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大蒜泥加工中发绿现象的控制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大蒜的贮藏温度,以及蒜泥加工工艺对蒜泥绿变的影响,表明大蒜贮藏温度在22℃以上以及蒜泥加工中添加L-半胱氨酸能有效地防止蒜泥产品的绿变,而蒜泥加工过程中pH、杀菌温度、杀菌时间则对控制蒜泥的绿变不起作用。

关键词: 蒜泥 发绿 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测定RH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 通过氯仿和PEG6000处理,SephadexG 200层析纯化RHDV抗原,建立了检测RHDV抗体的间接ELISA试验方法。该方法的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10μg/ml,血清样品最佳稀释度为1∶400。与血凝抑制试验方法(HI)等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特异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 间接ELISA 抗体 兔出血症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化感作用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 文章对国内外学者在水稻化感作用的测定方法、作用机制、遗传分析及化感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水稻化感作用在杂草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稻 化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卡小麦耐湿性的RAPD标记及定位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一个耐湿的马卡小麦 (TriticummachaDek .etMen ,普通小麦的变种 )种质 (编号 4 9)和不耐湿的小麦宁麦3号为亲本 ,用一粒传法构建成由 115个F6代重组自交系组成的遗传群体。对亲本及其重组自交系的耐湿性鉴定表明 ,群体的耐湿性接近主峰分布。选择极端耐湿和不耐湿的重组自交系组成两个池 ,利用 16 4个RAPD引物对其进行多态性分析 ,发现引物S12 4 9在亲本和池间均检测出多态性。群体分析表明 ,该多态性位点与耐湿性呈极显著相关 ,它所解释的耐湿性表型变异为 13 9%。用中国春缺体四体初步确定 ,与马卡小麦耐湿性相关的这个位点定位在 5A染色体上。

关键词: 小麦 耐湿性 RAPD标记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拮抗细菌防治茄果类蔬菜常见病害的效果

江苏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利用拮抗细菌(B-9l6、H-91、G-329、P-6854和JND)对茄果类蔬菜几种常见病害(根腐病、猝倒病和早疫病)进行室内外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①上述5种拮抗细菌对参试的植物病原真菌菌丝抑制率为29.41%~85.78%;②拮抗菌对茄果类蔬菜的根腐病、猝例病两种土传病害有防治作用,与清水对照相比,番茄死苗率下降;③田间防效试验中,拮抗菌能有效防治番茄早疫病,防效达61.75%~80.60%。

关键词: 拮抗细菌 防治 茄果类蔬菜 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超级杂交稻与汕优63光合株型的比较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 2个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两优E32为材料 ,汕优 6 3作对照 ,比较分析了与光合生态生理有关的株型性状。基于笔者的分析和育种实践 ,并结合水稻不同类型株型的特点 ,将长江下游平原单季稻生态区超级杂交稻 (中籼型 )理想光合株型的主要特征特性描述为 :剑叶长 35~ 4 0cm ,宽 2cm ,倒二叶、倒三叶长分别为 5 0~ 5 5cm和 5 5~ 6 0cm ,齐穗期 3叶与茎秆夹角分别为 5°、10°和 15°,叶面内卷 ,剑叶最卷处叶面曲率为 1~ 1.5cm-1,顶 3叶功能期为 70d ,最高叶面积指数 (LAI)为 8~ 9,完熟期绿叶LAI为 3左右 ;分蘖盛期叶角较大 ,比叶重SLW 2 .5~ 3g·cm-2 ,叶片薄而披散 ,中后期叶较厚且挺直 ,SLW为 4~ 5g·cm-2 ;齐穗期基部透光率 5 %左右 ,消光系数 0 .3~ 0 .4 ,可容纳的最大LAI8~ 10 ;植株高度 110~ 12 0cm ,下位节间长 2~ 4cm ,粗壮而壁厚 ,穗下节间占总秆长的 4 5 %左右 ;穗长 2 5~ 2 8cm ,着粒密度 8~ 10粒·cm-1,弯曲穗 ;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率高 ,耐荫和耐光氧化能力较强 (光氧化级别≤ 3) ,能适应广幅光强。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株型 生理学 生态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系)稳定性分析模型的评价

江苏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 利用方差分析(ANOVA)模型、线性回归(LR)模型和加性主效应乘积交互作用(AMMI)模型对1991年和1992年江苏省中粳稻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LR模型在评价参试品种(系)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AMMI模型和ANOVA模型对参试品种(系)稳定性分析结果虽互有差异,但趋势基本一致。

关键词: 统计模型 水稻品种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性器官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 2003 CSCD

摘要:应用改良的压片染色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黄瓜雌、雄花中性器官的败育过程。结果表明:雄花中雌蕊原基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退化成一痕迹,而雌花中雄蕊原基则在大孢子时期退化成一痕迹。黄瓜雌、雄花发育进程中,从两性期至大、小孢子时期所经历的时间不同,雄花较短,雌花较长。

关键词: 黄瓜 性器官 败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曲病菌分生孢子的生物学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稻曲病菌分生孢子的一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基质养分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较大 ,纯水不利于孢子萌发 ,PSA最适于孢子萌发 ,葡萄糖则强烈抑制孢子萌发 ,马铃薯煮汁既可抵消葡萄糖的抑制作用 ,又可刺激孢子萌发。分生孢子在琼脂面上比在液滴中萌发率高。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2~ 31℃ ,以 2 8℃最好。分生孢子萌发对pH值敏感 ,以pH 6~ 7最适宜。用振荡培养法获取分生孢子 ,培养 10d后 ,孢子的萌发力开始下降。分生孢子的存活对水的依赖性强 ,在水中保存8d萌发力不变 ,在 10 0 %RH中 8d萌发力略有降低 ,而在 2 5 %RH中 5h萌发力即迅速下降。根据这些特性 ,作者对分生孢子在田间的动态作了一些推测。

关键词: 稻曲病 稻曲病菌 分生孢子 生物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狼尾草属牧草资源的RAPD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83份狼尾草属(Pennisetum)牧草资源(其中7株为“23A”不育系中的可育株)进行遗传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共筛选200个随机引物,其中10个引物对所有供试材料都能扩增出清晰的多态性条带,且重复性好;②83份材料可分为5类,其中7株23A不育系里的可育株与23A单独聚成一类,初步确定其为不育系23A的育性逆转株;③引物S1038(TCGCGGAACC)能扩增出“杂交狼尾草”的特异指纹图谱标记,为牧草品种杂交狼尾草的保护提供了分子鉴定基础。

关键词: 狼尾草属 牧草 RAPD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