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政府、企业和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处理的社会责任与建议——基于全国400农户及12家企业的调查

天津农业科学 2020

摘要: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已成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废弃物处理现状,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农户、农业规模化经营组织及生物质能生产企业生产决策者的主体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了一定进展,炊事用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在农村得到了普遍推广,但农户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意识仍然较差,大部分地区仍以秸秆进行炊事、冬季采用燃煤取暖为主,秸秆规模产区多用于粉碎还田。农业生产者与生物质能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是导致生物质能企业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为保持生物质能生产企业原料充足,农户与生物质能生产企业之间通过第三方建立契约关系,将成为必然。最后,本文在构建政府、农户、企业三方责任主体对农业废弃物处理的社会责任体系的基础上,从政府、农户和企业三个视角的11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废弃物 秸秆 畜禽粪便 社会责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戊唑醇对2种辣椒炭疽菌的敏感性差异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明确戊唑醇对2种辣椒炭疽菌的敏感性差异,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戊唑醇对2种辣椒炭疽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戊唑醇对5株不同地点平头炭疽菌的EC50值分别为187.157 4、22.189 4、82.057 5、54.537 9和28.363 5μg/mL,对3株不同地点的斯高威尔炭疽菌的EC50值分别为0.298 0、0.340 4和0.240 4μg/mL.戊唑醇对斯高威尔炭疽菌敏感而对平头炭疽菌表现为不敏感.准确鉴定出辣椒炭疽病病原种类,筛选出对病原菌敏感的化学药剂,为进一步科学防治辣椒炭疽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戊唑醇 尖孢炭疽 平头炭疽 抑菌效果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检测喹乙醇

食品科学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一种基于竞争形式的灵敏、稳定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并用于检测饲料和水产养殖水样中的喹乙醇(olaquindox,OLA)。根据本研究的方法,OLA的灵敏度和检出限分别为4.7μg/L和0.5μg/L。用2.5 mmol/L NaOH溶液再生效果最好,芯片可重复利用60次,检测时间为10 min。OLA与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结果显示了高灵敏度和良好特异性。在鱼、虾饲料和水产养殖水样的添加回收实验中均获得良好的回收率(84.7%~99.3%)和变异系数(1.2%~10.1%)。对饲料和养殖水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检测到2个阳性样品,鱼养殖水与鸡饲料中OLA质量浓度分别为5.0、6.1μg/L。该方法可以高效地检测大批量饲料和水样的OLA,具有检测时间短、检出限低、准确灵敏、操作简便等优点。

关键词: 喹乙醇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免疫传感器 饲料 养殖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0—2014年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地理学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粮食安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整体目标的基础,由于"至2015年使饥饿人口比例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并未如期实现,使得2030年零饥饿目标的实现面临更大挑战。鉴于此,亟需从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化中寻找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内在原因。在建立粮食安全评价因子数据集和粮食安全影响因素数据集的基础上,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评价2000—2014年172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进而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空间模式与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粮食安全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全球粮食安全格局呈现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水平"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的空间模式,其中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除东欧以外的欧洲区域、北美洲、大洋洲和东亚部分国家,低值区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西亚地区、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②在99%的置信水平上,欧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别是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热点和冷点,在非集聚区,海地和朝鲜等国存在长期粮食不安全问题;③全球粮食安全格局总体稳定,但极不安全和不安全组的内部变化明显,粮食安全水平波动最大的国家也是粮食最不安全的国家;④年平均气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获得洁净用水的人口占比、政治稳定与无暴力程度是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2013年出现趋势性逆转。受气候变化、居民购买力、健康卫生水平和政治经济稳定性影响,全球粮食安全始终波动不稳,局部区域目前仍面临突出的粮食安全问题。为此,建议制定基于粮食供给、食物获取、食物利用和政治稳定性四大支柱的粮食安全战略,并通过全球乡村振兴策略来推动粮食安全建设,同时逐步引入城市农业等多元化生产方式,使高度城市化区域建立起更富弹性的食物系统。

关键词: 全球粮食安全评估 时空演化模式 变化特征 多元非线性回归 综合指标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向值是反映叶片"直"和"立"两个特性的综合指标.叶向值高的品种,叶片直而不弯,叶夹角小,有利于群体通风透光,在群体密度较高时比平展型更容易获得高产.阐明叶向值的遗传基础,对玉米理想株型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285份多样性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利用Illumina的maizeSNP50芯片基因分型结合连续2年的叶向值表型鉴定,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挖掘玉米叶向值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自交系的叶向值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最优模型选择时,发现Q+K模型最适合本研究的叶向值关联分析.在2个年份下,共检测到15个与叶向值显著关联的位点(P<4.05E-5),包括27个SNP,解释5.54%~8.73%的表型变异,并挖掘了15个候选基因.其中1.07 bin上的位点2是本研究发现的重要位点,其候选基因可能是编码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的Zm00001d032050,有待进一步图位克隆工作验证.

