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氮肥运筹对席草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通过席草氮肥试验 ,分析了不同施N量和重N追施期对草茎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结果显示 :适宜的施N量 (纯N 5 2 5~ 5 6 0kg/hm2 )能显著 (P <0 0 5 )提高席草优质长草茎 (≥ 110cm)的产量 ,降低无效草茎 (<80cm)和短草茎 (80~ 110cm)的比例 ,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不同重N追施期对优质长草茎的产量亦有较大影响 ,苏南地区以 4月 30日~ 5月 2 0日追施重N产量较高。因此 ,选择适宜的施N量和重N追施期 ,是提高席草产量、加工品质和产值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席草 产量 加工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A型)三联浓缩灭活疫苗的研制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通过对抗原的浓缩 ,试制成功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 )三联氢氧化铝浓缩灭活疫苗。将该三联疫苗按每只 1ml的剂量免疫家兔 ,2 1d后效力试验结果表明 ,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保护率为 10 0 % ;对兔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 )的保护率均达 80 %以上 ,且对上述 3种病的免疫期为 180~2 10d(即 6~ 7个月 )。该疫苗 4~ 8℃保存 15 0d(5个月 )后保护力几乎没有下降

关键词: 浓缩灭活疫苗 兔病毒性出血症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产气荚膜梭菌病(A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流胶病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流胶病为桃树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综述了引起桃流胶病的致病菌种类,病原菌的发生与侵染规律,组织病理学研究,田间自然条件与人工接种的抗性鉴定及筛选出的抗性品种,所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及在抗性育种与抗病性筛选的生理生化指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流胶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棉32B不同生育期抗虫性的变化及其机理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对转Bt基因抗虫棉“32B”不同生育期抗虫性以及叶片中Bt毒蛋白、水溶性蛋白、总蛋白、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转Bt基因棉各生育期抗虫性动态变化趋势为 :整个苗期抗虫性均较强 ,现蕾期有所下降 ,生长中后期显著下降至最低。研究表明 :32B棉叶中Bt毒蛋白含量的变化与生测抗虫性的动态变化一致 ,并与棉叶中蛋白质代谢呈正相关 ,苗期叶片中蛋白质合成代谢旺盛 ,Bt毒蛋白含量则高 ;生长后期叶片中蛋白质合成代谢衰退 ,Bt毒蛋白含量则降低 ;叶片中单宁含量与生测抗性及叶片蛋白质含量、Bt毒蛋白含量均呈负相关 ,表明单宁与Bt毒蛋白含量及抗虫性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生育期 抗虫性 动态变化 生理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法获得小麦转基因植株的研究

作物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 gus基因的瞬时表达入手 ,利用不同种类的农杆菌菌株感染小麦不同基因型和同一基因型的不同外植体 ,研究了农杆菌菌系、小麦基因型和外植体对转化效率的影响。从中优选出了对小麦愈伤组织感染力比较强的农杆菌菌系 AGL 0和 MOG10 1,以及高敏感受体基因型 Alondra和扬麦 15 8等。实验结果还表明 ,预培养 10~ 15天的幼胚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瞬时表达率和再生能力 ,是较好的转化受体。对愈伤组织与农杆菌共培养后的筛选程序进行了摸索 ,获得了 70多个 PPT(Phosphinothricin)抗性植株 ,经 PCR等分子检测分析 ,证明部分植株实现了外源基因的成功转化 ,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小麦 农杆菌 基因转化 gus 瞬时麦达 PPT

卵磷脂水解抑制试验测定家兔血清中的抗α毒素水平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以卵磷脂水解试验为基础 ,根据α毒素在被抗毒素完全中和后将出现水解抑制这一原理 ,建立了测定家兔血清抗α毒素水平的卵磷脂水解抑制试验方法。结果显示 ,卵磷脂水解抑制试验可用于测定不同血清样品的抗α毒素水平 ,抗血清完全中和单位剂量α毒素时 ,水解抑制试验结果明显。所能测定出的最小血清抗体量相当于中和 1/ 6 4MLD毒素的量 ,最适毒素中和时间为 30min ,其敏感性和精确性优于小鼠毒素中和试验 ,且操作简单 ,取材经济 ,易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卵磷脂水解抑制 抗α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羽扇豆翻译延伸因子2的序列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对黄羽扇豆(Lupinusluteus)翻译延伸因子2(EF2)的全长cDNA克隆进行了序列分析。该cDNA长度为2794bp,其中包括5’末端的80bp非翻译区,3’末端185bp非翻译区和2529bp长编码序列,3’末端为一18bp poly(A)尾。与其它GTP结合蛋白比较其编译的843aa(氨基酸)序列,发现它们具有显著的同源性;黄羽扇豆EF2与甜菜EF2的氨基酸序列90%相同。其差异主要存在于序列的中部;而与肽基tRNA和核糖体作用部位、与GTP结合部位和GTP酶活性有关的部位具有很高的保守性。黄羽扇豆EF2第700个氨基酸残基组氨酸是白喉毒素的ADP-核糖基化部位。

关键词: 黄羽扇豆 延伸因子2 亚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源大肠杆菌1型菌毛菌株粘附鸡呼吸道上皮的电镜观察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鸡大肠杆菌 (O78) 1型菌毛在不同温度中的表达情况。细菌在营养肉汤中 37℃培养 4 8h可表达大量的菌毛 ,而 18℃培养 4 8h则缺乏菌毛。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37℃培养的鸡大肠杆菌可大量粘附鸡呼吸道上皮粘膜 ,而 18℃培养的同种菌则不能粘附 ,表明鸡大肠杆菌粘附鸡呼吸道上皮的过程由 1型菌毛介导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 1型菌毛 粘附 鸡呼吸道上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铃虫灾变预警与辅助防治决策系统(MLCYJJC-CDROM)研究

棉花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棉铃虫灾变预警与防治决策及系统分析原理 ,采用结构化分析与结构化设计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应用 VB编程开发而成。整个系统是一个融灾变预警与辅助防治决策信息的实况输入、数据处理、作用评估及结果输出于一体的实用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其中灾变预警亚系统由灾变预警指标体系与灾变警级评估警报体系组成。辅助防治决策亚系统既接受灾变预警亚系统的信息传输 ,也含有辅助防治决策相关信息。据此确定棉铃虫灾变预警警级的等级 ,并指导综合防治决策 ,可使灾变警级预警更加符合实际 ,指导减灾防治更有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棉铃虫 灾害 辅助防治 决策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水稻白叶枯病新基因Xa-25(t)的RAPD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RAPD标记对从体细胞突变体 HX- 3中鉴定出的抗水稻白叶枯病新基因 Xa- 2 5 (t)进行了研究 ,在 30 6个随机引物中 ,两个引物 S12 6 9和 S132 7在亲本和抗感池 (均由 12个高抗或高感植株组成 )之间表现多态性。用这两个引物对龙特甫 A和 HX- 3的 F2 群体的 114个单株进行连锁分析 ,表明 S12 6 9和 S132 7与 Xa- 2 5 (t)的连锁距离分别为 5 .3和 2 3.7c M,且位于 Xa- 2 5 (t)的两侧。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体细胞突变体 抗病性 基因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