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现状可视化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python软件对现有棉花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登记情况进行了可视化统计分析,并简述了赤霉酸、甲哌鎓、氟节胺、噻苯隆、乙烯利等几种棉花主要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应用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肥料运筹模式对湖北西部坡耕地机条播小麦生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湖北西部坡耕地小麦生产存在的施肥不科学、籽粒品质不稳、种植效益低下等关键问题,连续2年在丹江口库区坡耕地"玉米-小麦"轮作制度下,研究3种优化种植模式(高氮减钾、中氮减钾、低氮减钾)对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肥料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和湿面筋含量。与常规种植模式(CK)相比,3种优化种植模式的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显著提高。高氮减钾模式的小麦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和粗蛋白含量最高,比CK分别增加9.4%、19.4%和7.8%,有利于小麦高产潜力的发挥;中氮减钾模式的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降落数值最高,分别比CK增加3.9%和9.3%,适用于中筋小麦的高效生产;低氮减钾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钾肥偏生产力、钾肥农学利用率和净收益最高,分别比CK提高15.7%、134.1%、131.3%、368.2%和37.3%,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分别比CK降低2.1%和2.6%,适用于弱筋小麦绿色轻简化生产。本研究结果可为坡耕地小麦生产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pPRR5基因在不同光合速率梨品种中的表达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提高光合作用水平是提高果树产量潜力的有效途径。生物钟基因能够响应外界环境信号,并在光合作用中发挥调控作用。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梨品种(包括砂梨、白梨以及西洋梨)光合作用差异,检测了PpPRR5基因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水平变化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梨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砂梨品种翠冠净光合速率最高,白梨品种居中,西洋梨品种阿巴特净光合速率最低。表达分析发现,与梨树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生物钟基因PpPRR5表达水平与不同品种光合作用能力呈负相关性,表明PpPRR5可能是梨树光合作用的负调控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有机硒对马铃薯产量及硒含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生物有机硒对马铃薯产量和硒含量的调控效应,在不同马铃薯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研究其对马铃薯产量、地下块茎硒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马铃薯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施硒后马铃薯大中小薯个数均增加2.69%~17.72%,大薯率提高3.65%~3.79%,大中薯产量增加7.35%~26.17%,小区产量增加,且施硒2次比施硒1次的小区产量更高,增幅9.06%,折合3 590.10 kg/hm2;随着施硒次数增加,马铃薯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均显著增加,相同处理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且硒处理组马铃薯地下块茎硒含量均达到农业行业标准《富硒马铃薯》(NY/T3116—2017)规定的15~150μg/kg要求,为应用生物有机硒营养液生产高产富硒马铃薯配套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高山参展萝卜品种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在海拔1800 m高山蔬菜主产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湖北省高山蔬菜试验站进行了172个参展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共筛选出15个优秀品种,白皮棒状萝卜综合性表现好的品种有RD-16、RD-17、RD-31、RD-53、RD-68、RD-85、RD-154、RD-167、RD-170.白皮扁平形萝卜综合性表现好的品种有RD-15.青皮萝卜综合性表现好品种有RD-171.红皮、紫皮萝卜综合性表现好品种有RD-39、RD-41、RD-42、RD-124.
关键词: 萝卜(Raphanus sativus L.);抗病性;商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提取方法对大球盖菇粗多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采用热水浸提、超声辅助和均质辅助提取不同粒径大球盖菇菇粉(7.06~181.25 μm)中的粗多糖,对比研究提取方法和菇粉粒径对大球盖菇粗多糖提取率、成分、分子质量、抗氧化性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粒径下,热水浸提法获得大球盖菇粗多糖的提取率最高且粗多糖分子质量最小;大球盖菇粗多糖的抗氧化性能与其分子质量无直接相关性,超声提取适度粉碎的大球盖菇菇粉(90 μm左右),有利于多糖粗提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提升。不同处理方法不会破坏大球盖菇粗多糖的经典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天山以北和南坡桑树自然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湖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新疆天山以北温凉气候地带桑树自然区和天山南坡桑树自然区桑树种质资源概况,开展了对该区域石河子市和库尔勒市的桑树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共计收集63份桑种质资源,其中雌株52份,雄株10份,雌雄同株1份。调查发现,2大桑树自然区的桑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成叶叶形有全叶、裂叶或全裂混生,桑果颜色有紫黑、浅黑、黑、粉白、米白、纯白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3%~29.7%,且库尔勒市桑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高于石河子市,种质异地保存以插皮接和芽接为宜。提出结合新疆特有的生态条件,加强原产地保护,同时采集种质材料进行异地保存,并加强古桑资源普查和宣传,提高当地居民的种质资源保护意识等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形绿茶自动化生产线关键加工工艺优化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优化扁形绿茶自动化生产线做形和炒干工艺,以外观度、色泽度和成形度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感官评分、容重、茶汤-b/a值、儿茶素品质指数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感官评价和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扁形绿茶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做形工序最佳工艺参数为投叶量75 g、时间75 s、温度220℃,炒干工序最佳工艺参数为投叶量60 g、时间160 s、温度160℃。扁形绿茶加工过程中理化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制品的含水率、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呈不断减少趋势;游离氨基酸总量呈先减少后不断增加趋势,在杀青工序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炒干工序含量最高。相比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的扁形绿茶,利用优化工艺加工扁形绿茶的感官评分提高了2.27分,茶叶容重增加10.84%,茶汤色泽有明显改善,儿茶素品质指数上升。
关键词: 扁形绿茶 加工工艺优化 生产线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长链非编码RNA lnc-000649在PRRSV感染增殖中的作用
《浙江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免疫及病毒与宿主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猪PAM细胞中发现一种新的猪长链非编码RNA lnc-000649,其全序列长1 483 bp。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前后PAM细胞中lnc-000649的表达水平,发现其在PRRSV感染后表达显著(P<0.01)下调。为了进一步研究该lncRNA的功能,构建了猪lnc-000649超表达载体lnc-000649-pcDNA3.1,并转染PAM细胞,成功构建了lnc-000649超表达细胞模型。经PRRSV接种后发现,转染lnc-000649-pcDNA3.1组的PAM细胞内PRRSV RNA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转染pcDNA3.1(+)空载体和未转染组,说明猪lnc-000649对PRRSV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猪 长链非编码RNA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超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