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缢蛏冰温保活过程中菌相变化及优势腐败菌生长动力学建模
《食品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冰温保活对缢蛏品质的影响,应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缢蛏冰温保活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并以保活期终点鉴定得到的优势腐败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为研究对象,建立和验证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缢蛏初始菌相中,优势菌为弓形杆菌(Arcobacter?spp.)、拟杆菌科未分类属和Psychrilyobacter spp.,比例分别为16.2%、8.4%和7.2%。保活期终点时,假单胞菌数目明显增多,成为优势腐败菌,所占比例为26.2%。次优势菌为弧菌科未分类属、嗜冷单胞菌(Psychromonas spp.)、弓形杆菌和Psychrilyobacter spp.,比例分别为17.8%、14.4%、13.0%和11.8%。修正的Gompertz模型能够有效拟合低温(-1.5~15.0℃)条件下假单胞菌的生长,所得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8以上,偏差度和准确度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采用平方根模型拟合温度与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温度与延滞时间λ的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3和0.970,线性关系良好,建立的Gompertz模型可对-1.5~15.0℃温度范围内假单胞菌的生长进行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棚冬季凡纳滨对虾两造养殖模式
《科学养鱼 》 2017
摘要:近年来,我们在全覆地膜精养池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温棚设计,建造可控温、保水节水的高密度养殖池塘。通常的越冬温棚养殖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冬季只进行1造养殖生产(10月―翌年2月),本养殖模式通过改进越冬温棚养殖对虾池塘配套设施,合理安排两造越冬生产(9月―翌年5月),结合科学放苗、合理收获等系列综合技术措施,实现两造凡纳滨对虾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6年全球渔业回顾
《渔业信息与战略 》 2017
摘要:根据FAO报告及相关数据资料,从海洋渔业捕捞、水产养殖、水产品国际贸易三个方面回顾了2016年全球渔业概况;对2016年影响全球渔业的重大事件以及2016年中国渔业概况进行了评述与分析;对未来全球渔业与中国渔业中长期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预计未来亚洲和大洋洲水产品产量将出现较快增长;水产品消费增加,但水产品价格会下降;中国渔业将侧重于转方式调结构,国内捕捞将实现负增长,中国水产业将从扩大国际区域合作中受益,中国水产加工业的地位不会被取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兴国红鲤ER基因克隆表达及EE2暴露对肝中ER表达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鱼类的影响,研究克隆了兴国红鲤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4种亚型ERα、ERβ、ERβ1、ERβ2的全长c DNA序列,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兴国红鲤ERs分别与3种鲤科鱼类相应亚型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结果表明,4种ER亚型m RNA在雌雄成体组织中呈现差异表达,雌性个体中,肝、卵巢和肠中4种ERs的表达量均较高;在雄性个体中,ERα和ERβ主要在肝中表达,ERβ1、ERβ2分别在肠和精巢中的表达量最高。将150日龄的兴国红鲤幼鱼分别暴露在0.01、0.1和1 nmol/L的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中4周,检测了雌性幼鱼肝中4种ER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在EE2中暴露1—2周后,兴国红鲤雌性幼鱼肝中ERα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极显著的提升;各浓度EE2能持续显著促进其肝中ERβ的表达;在1—2周内各浓度EE2对ERβ1表达有所抑制;第1周EE2能够抑制ERβ2基因m RNA的表达,并在0.01 nmol/L时抑制作用达到了显著的水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EE2暴露能诱导或抑制兴国红鲤雌性幼鱼肝中ER亚型的表达,相对于ERβ、ERβ1和ERβ2、ERα可作为EE2短期(1—2周)敏感性生物学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虾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cDNA全长克隆与表达分析
《水产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冷休克蛋白Y-box基因在青虾应答环境胁迫过程中所起的调控作用,实验应用RACE PCR技术首次克隆了青虾的冷休克蛋白Y-box基因全长c DNA序列,并利用在线软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在青虾不同组织及环境胁迫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青虾冷休克蛋白Y-box基因c DNA全长1501 bp,包括84 bp的5′末端非翻译区(UTR),876 bp的开放阅读框(ORF),541 bp的3′UTR,开放阅读框编码291个氨基酸。氨基酸相似度比对显示,青虾冷休克蛋白Y-box基因富含高度保守的冷休克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青虾冷休克蛋白Y-box基因与水蚤等节肢动物冷休克Y-box聚类一支,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冷休克蛋白Y-box基因在青虾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在肝胰腺组织中最高,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青虾冷休克蛋白Y-box基因在低温胁迫和恢复条件下在肝胰腺中的m RNA时空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冷休克蛋白Y-box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分别在低温和低氧胁迫3,6和12 h出现了显著上调,而在恢复刺激后其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此外,本实验对Y-box进行了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Y-box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月龄方斑东风螺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分析
