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穗醋栗杂交后代部分性状的遗传倾向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黑穗醋栗杂交后代叶片和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以黑穗醋栗品种‘布劳德’和‘晚丰’及其正反交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叶片大小和叶柄长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23.05 cm2和6.29 cm,均小于亲中值,表现为趋小的遗传倾向。杂交后代果形指数平均值为0.971,高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为101.63%,变异系数为4.48%,表现为变大的遗传倾向。单粒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平均值分别为1.20 g和14.26%,均小于亲中值,表现为趋中偏小的遗传倾向。杂交后代叶片和果实性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本研究将为黑穗醋栗杂交育种工作中亲本的选择、杂交后代不同性状的预测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双重检测马铃薯X和Y病毒试纸条制备技术研究
《作物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实现在马铃薯种薯生产田现场同时快速检测马铃薯X(PVX)和Y病毒(PVY),利用胶体金标记和免疫层析技术研制了PVX-PVY双重检测试纸条。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在波长526nm处有最大吸收值,金颗粒直径约25nm。同时标记PVX和PVY兔多克隆抗体,将抗体标记物喷射于玻璃纤维纸上,作为金标垫。将PVX和PVY抗体分别划线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将羊抗兔抗体划线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质控线,制备胶体金试纸条。结果表明,研制的双重试纸条能够在2min之内同时检出PVX和PVY。PVX病汁液检测稀释限度可达106倍(W/V),PVY可达105倍(W/V),其中对PVX检测更灵敏。用其他4种常见病毒(PVS、PLRV、PVA和PVM)检测,未出现交叉反应。在田间采集马铃薯叶片,分别利用试纸条与DAS-ELISA检测,结果一致性非常高。由此可知,该试纸条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快捷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田间及口岸一线对于马铃薯X和Y病毒的同时检测。


双斑长跗萤叶甲为害玉米花丝对产量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吐丝初期,通过人工接虫模拟不同密度的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为害玉米花丝,研究其对产量损失的影响,收获时进行各项产量性状指标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吐丝初期每果穗接入1~40头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玉米平均产量损失率在3.8%~28.5%;接入1头成虫时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接入5头以上成虫时显著减产,平均产量损失率达12.3%~28.5%;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数量与玉米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符合一次函数y=0.64x+5.17(R2=0.65,P<0.001);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取食为害玉米花丝,影响玉米授粉和结实,随着成虫数量增加,果穗的穗粒数和百粒重逐渐降低,产量损失逐渐增大。研究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为害玉米花丝对产量的影响对确定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综合防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我国农业干旱灾害时空格局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分析国家尺度上农业干旱灾害时空分布规律。[方法]文章收集了1998—2017年的农业干旱受灾面积统计数据,采用多年移动平均、变异系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国家尺度上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尺度上,农业干旱灾害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空间分布上,干旱受灾面积较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这些区域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产区。旱灾占比较大的省份则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北区域,表明该区域旱灾发生较为严重;在时间动态变化上,基于旱灾面积和旱灾占比的评价结果表明,20年来我国旱灾总体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另外,国家尺度上旱灾占比的变异系数仅为0.49,远小于省级尺度上的变异系数均值。这主要由于国家尺度上同一年中不同省份旱灾面积的增减相抵,从而降低了国家层面旱灾占比的波动性。根据农业旱灾的发生特点,以地理区域作为分类单元,以旱灾面积、旱灾占比和旱灾占比变异系数三类参数进行Z值标准化和聚类分析,最终将我国划分为3个干旱区域。旱灾Ⅰ区包括西北,该区域常年受旱灾影响较为严重。旱灾Ⅱ区包括东北和华北,该区域旱灾发生较为严重,但旱灾波动性较大。旱灾Ⅲ区包括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该区域总体旱灾发生较轻,旱灾年际波动幅度小,即常年旱灾发生较轻。[结论]基于历史统计数据,可以阐明区域尺度上农业旱灾的时空变化规律,可以为农业生产者及管理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干旱 旱灾面积 旱灾占比 空间特征 时间特征 聚类分析 旱灾分区


黑龙江省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时空特征及替代化肥潜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明确秸秆资源特征及其养分替代利用潜力,对于黑龙江省养分资源管理、农田土壤培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和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采用草谷比法和系数法分别估算了秸秆资源量和秸秆养分资源量,分析了黑龙江省秸秆资源演变特征和有效养分量。结果表明:1980年到2018年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表现为前期缓、后期快的波动上升趋势。2018年秸秆资源量达到了8 523.0万t,玉米秸秆资源量占到总量的57.5%,水稻占30.9%,大豆为11.1%,小麦为0.5%。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存在区域特征:玉米秸秆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南部和西部,水稻秸秆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南部和东部,大豆秸秆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和西部,小麦秸秆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佳木斯市和农垦总局的秸秆资源量最高,占比76.0%。2018年秸秆全部还田后的氮(N)、磷(P2O5)和钾(K2O)有效养分资源量分别为27.6、10.0和77.3万t,分别可替代24.8%的氮肥、13.0%的磷肥、135.7%的钾肥。黑龙江省化肥可替代率最高的地区为鸡西市、大兴安岭地区和伊春市,其它地区仍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因此,黑龙江省秸秆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化肥替代潜力,合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是实现黑龙江省肥料减施增效的重要途径。


