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利用二甲戊乐灵创制薄皮甜瓜同源四倍体

西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二倍体薄皮甜瓜为试验材料,应用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二甲戊乐灵处理幼苗茎尖生长点,诱变产生薄皮甜瓜同源四倍体种质,并对变异植株进行气孔特征鉴定、流式细胞仪鉴定及根尖染色体数目鉴定,同时比较了四倍体和二倍体薄皮甜瓜在果实性状和繁殖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应用80μmol/L二甲戊乐灵处理4d,所得到的四倍体诱变率最高(16.67%),优于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四倍体诱变率(10.00%),并且所需二甲戊乐灵的浓度仅为秋水仙素的0.8%;将气孔特征鉴定、流式细胞仪鉴定相结合可以准确快速确定变异株的倍性;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气孔变大、气孔密度降低,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增多,果肉增厚,中心可溶固形物质量分数增加,果形指数显著变小,单果质量差异不显著,花粉粒增大,花粉离体萌发率低,秕籽率高。

关键词: 薄皮甜瓜 四倍体 二甲戊乐灵 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思考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竣工验收、使用、维修、改造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建设工程档案规范管理,对于促进工程建设,保障工程质量、进度和验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解读了建设工程档案资料及其管理的含义、档案编制和报送的流程,分析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工程档案管理现状,通过实践和思考,提出了加强和创新农业科研单位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建设工程 档案管理 措施 思考 农业科研单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DZ在非洲菊组培快繁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优化非洲菊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研究不同外植体、激素水平对非洲菊愈伤组织形成、芽分化及根诱导的影响。[结果]以花托作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高;MS培养基中加入6-BA 0.4 mg/L十TDZ 2.0 mg/L十NAA 0.3 mg/L时,形成愈伤组织多,愈伤组织结实,芽诱导效果最好;在1/2MS+NAA 0.5 mg/L培养基中,非洲菊根长势最好,且小苗移栽活率最高。[结论]该研究为非洲菊的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TDZ 非洲菊 组织培养 快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携带口蹄疫病毒B细胞表位的兔出血症病毒样颗粒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RHDV病毒样粒子作为载体提呈外源B细胞表位的能力,以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为载体,构建携带FMDV B细胞表位(FMDV VP1 B细胞表位200~213aa)的VP60嵌合蛋白,研究外源基因对VP60蛋白的表达、病毒样颗粒(VLPs)的装配及免疫原性的影响。分别在RHDV衣壳蛋白的C端、N端、306和307位氨基酸之间插入外源B细胞表位(FMDV VP1 B细胞表位200~213aa),得到嵌合VP60基因。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嵌合蛋白,分别命名为VP60-2F、VP60-306F和VP60-578F。经IFA、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嵌合蛋白的表达,通过电镜观察嵌合蛋白自聚为病毒样颗粒的能力,通过动物试验研究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嵌合VP60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得到高效表达,可自聚形成病毒样颗粒,免疫小鼠后可以产生针对VP60和B细胞表位特异的免疫应答。该研究为嵌合VP60 VLPs的形成及结构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RHDV-VLPs作为外源B细胞表位展示载体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病毒样颗粒 口蹄疫病毒 B细胞表位 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企业内部统计的重要性

中国集体经济 2015

摘要:企业内部统计是企业达到科学决策和管理的关键性基础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阐述当前企业内部统计工作所存的主要问题以及企业内部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探讨提出当前企业强化内部统计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 内部 统计 重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北方水稻 2015

摘要:稻瘟病作为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对水稻产量具有严重影响。从水稻抗稻瘟病的遗传规律、抗病基因定位、抗病基因克隆及抗病基因育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目前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发展和抗病机制的深入理解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瘟病 抗病基因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江地区糯玉米核心种质花期相关性状及淀粉黏度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多样性指数对47份沿江地区糯玉米核心种质的花期相关性状和淀粉黏度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沿江地区糯玉米核心种质花期相关性状和淀粉黏度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两类性状中,吐丝期、散粉期、峰值黏度和谷值黏度的多样性指数(H′)较高,分别为1.98、1.96、2.03和1.91。基于两类性状将供试种质分别聚为3类,其中基于花期相关性状的第I类群花期较早,第II类群为中间型,第III类群花期较迟;基于淀粉黏度性状的第I类群为淀粉黏度RVA特征值较好的优质种质,第II类群黏度性状一般,第III类群黏度性状较差。育种中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特异种质进行种质改良与优良杂交组合的选配。

