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温度对甘蓝型油菜花粉胚状体的诱导及其类型的影响

中国油料 1990

摘要:为了提高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花粉胚状体的诱导频率,进行了花药接种前的低温处理和接种后的高温处理,试验采用了五种不同温度的分段培养,对比了变温处理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油菜花药培养,对变温处理的反应有差异;低、高温处理花药,对胚状体的类型有明显的影响;根据胚状体的形状和大小不同可分为五类,它们的再生植株能力不同。变温处理可以提高甘蓝型油菜花粉胚状体诱导频率和正常胚比率。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花药培养 变温处理 胚状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改土作用和供肥机制研究

土壤通报 1990

摘要:本文总结了青浦县朱家角乡青紫泥类型湖积草甸土长期定位试验1979~1988年的10年间不同施肥处理区,农作物产量、土壤主要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生物性质、土壤养分平衡等指标的变化,分项讨论了集约化多熟制种植条件下无肥区、有机肥区、化肥区、有机肥化肥区等不同肥料管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不仅为作物提供大量可给态养分,而且对土壤肥力的增生有明显的作用,但并不是无限的。采用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是建立高产稳产农田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蒜属二倍体杂种的不育机制

上海农业学报 1990

摘要:作者观察了中国石蒜、换锦花和拟白花石蒜的减数分裂行为。结果发现,核型为2_n=16=BV+10Ⅰ的中国石蒜和核型为2n=22=22Ⅰ的换锦花在终变期分别形成8个和11个正常价二体,后期分离正常;而核型为2n=19=3V+16Ⅰ的拟白花石蒜在终变期则形成5个二价体和3个Ⅰ-V-Ⅰ异形三价体,后期分离异常,实验结果证实了石蒜属核型进化过程中存在罗伯逊变化的推测,并说明了石蒜属二倍体杂种不育的原因。

关键词: 石蒜属 杂种 减数分裂 异形三价体 罗伯逊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香菇配套新菌种—沪农一号,“82—2”

上海农业学报 1990

摘要:根据我国农业部的要求,从1986—1990年进行了适宜山区高产优质段木栽培香菇菌种和人造菇木(代料)栽培香菇菌种及相应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获得了优质高产段木香菇菌种沪农1号和代料香菇菌种“82—2”。沪农1号菌种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成活率高,出菇早,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该菌种3月接种,当年8—9月就能出菇,当年即能收回成本。产量较当地品种增产42.9%,厚菇率较当地品种提高25%—50%。目前在浙江、广东、江西等地种植面积逐年上升,总面积已达1470万千克段木,社会经济效益可达450万元以上。1989年在浙江龙泉县的覆盖面已达40%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朝鲜蓟的一年生栽培初探

中国蔬菜 1990

摘要:朝鲜蓟为菊科植物,国内外历来采用多年生栽培法。以采收花苞为目的的种植地,一年中仅在生产花苞的季节有经济收入,其余时间,植株占地而无收益。上海地区栽培朝鲜蓟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花苞生产期只在每年的5~6月份,产量每亩仅200~300公斤,以每公斤2元的单价计算,种植朝鲜蓟的地块,每年的收入仅有400~600元,大大低于上海近郊的其他常年菜地,故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而工厂化生产,只有大规模进行时收益才显著。如种植面积小,产量低,工厂生产量小,则每吨的产品成本高,工厂收益也不高,就会挫伤了生产的积极性。上述诸多因素,使朝鲜蓟的出口创汇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提高种植朝鲜蓟的经济收益、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在两年(1986~1988)的时间里,用Green globeimProved品种摸索了朝鲜蓟的一年生栽培法。经初步探讨,已初获成功,现将栽培情况简介如下: 一、种子繁殖并改为秋季播种 上海的朝鲜蓟栽培,历来用无性繁殖,发展极缓慢。用种子繁殖,易于大规模生产,这也是工厂化集约生产所要求的,据此,我们试用种子繁殖,以适应迅速推广的发展趋势。根据常规农事安排,采收花苞的朝鲜蓟如早春播种育苗,然后移栽大田,这样须到翌年的5月份才能始收花苞,苗期的茎叶生长期要长达一年之久。为此我们试验了秋播育苗。1986年秋将朝鲜蓟种子于10月10日催芽,10月13日播种,幼苗在苗床越冬,翌年春4月11日栽植大田。此时普遍苗高已35厘米以上,由于大苗移栽,根系受损伤较大,因而生育延迟,使花苞采收期较正常采收期推迟很长一段时间,至1987年7月 l日才正式开始采收。采收不久即遇高温天气,采摘的花苞苞片少且花托变薄,不利于加工成优质产品,因而当年仅采收了三次。为此,1987年我们改变了播种时间,提早于 9月上旬进行播种,这样待播种出苗以后,约一个月时间,即用小苗进行移栽,至11月中下旬初霜来临时,植株不仅已缓苗,且茎叶的营养生长也达到一定的程度。通常,最大者株高约在30厘米左右,具大叶5~6片,最大叶片可长达20~30厘米,这样的植株,严寒来临,地上部虽枯死,但其根系能安全越冬。翌年开春后,植株生长迅速,能旺盛发棵,至5月份,植株高达80厘米,开展度在160 X170厘米,即能正常进入花苞采收期。由此可见,采用秋播育苗法可使花苞采收前的营养生长期大为缩短,至少缩短了5个月。上海地区,在花苞采收完毕后,及时耕翻,还可抢种一茬叶菜,有利于产值的提高。但种植地块需进行轮作,以预防连作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朝鲜蓟种于秋播,播前需进行浸种催芽。这是因为朝鲜蓟种子采自花苞同一花序的不同部位,其成熟度不一致,种子饱满程度也不一致,出苗有先有后,造成苗子大小有很大差异,而浸种催芽有利于幼苗整齐一致。秋播朝鲜蓟在幼苗具有5~6片真叶,株高12~16厘米即可将小苗移栽大田,这样根系损伤少,易于缓苗活棵生长。小苗移栽是苗子成活的关键,须很好掌握。 二、冬前植株应具一定大小的营养体 在上海,朝鲜蓟入冬后其地上部往往连续数天遭受零下2~3℃的低温危害,业因此受冻而枯死。如植株发棵大、健壮,则抗寒能力增强。一般健壮株成长叶经零下1~2℃短暂低温,叶片受冻后泛白,以后如气温升高,即能返青。经观察,小苗抗寒能力弱,特别是根系受伤者则不堪冻害一击。冬前发棵良好,有硕大的营养体,对安全越冬及翌年春夏的生殖生长均有利。 虱适时采收 从二年的采收情况来看,只要播种期适当,秋播朝鲜蓟的花苞采收期可与常规(春播)栽培的类同。我们把1987年秋播的与1987年春播的产量比较,归纳于下表: 适时播种,使花苞的采收期处在气温尚凉爽的时期,因而可采收到高产优质的朝鲜蓟花苞。 四、高产环节 1.选择高地栽培,施足基肥,朝鲜蓟忌湿,一定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填土,高地栽培才能保证全苗。朝鲜蓟每亩株数少,如缺苗,则对整个地块的产量有极大的影响。另外,朝鲜蓟喜肥,种植地块一定要施足至少2500公斤以上的有机肥,这样,才能为冬前的营养生长及翌年开春后的生长发育打下基础。朝鲜蓟发棵大,可在整个地块撤施基肥,还可采用植株周围环施的方式以保证肥料的充分供给。生育期还需要多次追肥以提高产量和花苞质量。 2.严格掌握好播种期。在上海,朝鲜蓟以地下根系越冬,为使翌春迅速生长,秋播一定要掌握在9月上旬之前,切不能延至10月再播种,务使其初霜来临前,保证苗期生长有2个月以上的时期,使植株有时间长成足够的叶片同化面积以制造越冬所需的养分。如过迟播种,则朝鲜蓟的一年生栽培就难以获得高产和优质。 3,进行一年生种子繁殖的朝鲜蓟,必须采用纯度高的种子,以防品种退化。朝鲜蓟的一年生栽培初探@姜淑敏$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花药培养植株再生率的世代平均数分析(英文)

