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我国一株新型黄头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
《渔业科学进展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查明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YHV)在我国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本研究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水生动物诊断手册》中YHV套式RT-PCR检测方法对2012–2014年采集的299份样品进行了YHV监测,并对部分YHV阳性样品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99份样品中YHV的阳性率为11%,我国养殖的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以及罗氏沼虾的部分样品中均检出了YHV,中国明对虾和罗氏沼虾是本次调查中新发现的YHV自然宿主,而且YHV在中国明对虾中的检出率最高。对6份较强阳性样品YHV基因组ORF1b内1002 bp的分型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阳性样品的YHV与国外报道的YHV的6个基因型相似度为81.0%–90.5%;系统发育分析显示,6份阳性样品归于同一分支,但与已知YHV的6个基因型均不在同一分支内,其与YHV基因1型(YHV-1)亲缘关系较近。对阳性样品YHV基因组ORF3内编码gp116蛋白的一段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得出其序列长度为509 bp,与YHV-1a的545 bp、YHV-1b的383 bp和YHV-2(即鳃联病毒GAV)的476 bp均不同;依据该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6份阳性样品归于同一分支,与YHV已知的6个基因型不同,与YHV-1亲缘关系较近,且与YHV-1a相似度大于YHV-1b。对其中两份样品的ORF2序列进行比对显示,两份样品序列相似性为99.8%,蛋白序列完全相同,与YHV-1的序列相似度为85.9%,与YHV-2相似性为80.9%。样品调查结果对增补YHV的宿主范围有重要意义;YHV核酸检测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感染我国养殖对虾的YHV为一种新的致病株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人工诱导翘嘴鲌雌核发育
《中国水产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紫外线照射鲤鱼(Cyprinus carpio)精子使其遗传物质失活,并用冷休克方法抑制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卵第二极体的排出,诱导出翘嘴鲌雌核发育二倍体。运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分别建立冷休克起始时间(x_1)、处理时间(x_2)和处理温度(x_3)3个因素与翘嘴鲌雌核发育率(y_1)和孵化率(y_2)两个指标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探究翘嘴鲌减数分裂雌核发育的最优诱导条件组合。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讨论各因素水平的单因素效应、互作效应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精后6 min进行冷休克,处理时间为18 min,休克温度为7℃时,雌核发育率达最大(18.60%);受精后6 min进行冷休克,处理时间为23 min,休克温度为5℃时,孵化率达最大(33.00%)。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均是呈开口向下的抛物面关系。根据因素贡献率得到,起始时间对翘嘴鲌雌核发育影响极显著,冷休克处理温度次之,而冷休克处理时间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翘嘴鲌 雌核发育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州湾沉积物重金属形态不同浸取方法的比较与污染讯息指示作用初探
《海洋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活性形态对于指示沉积物污染状况具有重要作用,为探寻简洁且能够有效提取重金属活性形态的浸提方法,实验研究了0.1mol/L和1mol/L盐酸的单级提取和欧共体标准局(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提出的BCR分级提取法对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r、Cu、Ni、Pb、Zn)和Al、Fe、Mn的浸取效果。结果显示,3种提取方法提取的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两种浓度的稀盐酸对BCR方法中的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金属均具有较好浸提效果,但对可氧化态金属浸提能力相对较弱。不同提取方法的人为信号指数(ASI)计算结果表明,BCR浸取法提取结果的金属ASI值最大,表明其对沉积物中金属活性形态提取效率较高;1mol/L HCl提取结果的金属ASI值最低,可能是较高浓度强酸使沉积物较大颗粒内层中"惰性"金属被浸取出来,"增加"了金属活性组分的污染讯息信号;对沉积物中Cu、Pb和Zn而言,0.1mol/L HCl提取结果的ASI值与BCR方法接近。经过Al归一化后,0.1mol/L HCl浸提的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与胶州湾的实际污染状况相吻合,表明0.1mol/L的HCl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复杂的BCR浸取法,此方法可简化重金属活性形态的提取步骤,适合大范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综述
《中国渔业经济 》 2016
