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丁香酚麻醉辅助加州鲈无水活运的效果

食品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丁香酚麻醉辅助加州鲈无水活运技术,探究保活过程中较佳的丁香酚质量浓度、麻醉及保活温度,并分析在较佳保活条件下保活不同时间后加州鲈血液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无水保活的鱼样血清中皮质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水平会一直升高,鳃Na+/K+-ATP活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水平随保活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这些血液指标经过复苏暂养一段时间后基本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即无水保活对加州鲈器官的损伤基本可自行修复;通过测定不同保活时间的肌肉品质,发现随保活时间的延长结合水会转化成不易流动水,造成肉质疏松、品质变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暂养可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药浴的方式丁香酚会富集到加州鲈体内,肌肉中的丁香酚经过2d暂养后会代谢到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0.05 mg/kg)以下。结论:丁香酚麻醉无水保活有助于短时间运输,无水运输后鱼的肌肉品质有所降低,但经过短时暂养即可恢复正常水平,建议无水运输后的鲈鱼经2 d暂养后上市。

关键词: 加州鲈 无水保活运输 丁香酚 血液指标 肌肉品质 残留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鄂玉兰椒'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鄂玉兰椒’是以XWJHJ-1为母本,以101-M-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长灯笼形辣椒新品种。果实长灯笼形,椒条顺直,果色浅绿,果面有褶皱,三心室,果长16.0 cm,横径5.0 cm,单果质量50 g左右,肉质脆,味微辣,维生素C含量786mg·kg-1,辣椒素含量0.003%,蛋白质含量1.10%,田间表现为抗TMV、中抗CMV、中抗炭疽病、中抗疫病,较耐低温。产量在52 500 kg·hm-2以上,适于湖北省平原地区作早春、延秋大棚栽培及高山露地栽培。

关键词: 辣椒 抗病性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朱顶红品种观赏性状比较及杂交亲和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31个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品种为材料,对品种的观赏性状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分析,并对杂交亲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朱顶红不同品种在观赏性状上差异较大,纯色系品种有红色、橙色、粉色、白色等,复色系品种在主色系的基础上辅以条纹、斑点、红边等性状.不同品种间花朵直径在5.2~23.1 cm,花葶高度在10.2~50.6 cm.花丝与花柱颜色基本与花瓣主色调相同,花药颜色有黄色、紫色、粉色、白色等.霓虹灯、大地秘境、甜蜜丽丽安杂交不育,花边石竹、黑天鹅、魅力四射等品种都具有良好的杂交亲和性.

关键词: 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观赏性状;杂交亲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工方式对大球盖菇水提液挥发性风味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对比研究热加工(70、90℃)和非热加工(室温、超声、均质和超高压)对不同粒径大球盖菇水提液风味品质的影响。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电子鼻对大球盖菇水提液进行挥发性成分对比研究,未经超微粉碎的菇粉风味最浓郁,对应的加工工艺排序为:超声>超高压>室温>均质>70℃>90℃。18种大球盖菇水提液中共鉴定出4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己醇、1-辛烯-3-醇和己醛是主要挥发性成分,三者之和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5.02%~95.70%。热加工大球盖菇水提液中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为819.96×106~4727.72×106,而非热加工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为4063.37×106~8772.13×106,风味更加浓郁。加工方法和粒径均对大球盖菇水提液的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影响(P<0.001),热加工结合超微粉碎降低了大球盖菇水提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但提升了其铁离子还原能力。本研究为大球盖菇在调味市场的精深加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水提液 热加工 非热加工 挥发性风味成分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催奶灵散对子鼠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摄入催奶灵散泌乳母鼠及其子鼠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差异,检测子鼠生长性能、母鼠及其子代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探讨催奶灵散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产仔时间相差不超过1d、体重(55.00±2.00)g的产后母鼠20只,并调整至每只母鼠带仔鼠1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母鼠剂量灌胃催奶灵散1 mL/(只·d),对照组母鼠灌胃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摄入催奶灵散母鼠乳腺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提高(P<0.01),子鼠1 w的平均体重极显著提高(P<0.01),第2w、3w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母鼠Biomarker菌群为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副拟杆菌属、Tannerellaceae和Actinobacteria,肠道菌群倾向于尿素分解代谢和硝酸盐代谢;试验子鼠Biomarker菌群梭状芽孢杆菌目Clostridia、放线菌门、变形菌门,肠道中与硝酸盐代谢相关微生物以及与病原性腹泻等相关的菌群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催奶灵散能够影响泌乳母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多样性和子代生长发育和肠道菌群结构.

