捕获与分析.采用滤膜接合法对养殖场畜禽粪便中的CARP进行捕获并计算转移频率和流行率.通过接合子基因组二代测序获得质粒携带ARGs信息,比对PlasimidFinder数据库鉴定耐药质粒的复制子类型.利用药敏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对接合子进行耐药表型测定.结果表明,35个规模化养殖场捕获了125个CARP,共携带13类65种ARGs,最常见的ARGs为floR、aac(6')-lb7和TEM-150.不同养殖动物粪便中CARP流行情况有一定差异,其中蛋鸡粪中CARP具有更高的转移能力和流行率,但其多重耐药程度要弱于肉鸡和猪粪.共检出49种共有的ARGs,其中64%属于氨基糖苷类、 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和甲氧苄啶类. 64株典型接合子的耐药表型也有类似特点,主要对β-内酰胺类(95.31%)、四环素类(89.06%)、氨基糖苷类(87.5%)和氟喹诺酮类(68.75%)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猪粪中检出IncH型、IncN型和IncR型这3种广宿主范围质粒,猪场中12.5%接合子携带5个及以上高风险ARGs,比例高于其他养殖场.研究表明,畜禽粪便中CARP普遍携带多种类型的ARGs,使宿主菌具有多种抗生素耐药能力;高风险ARGs被广宿主范围接合型质粒所携带,增加了其由养殖场向周边环境传播的风险.
关键词: 畜禽养殖 接合型质粒 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 表型 复制子


H9亚型禽流感病毒mRNA疫苗的构建与效力评价
《畜牧兽医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H9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对养鸡业尤其肉鸡产业危害巨大,灭活疫苗不能有效阻止病毒在鸡上呼吸道感染复制,有必要研究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的mRNA疫苗。参考GenBank 2022年公开的HA基因序列,优化HA全长(HA)和HA胞外区(HAe)序列,连接至pUC57载体构建体外转录模板,经体外转录、加帽、纯化,采用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s, LNP)包封mRNA,并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仓鼠肾细胞(BHK-21)和鸡胚成纤维细胞(DF-1),Western blot检测HA表达。20只3周龄SPF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经腿部肌肉接种0.3 mL PBS、25μg HA mRNA LNP、25μg HAe mRNA LNP和0.3 mL H9亚型AI灭活疫苗。免疫后4周采集血清,检测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HI)抗体,每只鸡滴鼻点眼H9N2亚型AIV 0.2 mL(含106.0 EID50),攻毒后5日采集咽喉拭子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检测病毒分离情况及IFN-γ、IL-4的表达水平,观察气管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种mRNA HA蛋白均成功表达,经LNP包封后可有效在细胞内完成翻译。HA mRNA LNP和HAe mRNA LNP免疫SPF鸡后HI抗体效价(log2)平均值分别为5.6和3。H9亚型AI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效价(log2)平均值为9.8,极显著高于2个mRNA LNP组(P<0.01)。非免疫对照、HA mRNA LNP、HAe mRNA LNP和H9亚型AI灭活疫苗组病毒分离结果分别为5/5、1/5、4/5和2/5。HA mRNA LNP组IFN-γ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Ae mRNA LNP组IL-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气管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HA mRNA LNP和H9亚型AI灭活疫苗免疫可有效减轻H9亚型AIV对SPF鸡气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构建的H9亚型AIV HA全长mRNA疫苗免疫鸡能提供有效保护,而HA胞外区mRNA疫苗不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
关键词: H9亚型 禽流感病毒 mRNA疫苗 LNP 免疫保护