白嗉黑鸭杂交利用效果的研究
《中国家禽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白嗉黑鸭的生产性能进行改良,研究以白嗉黑鸭白壳系和北京鸭为素材,进行正反杂交试验,并设纯系为对照组,对公母鸭的孵化效果、F,代生长性能、羽毛颜色和杂种优势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后代公、母鸭的10周龄体重在正反交组合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B组(白嗉黑鸭白壳系♂×北京鸭♀)的孵化效果最佳,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97.3%和84.3%;在0~10周龄,试验B组后代生长性能均呈现正杂种优势(H%:2.18%~7.99%),并且公、母鸭的平均杂种优势率均高于A组(北京鸭♂×白嗉黑鸭白壳系♀);试验A组白嗉黑羽的比例较高,为92.33%.试验结果表明:B组对生长性能的改良效果更好.


不同施肥量配合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钾肥的适宜管理措施和提高钾肥利用率,采用纳米碳肥料增效剂配合不同施肥量,对不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纳米碳配合70%常规施肥的株高和主茎粗高于纳米碳配合常规施肥,纳米碳配合70%钾量常规施肥的株高和主茎粗高于纳米碳配合无钾常规施肥;纳米碳配合70%常规施肥的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纳米碳配合70%钾量常规施肥产量最高,其次是纳米碳配合70%常规施肥,纳米碳配合70%钾量常规施肥产量仅比纳米碳配合70%常规施肥高0.24%;纳米碳配合常规施肥较常规施肥产量降低。纳米碳配合70%常规施肥和纳米碳配合70%钾量常规施肥较其他处理降低马铃薯粗蛋白质含量的效果好,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的处理均能提高淀粉含量。纳米碳配合70%常规施肥钾肥利用率最高,达68.07%,纳米碳配合70%钾量常规施肥的钾肥利用率为39.74%,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综上所述,减肥30%并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钾肥利用率优于其他施肥措施。


"十三五"我国蔬菜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蔬菜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育苗是蔬菜生产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蔬菜育苗技术取得显著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国蔬菜育苗在种子处理、基质生产、生长发育调控、嫁接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蔬菜;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火麻籽多肽对高脂饮食喂养大鼠血脂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对火麻籽多肽进行降血脂功能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5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4周建立高血脂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平均分为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0 mg/kg mb)和火麻籽多肽低(200 mg/kg mb)、中(400 mg/kg mb)、高(800 mg/kg mb)剂量组,分别经口灌胃饲喂4周后测定大鼠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血液流变学变化,肝脏病理切片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火麻籽多肽能够抑制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降低肝脏指数和血清中TC、TG、LDL-C、AST、ALT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动脉硬化指数,改善大鼠血流变学指标,降低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改善肝脏脂肪变性情况。结论:火麻籽多肽对高脂饮食喂养大鼠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国外引进绿肥种质资源在贵州省低磷黄壤的生长利用及留种特性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贵州省低磷黄壤土上生长利用的绿肥种质资源,选取国外引进绿肥种质资源13份,种植于低磷黄壤中,研究其营养期生长速率,盛花期主要农艺性状、养分积累与供应,花穗期,留种量等。结果表明,全氮、全磷、全钾总养分积累量居前三的种质资源为HZMC1374箭筈豌豆(19.46 g/株)、HZMC1349箭筈豌豆(18.50 g/株)、HZMC1300白芥(15.54 g/株),养分截获与供应能力较高。对于最佳还田利用时间,HZMC1442白芥、HZMC1300白芥、HZMC1298春山芥、HZMC1299春油菜为3月1日至30日,HZMC1539艾菊叶法色草、HZMC1334毛叶苕子、HZMC1302毛叶苕子,为4月1日至5月6日,HZMC1446豌豆、HZMC1374箭筈豌豆为4月14日至5月4日,HZMC1349箭筈豌豆、HZMC1367箭筈豌豆、HZMC1353箭筈豌豆为4月29日至5月15日,HZMYZW26香青兰为6月3日至21日。对于留种量,HZMC1349箭筈豌豆、HZMC1299春油菜、HZMC1300白芥、HZMC1367箭筈豌豆、HZMC1539艾菊叶法色草留种量较高,分别为607.13、467.93、346.40、276.47、256.93 kg/h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