关键词: 催奶灵散;子鼠;肠道菌群结构;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后渍水对不同耐渍型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汉平原冬小麦中后期常遭受涝渍灾害,为明确花后渍水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以郑麦9023(耐渍型)和扬麦20(敏感型)2个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灌排可控的测坑模拟冬小麦花后不同天数(5、9、13和17 d)的渍水胁迫,应用Richards模型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进程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籽粒灌浆参数与渍水天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花后渍水5、9、13和17d,郑麦9023(耐渍型)分别减产10.84%、19.51%、25.93%和36.52%,扬麦20(敏感型)分别减产14.25%、25.84%、37.26%和47.84%。导致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千粒质量降低,花后渍水天数每增加1 d,冬小麦郑麦9023和扬麦20千粒质量分别降低0.961和0.996 g。Richards方程能极显著模拟花后渍水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均在0.99以上。对耐渍型冬小麦,花后渍水主要显著缩短活跃灌浆期,且主要是显著缩短籽粒灌浆快增期和缓增期的持续天数;对敏感型冬小麦,花后渍水主要显著降低籽粒灌浆三阶段的灌浆速率。花后渍水增加1d,郑麦9023籽粒活跃灌浆期缩短0.827d,籽粒灌浆快增期、缓增期灌浆持续天数分别缩短0.492、0.963 d,扬麦20单粒最大灌浆速率降低0.046 mg/d、单粒平均灌浆速率降低0.032 mg/d,籽粒灌浆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单粒灌浆速率分别降低0.011、0.040和0.010mg/d。研究可揭示花后渍水致使冬小麦减产的影响过程,为冬小麦涝渍灾害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灌溉 产量 渍水胁迫 Richards模型 灌浆特征参数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桑树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3种基因编辑技术的作用机制及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根据桑树(Morus alba L.)育种工作的现状,对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桑树功能基因组学和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桑树多元化种质创新提供借鉴和新思路。

关键词: 桑树(Morus alba L.) 基因编辑 CRISPR/Cas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利川市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作物育种、遗传理论研究和生态稳定的基础,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湖北项目组在湖北省利川市5个乡(镇)的12个村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18份,包括粮食作物56份、蔬菜50份、经济作物7份、果树5份,隶属于20科35属42种。对利川市农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消长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与收集 利川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Connectivity Map数据库筛选抗菌药物的初步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新的抗菌药物并于体外验证其抗菌活性,利用猪链球菌感染的THP-1细胞基因芯片结果,通过Connectivity map(Cmap)数据库筛选抗菌药物.测定其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icoccus aureus)、猪丹毒杆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的最低抑菌浓度及其对溶血活性的抑制作用,初步筛选潜在抗菌活性的药物.结果表明,Cmap筛选到石蒜碱、左旋水苏碱和玫瑰树碱等3种生物碱具有潜在抗菌活性.体外抗菌试验结果显示玫瑰树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丹毒杆菌、猪链球菌均有显著的抑菌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的溶血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石蒜碱和左旋水苏碱抑菌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石蒜碱;左旋水苏碱;玫瑰树碱;抗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NPR1基因家族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小麦NPR1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及表达分析,为探究该家族基因的作用机制及小麦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拟南芥NPR1家族蛋白序列为参考序列,从小麦基因组中鉴定出小麦NPR1基因家族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并分别利用RNA-Seq原始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小麦NPR1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水平。通过STRING在线网站构建TaNPR1s蛋白的互作网络。【结果】共鉴定获得20个小麦NPR1基因家族成员,其编码蛋白的不稳定指数均大于40,为不稳定蛋白;平均总亲水性值(GRAVY)均为负值(除TaNPR5-D为正值外),为亲水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在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和细胞质等部位也有分布;二级结构均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组成,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对应的三级结构模型有10种。20个TaNPR1s蛋白均可与转录因子HBP-1b及未知蛋白A、B、C、D发生相互作用,这5种蛋白均含有bZIP结构域(含TGACG基序)和种子休眠特异基因结构域(DOG1)。TaNPR1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不同,可分为在多个组织中表达、在特定的组织或发育阶段表达和在不同组织发育阶段均低表达或不表达,共三大类。随机挑选的8个TaNPR1s基因中,有3个基因在禾谷镰刀菌胁迫下表达量降低,但在白粉病菌胁迫下表达量升高;有2个基因在这两种菌胁迫下表达量均升高,有2个基因在两种菌胁迫下表达量均下降。TaNPR1s基因对6种非生物胁迫处理均有响应,但表达模式存在差异。【结论】小麦NPR1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生长发育过程和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且基因的可变剪接体也表现出不同组织表达特性,丰富了NPR1s蛋白功能。Ta NPR1s蛋白可能通过与bZIP和DOG1结构域结合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小麦 NPR1基因家族 鉴定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