河南省典型农区近地表大气氨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农业科学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农田氨挥发是大气颗粒物中铵盐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城市和农村空气质量有密切影响。对河南省典型农区近地表大气氨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为农田区域大气颗粒污染物的针对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10个代表性农田区域(小麦-玉米轮作区),利用被动法,开展为期两年的近地表大气氨浓度监测与驱动因素研究。【结果】从时间上(季节性)来看,不同季节近地表大气氨浓度差异较大,其中夏季近地表大气氨平均浓度最高,为12.0μg N·m-3,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均值分别为10.8和8.9μg N·m-3,冬季最低,均值仅为6.7μg N·m-3。从空间上来看,豫东开封农田区域氨浓度最高,其年平均氨浓度可达14.7μg N·m-3,其次为豫北新乡和安阳,其年均大气氨浓度分别为12.5和11.0μg N·m-3,再次为豫中郑州和豫北的焦作,其近地表大气氨浓度分别为10.9和10.6μg N·m-3,而豫西的洛阳、平顶山、豫南许昌、漯河和黄泛区(周口)的近地表大气氨浓度较低,其数值介于7.9—9.6μg N·m-3之间。从土壤类型来看,不同土壤类型近地表大气氨浓度存在明显不同,其中潮土近地表大气氨浓度最高,为11.0—14.7μg N·m-3,褐土和黄褐土区其氨浓度介于9.0—9.6μg N·m-3之间,砂姜黑土和黄棕壤农田区域氨浓度较低,为8.06—8.11μg N·m-3。不同区域的近地表大气氨浓度高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氮肥施用量和土壤p H与近地表大气氨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降雨量与近地表大气氨浓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几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河南省农田系统近地表大气氨浓度差异较大。【结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降低施氮量有助于系统性降低河南省农田区域近地表氨浓度;豫北和豫东农田区是重点关注区域。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区 大气氨浓度 时空分布 被动采样 线性相关性分析 反距离法 河南省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废弃物中70种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5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QuEChERS (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and Safe)前处理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蔬菜废弃物中70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 蔬菜废弃物样品采用Qu Ch ERS方法提取净化,UPLC-MS/MS测定,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 70种农药在2.0~2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3个添加水平(0.002、0.004和0.020mg/kg)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1.7%~109.9%,相对标准偏差为0.4%~9.7%;检出限为0.0001~0.0020mg/kg,定量限为0.0003~0.0060mg/kg。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大批蔬菜废弃物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关键词: 蔬菜废弃物 农药残留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24年北京小麦全生长周期多光谱图像数据集
《农业大数据学报 》 2025
摘要:小麦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光谱动态采集技术通过捕捉丰富的光谱信息,识别可见光范围内难以区分的物质和特征,从而为水肥亏缺诊断、病虫害预警等提供更详细的数据支撑。目前大部分研究采用无人机遥感平台搭载多光谱相机获取小麦冠层多光谱图像,然而无人机运行维护成本较高,且无法实时采集小麦整个生长周期内的连续生长信息,相比而言,多光谱原位监测设备能够逐日实时采集特定区域内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生长数据,从而实现连续性的作物生长动态监测。本研究在2024年4月9日至6月6日期间,对北京市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内设置的试验田小麦的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图像进行了采集。经筛选和整理后形成的有效数据为每日6点-18点采集的多光谱图像,采集频率为一小时,数据量为1.42 GB。图像数据由布设在自然大田环境中的多光谱原位监测设备定时拍摄而得,并以文件夹形式存储。图像经过专业人员筛选和整理,确保数据高质量和可靠性。本数据集可通过多光谱图像数据实现对小麦的水肥亏缺诊断、病虫害监测等任务,将提取出的反射率值、植被指数、颜色特征、纹理特征、植被覆盖度等信息带入预测模型中进行分析预测,同时本数据集还适用于构建小麦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估算的网络模型等研究。


萝卜生物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蔬菜 》 2025
摘要:萝卜是我国传统蔬菜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在保障“菜篮子”供应和农民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萝卜栽培方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品种改良和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为快速选育出品质优良、抗病抗逆性强、类型多样的萝卜品种,萝卜育种技术正在由常规育种为主逐步向生物育种迈进。本文从种质资源、重要性状优异基因挖掘与分子调控机理、生物育种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萝卜生物育种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存在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利用不充分、重要性状优异基因挖掘不足、生物育种技术亟待突破等问题,探讨了我国萝卜生物育种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萝卜 种质资源 生物育种 新品种培育 基因组 基因编辑 单倍体育种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相关问题思考
《中国市场 》 2025
摘要:国有资产指的是属于国家所有的全部财产以及各种自然资源财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国有资产的有效盘活利用,实现保值增值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产生经济动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可以增加社会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着单位管理层及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足、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互脱离、资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不高、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效益不佳、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外部审计监督力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为做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需从树立管理意识,培养国有资产管理专业人才;规范资产配置,落实预算执行;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国有资产的内部监管;强化资产监管的外部监督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北京设施蔬菜产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中国瓜菜 》 2025
摘要:农业产业园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载体和有形抓手。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最具代表性的设施蔬菜产业园为调研对象,在12个设施蔬菜主产区选取70个重点园区开展调研,从园区生产规模、设施利用管理、生产技术应用、采收及销售、成本效益、联农带农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北京设施蔬菜产业园区生产经营现状,针对在资金、技术、土地、人才、产业链延伸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引导、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拓展与优化四个方面提出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园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稳定同位素和元素技术的草莓产地溯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5
摘要:目的 研究利用草莓中稳定同位素和多种元素地域特征进行产地准确溯源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试草莓样品中碳(13C/12C)、氮(15N/14N)、氢(2H/1H)、氧(18O/16O) 4种稳定同位素比值和18种元素含量,分析不同产地草莓的特征指标,采用逐步判别分析,分别建立稳定同位素、矿物元素、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结合3种产地判别模型,开展昌平、双流和丹东草莓产地溯源。结果 3种模型交叉检验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88.4%、90.7%和100.0%。结论 采用单一技术进行设施草莓产地溯源判别准确率并不理想,而同时利用稳定同位素和元素技术进行溯源,能够对产地进行精准区分,为设施种植产品产地溯源的可行性提供方法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