《海洋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对7月龄方斑东风螺的体质量(Y)和11个(X_1-X_(11))形态性状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7月龄方斑东风螺体质量与各形态性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发现壳宽(X_2)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373),其次为体螺层高(X_7)、壳口高(X_3),而次螺层宽(X_(10))主要通过X_2、X_3及X_7间接影响体质量;决定系数分析显示,这4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之和为0.852,说明体质量主要受这些性状的影响;经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7月龄方斑东风螺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将回归方程中的X_2、X_3、X_7和X_(10)等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分别进行模型拟合,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Y=0.0034X_2~(2.5128),Y=0.0034X_3~(2.4349),Y=0.0015X_7~(2.5967),Y=-6.4964+1.3293X_(10)。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形态性状 体质量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圆鲹蛋白酶解物的螯合矿物离子活性研究
《食品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蓝圆鲹为原料,采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研究酶解产物与钙、亚铁、锌离子的螯合活性。结果表明:蓝圆鲹经胰蛋白酶水解,水解度为23.14%时其产物具有较高螯合铁、锌离子的活性,其螯合率分别高达96.63%和94.28%;蓝圆鲹经木瓜蛋白酶水解,水解度为22.00%时,其产物具有较高螯合钙离子的活性,其螯合率高达96.78%;同时研究表明上述两种酶解物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半抑制浓度值分别为3.74 mg/m L和3.64 mg/m L。此外,氨基酸分析表明蓝圆鲹高螯合矿物离子活性的酶解物中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磷虾水解物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初始体重为(9.46±0.01)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为研究对象,以30%鱼粉组为对照,分别添加5%磷虾水解物(LKH)和10%磷虾水解物(HKH)以替代鱼粉蛋白,配制3组等氮等脂的饲料,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磷虾水解物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HKH组大菱鲆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蛋白质效率比(PER)、蛋白质沉积率(PP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摄食率(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KH、HKH组大菱鲆幼鱼肌肉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KH、HKH组肝脏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GOT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HKH组肝脏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KH组(P<0.05),但血清GPT活性显著低于LKH组和对照组(P<0.05);HKH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随着磷虾水解物添加量的升高,肠道及幽门盲囊胰蛋白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且在HK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0%磷虾水解物能够提高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促进其氨基酸代谢和消化吸收。
关键词: 磷虾水解物 大菱鲆 生长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消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质谱特征离子定性分析海洋鱼油中的脂肪酸组成
《中国食品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质谱特征离子对海洋鱼油脂肪酸的快速定性分析。首先,根据脂肪酸甲酯的断裂规律,基峰离子可快速确定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如基峰离子m/z 74为饱和脂肪酸,m/z 55为单烯脂肪酸,m/z 67为二烯脂肪酸,m/z 79为三烯及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其次,分子离子M+及其特征性碎片丢失而形成的特征离子如[M-29]~+、[M-31]~+、[M-32]~+、[M-43]~+和[M-74]~+等,可有效用于脂肪酸甲酯分子量和脂肪酸碳链长度的分析;而ω离子和α离子可准确对三烯及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双键位置进行分析鉴定。通过质谱特征离子的综合分析,从海洋鱼油胶囊中共分析鉴定出24种脂肪酸,以C_(14:0)、C_(16:0)、C_(18:1n-9)、C_(20:5n-3)和C_(22:6n-3)为主,表明质谱特征离子能快速准确用于海洋鱼油脂肪酸的定性分析。同时,海洋鱼油中C_(20:5n-3)和C_(22:6n-3)的总含量高达29.13%,表明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脂固定化海洋脂肪酶ADM47601的研究
《海洋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洋脂肪酶ADM47601为研究对象,以树脂为载体,进行了固定化酶的研究。筛选了21种树脂,确定D316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固定化的最佳条件,每克载体加脂肪酶10 000 U,pH7.5,25℃,150 r/min,固定化时间3 h,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可达65.53%±1.06%。固定化脂肪酶最适作用pH为7.5,在pH6.0~9.0的范围内能够保持85%的活力。最适作用温度40℃,在50℃下贮存1 h后依然保持66%的活力。25℃保存半衰期为55 d,操作8次仍然能维持60%以上的活性,且在多种有机试剂中能够稳定的保持活性。固定化脂肪酶Km和Vmax值分别为4.86×10~(–5) mol/L和1.31×10~(–5) mol/(L·min),对底物亲和性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