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连续流动测磷法的测试条件设计与实际应用
《土壤肥料 》 1990
摘要:连续流动分析法具有准确、稳定、简便、快速、省工、省时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分析。目前,国内已有研究单位与厂家在引进、吸收匈牙利等先进国家的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对此类分析仪器的各部件进行配套设计与生产,产品正陆续投放市


大粒、无核葡萄的引种及先锋葡萄的无核化
《上海农业学报 》 1990
摘要:本成果填补了上海地区葡萄品种以“巨峰”为主,过于单一,和无核品种尚属空白的不足。自1979年始(于1986年被列入市科委重大项目),经10余年研究,从40余个大粒葡萄与8个无核品种中按照严格的引种研究程序,成功地选出5个优良品种。“新先锋”是1987—1989年对“先锋“进行无核化研究的成果。采收时无核率可达95%—100%,果粒大小、品质与原品种相同,成熟期提早10天,每亩地可比巨峰净增收1050元。“国宝”系从国外引进,大粒早熟品种,比巨峰早熟15天左右,果粒紫黑色,着色整


克螨虫复合剂的研制与应用
《上海农业学报 》 1990
摘要:克螨虫是由两种杀虫或杀螨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复合制剂。代号为PF84-Ⅰ,PF84-Ⅱ,分别简称克螨虫Ⅰ号20%乳油和克螨虫Ⅱ号30%乳油。两个复合剂的外观分别为淡黄色均相透明液体和棕黄色均相透明液体。在15%时比重分别为0.954g/cm~3、0.956g/cm~3。乳化扩散性能良好。热贮存(50℃±2℃存放2—4周)的化学分析和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具


香菇病毒病发生原因剖析
《食用菌 》 1990
摘要:六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对蘑菇病毒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蘑菇病毒的商业检测系统。相比之下,香菇病毒的研究只有日本做了一些工作,但对香菇病毒的症状描述甚少,尤其是类似于我国近年来局部地区香菇病毒病爆发的情况尚未见报道。为引起对我国已经发生的香菇病毒病现状的警惕和重视,现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双孢蘑菇孢子萌发的液体培养技术研究
《食用菌 》 1990
摘要:双孢蘑菇的孢子大多为双核型异核体。要得到同核双核型菌株和单核型菌株,没有良好的孢子萌发技术是十分困难的。过去进行孢子萌发仅采用固体培养基,往往要借双孢蘑菇菌体的参与,即使如此孢子的萌发率也仅20~30%,要使萌发个体真正得到分离和观察孢子萌发的形态也存在障碍。而建立双孢蘑菇孢子萌发的液体培养技术则有可能提高孢子的萌发率,


玉米自交系“150”
《上海农业学报 》 1990
摘要:“150”是1976年从优良玉米单交种“中单二号”中选择优良单株,经7代自交而育成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它高抗小叶斑病(0~0.5级),抗青枯病。果穗长达17cm,穗粗3.3cm。穗轴粗1.9cm,行数10—12行,单穗粒重55克左右,亩产150公斤左右,高产的可达250公斤/亩。自身产籽量高,适应性广,配合力高,超过美国著名自交系“Mo17”。应用“150自交系”组配的玉米品种“沪单五号”、“沪单六号”和“沪单七号”亩产可达400—600kg,经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其中“沪单五号”获上海市198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上海市畜禽品种誌与上海市畜禽品种图谱
《上海农业学报 》 1990
摘要:《上海市畜禽品种志》和《上海市畜禽品种图谱》二书是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和上海市畜牧兽医站根据“全国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力量对上海市畜禽品种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经过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和编写,集上海地区畜禽生产、品种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之精华,几易其稿,而编辑出版的。《上海市畜禽品种志》的内容,主要是叙述上海畜牧业发展简史:畜禽品种的形成和分


抗球虫药对鸡球虫免疫影响的探讨
《上海农业学报 》 1990
摘要:17组15日龄来航鸡,连续20天递增经口免疫接种一定量的卵囊,并同时饲喂有两种不同浓度的抗球虫药的饲料,49日龄时用大剂量卵囊(10万/羽)攻击。根据每克粪便卵囊数(O.P.G.)、盲肠病变评分和增重等指标,评定8种抗球虫药对鸡球虫免疫的影响。由两次结果可知:严重抑制免疫的有氯甲吡啶酚(250ppm)、丁氧喹啉(175ppm)、莫能菌素(150ppm)和盐霉素(120ppm)。轻度抑制免疫的有氨丙啉(250ppm)和尼卡巴嗪(250ppm)。各低剂量药物均对免疫无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