上海农业学报 1990

摘要:水稻花药培养株植再生率为可遗传性状。研究该性状的遗传对利用花培技术培养新品种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Lemont,Short Tetep,IR36及桂朝为材料,配制4×4完全双列杂交,对各组合的亲代(P_1和P_2),F_1,F_2,F_3,回交世代(P_1F_1和P_2F_1)群体进行花药培养,从而获得植株再生率的世代平均数。以Gamble法计算的世代平均数,可进一步分析该性状的基因加性、显性及上位效应。结果表明,基因的显性效应(d)及上位效应(ad,dd)是构成再生率方差及世代平均数变异的主要因素。由于上述基因效应在多数组合中呈负效应,因而再生率高受隐性基因控制。就实践意义而言,在进行花药培养选择杂交后代供体材料时,如杂交组合涉及低再生率亲本,F_2代材料一般能再生,而杂种F_2代往往是理想的接种起始材料。

关键词: 再生 白化苗 加性 显性 上位效应 世代平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粳稻寒丰不育系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1990

摘要:寒丰不育系属BT型晚粳稻不育系。该研究始于1981年春,以BT型农进2号不育系为母本,以上海地区推广的矮杆、优质、高产的中熟晚粳寒丰为父本,采用回交转育法,经多次连续回交,于1985年育成了BT型寒丰不育系。该系至今已回交16代,不育性稳定,经济性状一致。经多次套袋鉴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不育系标准。该系感光性较强,抽穗期相对稳定。播种至始穗历时92—95天。全生育期约140天。株高90cm左右(用作双季稻时80cm)。花时集中,异交结实率高。制繁种产量150—200kg/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磷药剂对捕食性天敌的毒力测定

上海农业学报 1990

摘要:不同药剂对黑腹微蛛、T纹狼蛛、沟渠狼蛛和龟纹瓢虫的毒力在室内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同一类天敌的Lc50值Lc90值有很大差別。亚胺硫磷对黑腹微蛛的毒性最高;乐果对T纹狼蛛的毒性最高。磷胺对黑腹微蛛毒性最低。它们的Lc50,Lc90值分别为8156.6ppm和26738.0ppm。Lc50值时对T纹狼蛛毒性最低的是敌敌畏,Lc90值时也是敌敌畏。

关键词: 捕食性天敌 有机磷药剂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料栽草菇试验

食用菌 1990

摘要:本试验采用两种培养料配方,设发酵与不发酵两个处理,观察与草菇产量的关系。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培养材料为棉籽壳、复微石膏粉、尿素、石灰、磷酸二氢钾。试验配方:(1)棉籽壳50公斤,复微石膏和尿素各500克,石灰3公斤;(2)棉籽壳50公斤,尿素50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石灰3公斤。每个配方设1个未发酵料作对照,重复3次,共12个小区。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浦东鸡种群保存和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1990

摘要:新浦东鸡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肉用鸡种,经过三年种群保存和选育,其生产性能仍居国内领先地位。现有A、D、J、K和E五个品系,包含100个家系,其品系之间各具特色,每生物年度纯种繁殖和选育的种群有2500羽左右,这是建立我国黄羽肉鸡良种繁育体系中可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