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bar基因导入水稻获得可遗传的转基因植株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Basta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水稻品系“E32” ,获得转基因植株。抗性鉴定表明 ,转基因植株能充分表达对Basta除草剂的抗性 ;通过对转基因植株后代进行PCR分析 ,证实bar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 ,bar基因能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 ,并在T3 代开始分离出抗性一致的稳定株系

关键词: 水稻 花粉管通道法 bar基因 转基因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甘薯花色甙的提取条件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 紫甘薯色素为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属花色甙类化合物。采用正交设计对从紫甘薯提取天然色素的影响因素———提取剂中乙醇与盐酸的比例、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样品与提取剂的物料比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提取紫甘薯色素的最佳条件:物料比为1∶20,用85∶15的酸化乙醇,置50℃恒温,提取60min,重复2次,提取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紫甘薯 花色甙 提取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哺乳动物卵子发生、激活与发育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1 CSCD

摘要:近年来,应用于研究哺乳动物卵子和胚胎新的实验方法已有重大发展,为深入研究哺乳动物胚胎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手段。这些技术已用于原核和核的移植以至导入克隆基因,改变卵和胚胎的遗传结构,用于实验重组着床前胚胎研究发育问题。近期的重大进展有如:用体细胞克隆的绵羊,父源和母源基因组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和第一与第二极体发育的全能性等。对这些过程的深入了解将为应用于家畜和人类提供发展遗传和生殖潜力的基础。本研究将论述哺乳动物卵子发生和胚胎发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减数分列的启动,MⅡ期卵母细胞的激活,孤雌胚、雌核胚、雄核胚和重组胚的发育以及第一与第二极体染色体的遗传和生殖潜力。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卵子发生 卵的激活 胚胎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抛秧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机制 Ⅲ.秧苗地面水平向上的分布格局及其生态生理效应

作物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抛秧稻无株行距规格 ,因而秧苗在田间水平向上的分布明显有别于手插稻 ,这是两种稻作方式原初的、根本性的分异点之一。研究表明 ,抛秧稻秧苗水平向上的分布总体虽呈均匀随机型 ,但按Dirichlet棋盘形嵌图方法得到的具体各穴所占的凸多边形形状、面积各异 ,整体与局部呈分形特征 ,这种分布格局直接影响植株的空间分布 ,强化了个、群体的不整齐性 ,加上垂直方向上产生的植株生育效应 ,使冠层错落 ,冠层小气候温、光、湿、风等有所改善。在水平分布上的随机性 ,局部产生了大小不等无苗空档 ,空档周围的植株生长有一定的调节补偿作用 ,只要空档见方面积小于 10 0 0 cm2对群体产量不会产生影响。

关键词: 抛秧稻 水平分布 分形 生态生理 补偿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粪和磷肥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分及有效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温培养一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猪粪和磷肥后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变化以及不同无机磷组分对黑麦草吸磷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施用猪粪和磷肥显著地提高了石灰性土壤Ca2-P、Ca-P含量,Al-P和Fe-P也有一定的增加,其中磷肥的影响大于猪粪;Ca2F和Ca8-P对黑麦草吸磷总量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都大于Al-P和 Fe-P。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猪粪 磷肥 无机磷组分 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养条件对头孢霉脂肪酸链长和ω-3脱饱和的影响

菌物系统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高产量的长链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用十八碳脂肪酸和十六碳脂肪酸的比值考察碳链延长,用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比值考察ω-3脱饱和;探讨了八种因子对脂肪酸链长和ω-3脱饱和的影响。有利于碳链延长的条件为:麦芽糖10g/L、(NH4)2SO4 3g/L、起始pH为4.0、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20%(V/V)、20℃培养6d。有利于ω-3脂肪酸生成的条件为:蔗糖30g/L、NH4Cl 3g/L、培养基起始pH为4.0、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20%(V/V)、10℃培养10d。

关键词: 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 脂肪酸碳链延长 脂肪酸ω-3脱饱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南稻麦二熟区秸秆全量机械还田技术

土壤肥料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取田间试验和生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总结了稻麦二熟区秸秆全量机械还田的农机农艺配套技术 ,为稻麦秸秆的农业利用和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全量 机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草胺防除辣椒田杂草的药效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50 %乙草胺EC 12 0 0、15 0 0ml/hm2 在辣椒苗移栽前 1d对土壤用药 ,对辣椒安全 ,除草效果在 75 .0 %~ 82 .6 %之间 ;乙草胺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好于阔叶草

关键词: 50%乙草胺EC 除草 辣椒田 淮阴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SPOT图像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研究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常熟市练塘等 5个乡为试验区 ,用 1 994年和 1 999年的 SPOT资料作为信息源 ,用人机交互式解译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动态监测 ,并将 1 994年调查结果与同年航空像片详查值作对比 ,进行了精度分析。将 1 999年 SPOT卫片判读结果与 1 994年航片详查对比 ,可得到 5乡一级土地分类的动态面积和动态率 ,其中耕地5 a间的动态率为 - 1 8.3‰ ,并与常熟市国土局统计值得出的动态面积和动态率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SPOT卫片监测县级土地利用是可行的 ,选择适宜的 SPOT卫片时相以及剔除细小地物的影响 ,可提高解译判读精度

关键词: SPOT卫片 土地利用 动态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诱发籼稻早熟同型系的研究Ⅱ.早熟同型系与籼稻生态类型的关系

核农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籼稻的诱发突变导致了生态特征改变 ,从而产生了早熟同型系。这与籼稻生态类型有密切关系 ,不同生态型品种诱发出不同水平的早熟同型系 ;反之 ,相同生态型品种产生相似的早熟同型系。在诱发早熟同型系中产生了早熟生态类型品种 ,这为加速生态型品种的形成和种质创新提供了依据及可能。

关键词: 早熟同型系 生态类型 籼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