摘要:论文系统阐述了《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签署背景、协定内容,从建立管理机制、组织渔民培训、入渔渔船安排、协定水域监管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开展的工作,并对协定执行情况进行了总体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海带品系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食品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海天1号"、"海天2号"和"海天3号"3种食用海带新品系及厚叶海带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灰分外,海带基本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褐藻胶、甘露醇含量较高。"海天1号"和"海天2号"海带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均为10.7%。"海天3号"海带的粗脂肪含量最少,为0.3%;"海天1号"海带的碘和褐藻胶含量最高,分别为0.47%和28.2%;"海天3号"海带的甘露醇含量最高,为15.1%。氨基酸成分分析表明几种海带的总氨基酸含量在5%~7%之间,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0%~40%。矿物质元素中含量较多的是Ca、Mg和Fe等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曹妃甸深槽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海岸工程 》 2016
摘要:海洋灾害地质因素中,虽然海底滑坡发生频率不高、但造成的灾害损失往往会较严重,斜坡的稳定性受众多因素综合影响,且各因素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敏感性分析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曹妃甸深槽海底斜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下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应用滑坡稳定性分析软件Geo-Slope对黏聚力、内摩擦角、重度、坡度等内在敏感因素以及地震动参数、附加荷载和波高这3个外在敏感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认为内在因素中内摩擦角最为敏感,外在因素中地震动参数的敏感度最高。通过对水下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敏感性分析,可为海底滑坡的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地质条件调查与分析
《科技导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性涉海工程,对工程区域进行系统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与分析是工程前期的基础工作。在收集已有资料和实际勘测基础上,分析了渤海海峡海底地貌特征,初步查明了新近纪以来的地层岩性结构,甄别出了主要的活动断裂,开展了渤海海峡及邻区地震活动性分析,并对潜在震源区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侵蚀陡坎、沟槽、侵蚀洼地、潮流沙脊及水下浅滩等是通道建设的不利因素;沿长岛列岛岛链基岩埋深较浅,有利于海底隧道施工;拟建跨海通道位于震级上限6.0~7.0潜在震源区,其中,7.0级潜在震源区主体位于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是工程抗震的重点设防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0℃气调包装对鲟鱼籽酱Huso dauricus *Acipenser schrenckii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及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不同气调包装对鲟鱼籽酱0℃冷藏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醛类是鲟鱼籽酱的主要气味贡献物质,其中己醛是鲟鱼籽酱最重要的风味成分.气调包装可较大程度地增加己醛的相对含量,含量最高可达到13.70%.与对照组相比,气调包装组鲟鱼籽酱具有更浓的脂肪味,青草味和鱼腥味,尤其是在储藏3月时格外明显,此时气味成分最丰富.气调包装具有一定的抑制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和氨基酸降解的作用,减少了酮类和醇类物质的变化.另外,气调组CO2浓度最低的MAP4组(30%CO2+70%N2)在储藏过程中一些挥发性物质变化如醇类和酯类与其他气调组差异较大,验证了水产品的气调包装CO2浓度不可过低.气调包装对鲟鱼子酱的气味以及对货架期的延长方面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鲟鱼籽酱 气调包装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周期性盐度波动对凡纳滨对虾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渗透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盐度30为对照组(S0),4 d为1个盐度波动周期,研究了幅度为4(S4)和10(S10)的周期性盐度波动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稚虾离子通道和水通道相关基因表达、游离氨基酸(FAA)含量及其FAA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盐度波动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离子通道相关基因Na~+/K~+-ATPaseα(NKAα)、Na~+/K~+-ATPaseβ(NKAβ)、碳酸酐酶(CA)、V型H~+-ATPase 1(VHA 1)表达量随盐度波动幅度的增加而极显著升高(P<0.01);S4组对虾Na~+/H~+交换因子(NHE)和F型H~+-ATPase 1(FHA 1)表达量显著高于S0和S10组(P<0.05);而Cl-通道蛋白(CLC)表达量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周期性盐度波动极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水通道蛋白(AQP 4)的基因表达(P<0.01),其表达量随盐度波动幅度的升高而下降;(3)周期性盐度波动对凡纳滨对虾肌肉中FAA总量无显著影响(P>0.05);鳃中FAA总量随盐度波动幅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各组甘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4)与S0组相比,S10组对虾的丙氨酸转氨酶(ALT)表达量极显著升高,S4和S10组对虾的氨基转移酶(AMT)、脯氨酸脱氢酶(PDH)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周期性盐度波动条件下,凡纳滨对虾渗透调控在转录水平上产生积极响应,且随着盐度波动幅度的增大,对虾的渗透适应性调控水平升高。在盐度波动幅度达到10时,凡纳滨对虾仍能维持体内的渗透平衡,说明其具有较强的耐受盐度波动的能力。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盐度波动 渗透调节 离子通道 水通道 游离氨基酸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