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测定稻米淀粉回复值
《分析仪器 》 2009 CSCD
摘要:以235份精米为样品,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仪扫描样品,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标模型,得到了近红外分析模型的定标标准偏差(SEC)、交叉检验标准差(SECV)和定标决定系数(RSQ),分别为14.28、14.92和0.87。内部交叉验证结果显示,经校正的工作标准差(SEP)、检验偏差(BIAS)和交叉检验相关系数(1-VR)分别为5.58、0.40和0.95,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定量分析精米淀粉回复值有很高的准确度。


广东鲜食与加工兼优的橄榄品种
《中国南方果树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筛选的广东橄榄鲜食与加工兼优品种——长穗赤1号榄、思贺软枝香榄1号、冬节圆1号榄、云旨1号香榄和河婆甜榄1号等5个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及果实理化性状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开展广东橄榄品种资源保护和研究提供依据。


冬瓜枯萎病的抗性遗传规律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利用6个不同抗性的冬瓜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冬瓜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冬瓜枯萎病抗性是由隐性多基因控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感病对抗病表现为部分显性;显性基因比例较高,且表现减效;狭义遗传力为60.46%;加性基因为3对;显性座位数为1对。


英红1号、英红9号和祁门茶树芽叶中嘌呤生物碱和茶多酚的HPLC-DAD-MS/MS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HPLC-DAD-MS/MS技术对英红1号、英红9号和祁门茶树的芽叶进行了分析,鉴定出了2种嘌呤生物碱,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以及2种非儿茶素类茶多酚。对这3个茶树品种的嘌呤生物碱和儿茶素类成分质量分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者的儿茶素类总质量分数均大于20%,其中英红1号和祁门红茶品种在儿茶素类成分的组成上较为接近,EGCG质量分数均为最高;而英红9号质量分数最高的是ECG。
关键词: 嘌呤生物碱 茶多酚 儿茶素 液质联用 英红1号 英红9号 祁门


黄板诱杀技术在防治桔小实蝇成虫中的应用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黄色粘虫板对桔园内的桔小实蝇成虫的诱杀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板不同的放置方向其诱杀量以南向为最多,4个方位之间的诱杀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黄板放置高度120 cm以上,每667 m2以放置66块为宜,诱杀时段以11:00~15:00为佳。


桑蚕新品种粤蚕8号品比鉴定总结报告
《广东蚕业 》 2009
摘要:根据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7年接受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育成的桑蚕新品种粤蚕8号(越·春5×航诱7·研7)参加省2007~2008年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使品种审定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