关键词: 糯玉米 花期相关性状 淀粉黏度性状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量表达柳树两个SVP1s基因提高拟南芥抗盐胁迫能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拟南芥、水稻等草本植物中,人们对位于液泡膜上质子泵焦磷酸酶(VPase)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通过水解焦磷酸释放的能量将H+从细胞质泵入液泡中,从而驱动Na+、K+等的运输,避免了细胞质中因过量的Na+、K+造成的伤害,保护了细胞的正常功能.但是木本植物如柳树中的VP1基因(SVP1)的功能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检测了两个SVP1s同源基因在柳树L0911不同的组织(器官)中以及昼夜条件(以叶片为代表组织)下的表达模式,同时,分析了过量表达SVP1s拟南芥T3转基因株系的耐盐特性.结果表明:SVP1.1在韧皮部中表达最高,而SVP1.2在韧皮部和新生枝条是其在根部的4~5倍;叶片中两个SVP1s在白天稳定表达,18∶00后逐渐下降,在黑暗条件下,随着暗处理时间的延长SVP1.2增幅较大;在盐胁迫条件下,SVP1s转基因拟南芥T3株系种子萌发率,叶片中与活性氧清除相关的酶,如SOD、POD和CAT等活性的诱导强度高于野生型对照;SVP1.1转基因株系叶片膜质氧化程度(MDA)低于野生型和35S:SVP1.2株系.通过本研究显示,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柳树SVP1.1s提高了拟南芥的耐盐能力,揭示了木本植物中VP1基因同样具备保护细胞,使细胞耐受高盐胁迫的功能,同时也为选育优良耐盐树木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柳树L0911(Salix “Hailiu 1”) SVP1s基因 拟南芥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麦间作系统对太湖流域土壤氮流失的削减效应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过量施肥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太湖水质下降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该试验在距离太湖湖岸带约1 km的小麦种植区对2种杨麦间作密度(其株距均为2 m,行距分别为5 m(AS1)和15 m(AS2))削减土壤氮流失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主要集中于4-10月,AS1间作密度下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幅度达8.6%~44.5%。由于林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导致的径流量AS1R(去除枯落物:Remove litter)处理显著低于AS2R和MSL0(单作麦地中未铺设枯落物处理)处理(P<0.05)。在整个小麦生长季,AS1S(有枯落物覆盖:Save litter)处理径流中TN、NO3--N平均浓度、流失量均显著低于MSL0(P<0.05)。60 cm土层AS1S平均淋溶水量、TN、NO3--N平均浓度和流失量与AS2S、MSL0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杨树落叶期,AS1系统有枯落物覆盖下地表径流量、TN、NO3--N平均浓度和流失量均显著低于无枯落物处理(P<0.05)。而AS2系统有无枯落物覆盖之间差异则不显著(P>0.05)。在去除冠层及枯落物影响后,AS1R处理60 cm土层淋溶水量、TN和NO3--N淋溶流失量均显著低于20cm土层(P<0.05),而MSL0系统下20、40、60 cm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株行距为2 m×5 m的杨麦间作密度对地表径流、淋溶及氮流失的削减效应更显著。

关键词: 土壤 径流 杨树-小麦间作系统 淋溶 林冠层 枯落物 根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恢复系镇恢46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镇恢46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镇恢129×镇恢084的F1作母本、镇恢084作父本回交,于2002年育成的籼型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株型好、稻米品质优、抗白叶枯病、恢谱广、恢复力强等优良特性,所配组合镇籼优146(镇籼A/镇恢46)于201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镇恢46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