关键词: 玉米 叶向值 叶夹角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嵛山林区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模型

林业科学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Disease based index,DBI)评价体系,定量评价与林分因子共同作用后,立地因子对赤松纯林中赤枯病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方法】在林龄相对一致(34±2)年的赤松纯林生态系统中设立临时样地,筛选影响赤松赤枯病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建立关键林分因子与赤枯病病情指数的函数关系,选取最优模型作为主曲线;将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赤枯病病基指数曲线群,其自下而上依次表示不同的病基指数,即立地对赤枯病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结果】1)基于森林病害发生的基本原理,提出病基指数的概念。2)确定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的定量方法,它包含样地的设立、病情指数的调查、林分因子的调查、关键林分因子的筛选、基准点的确定、备选主曲线模型的建立、主曲线模型的确定和评价、主曲线的绘制及曲线群的建立共9个步骤。3)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林分密度是影响赤松赤枯病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依据所提定量方法建立主曲线方程:Q=65. 61/(1+e-0. 001 5 x+2. 32),决定系数R2=0. 519 8,说明拟合方程较可靠,用该模型预估赤松赤枯病的病情指数时,平均预估误差是5. 35%。4)将赤枯病病基指数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曲线群,即建立定量评价体系。体系中的5条曲线自下而上分别表示为:Ⅰ为极轻病害发生,Ⅱ为轻度病害发生,Ⅲ为中度病害发生,Ⅳ为重度病害发生,Ⅴ为特重度病害发生。【结论】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主曲线模型和曲线群图可以定量评价赤松林的立地因子对赤枯病的潜在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可为赤松纯林合理、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将成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赤松纯林 赤枯病 病基指数 昆嵛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双重处理对富士苹果贮后货架品质、腐烂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1-MCP贮前处理结合贮后处理对苹果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富士苹果为试材,贮前进行1μL/L 1-MCP处理,和贮后0、3、5μL/L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以7 d为测定周期测定富士苹果的营养品质及硬度、生理指标、腐烂率等指标,以研究1-MCP双重处理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MCP熏蒸处理的富士苹果能较好地保证果实品质,就1-MCP双重处理而言,1-MCP+ZH5.0较1-MCP+ZH3.0处理能更好保持果实的硬度和营养品质,同时抑制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有效地保证其贮藏品质。1-MCP还能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且双重处理中,1-MCP+ZH5.0能更明显地降低此指标。在抑制防御酶活性方面也呈现同样规律。综上可知,1-MCP双重调控可以达到贮前控生理,贮后控病害的目的。

关键词: 富士苹果 1-甲基环丙烯 双重处理 货架期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Illumina Miseq分析肉驴皮肤病灶中真菌菌群的组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肉驴皮肤病灶中真菌菌群的组成,为科学防治驴皮肤病提供依据,试验采用Illumina Miseq分析方法,从天津某肉驴养殖合作社的养殖场采集不同临床症状的驴皮肤病病灶样本37份,挑选6份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皮肤病灶样本,对驴皮肤病灶中真菌菌群进行分析,包括Alpha多样性分析、群落结构组成、PCoA多样性分析、物种Venn图分析。结果表明:送检的6份样本检出真菌菌群种类覆盖3门、8纲、13目、19科、21属。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为毛霉(Mucor),占15.90%;Papiliotrema,占12.60%;红酵母(Rhodotorula),占9.80%;汉纳酵母(Hannaella),占7.40%。致病性真菌有念珠菌(Candida)和赤霉菌(Gibberella)。通过PCoA和Venn图分析,皮肤出血性样本的菌群组成相似,酵母目(Saccharomycetales)和黑粉菌(Filobasidium)为高丰度菌群;Vishniacozyma是驴皮硬化的高丰度菌群;西氏酵母(Naganishia)是驴皮皮屑的高丰度菌群。说明驴皮肤病灶中真菌菌群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高丰度菌群,为后期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皮肤病 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 真菌菌群组成 高丰度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宝塔型花椰菜秋延后保护地栽培技术

蔬菜 2020

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宝塔型花椰菜色泽鲜艳、外观奇特、营养丰富、保健美容的特点,满足市场对功能性蔬菜日益旺盛的需求,丰富百姓餐桌菜品种类,利用现代农业设施进行秋延后生产,可以实现北方地区宝塔型花椰菜1月底陆续成熟,春节前后采摘上市,既调剂了冬天蔬菜供应品种、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又提升了蔬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菜农的增产增收。通过栽培品种与生产设施的合理选择,加之按成熟期倒推适宜播期,以及覆膜育苗、精细整地、双行定植、显球期特殊管理、烟剂防虫、除湿防病、适时采收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使宝塔型花椰菜在京津冀地区成功安全越冬、如期成熟,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市场前景相当可观。

关键词: 宝塔型 花椰菜 秋延后 保护地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营养钵育苗技术

河北果树 2020

摘要:甜樱桃在落叶果树中是成熟期到来最早的果树树种之一,故能在果品销售淡季供应市场,栽培的经济价值极高.甜樱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优质苗木作为支撑,采用营养钵育苗的方式比常规育苗多了优化选择的途径,通过对砧木苗扦插前处理、扦插后管理、控制扦插基质配比、嫁接后水肥管理等方面优化,育成的苗木长势均衡,整齐一致,成苗健壮,根系发达,建园成活率达95%以上.现将有关甜樱桃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