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灭多威对罗非鱼精巢组织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半静态水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浓度(0、0.2、2、20、200μg/L)、不同暴露时间(0、6、12、18、24、30 d)下灭多威对雄罗非鱼精巢组织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 9)活性的影响以及灭多威撤除18 d后的恢复效应。结果显示,0.2μg/L灭多威对雄罗非鱼精巢组织Caspase 3、Caspase 9活性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2μg/L灭多威对雄罗非鱼精巢组织Caspase 3、Caspase 9活性有抑制作用;而20、200μg/L灭多威则对雄罗非鱼精巢组织Caspase 3、Caspase 9活性产生了显著的诱导作用,并在暴露后的30 d诱导效应达到最大。18 d的恢复试验研究显示,0.2、2、20μg/L浓度组的雄罗非鱼精巢组织Caspase 3、Caspase 9活性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而200μg/L浓度组的Caspase 3、Caspase 9活性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表明高浓度灭多威对雄罗非鱼精巢组织Caspase活性造成的损伤在18 d内不可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刀鲚亲鱼强化培育及自然产卵规律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了人工饲养条件下长江刀鲚亲鱼培育的水温及主要水化学指标、饵料投喂策略及经强化培育后刀鲚自然产卵的规律。结果表明,刀鲚亲鱼培育池周年水温变化范围为5—34℃,刀鲚常年摄食,采用"鲮鱼苗+细足米虾"的系列活饵进行饲育期、越冬期、促熟期分阶段的投喂策略,雌性亲鱼强化培育后成熟系数可达16.5%,发育较佳,总体成活率为97.6%。5—6月是刀鲚产卵的高峰期,产卵时间集中在20:00—20:30,受精率为80%—92%,试验期间收集刀鲚受精卵56.9万粒。刀鲚的产卵与水温关系密切,最适产卵水温为20—2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沙鲈鲤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水生态学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沙鲈鲤(Percocypris pingi)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野生鱼类,是一种待开发的鱼类新品种;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加上近年来大量水利工程建设、江河污染、酷鱼滥捕等原因,鲈鲤的自然种群资源量锐减,有些原产地已消失,已被列为易危物种。从乌江上游六冲河流域的总溪河、七星关河等地采集并经过人工驯化养殖达到性成熟的野生金沙鲈鲤,采用LRH、PG、HCG混合催产剂、3次胸鳍基部注射的方法,对内塘微流水培育的野生金沙鲈鲤进行催产。结果表明,内塘微流水养殖条件下,野生亲本可以发育成熟。水温14~17℃时,催产率为62%~67%,效应时间为45~50 h,受精率为79%~82%,孵化率为59%~61%,平均孵化时间为170.5 h,初孵仔鱼体长7.8~10.8 mm。根据对金沙鲈鲤胚胎发育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的观察,将其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受精卵、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8个阶段。利用绞碎的红线虫开口并逐步过渡到全人工饲料投喂,30 d后仔鱼成活率71%~74%,仔鱼平均体长1.3~2.4 c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北部马面鲀渔获率初步研究
《水产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9-2014年在南海北部生产的183艘渔船的渔捞日志,分析了南海北部海域马面鲀渔获率随作业方式、年际分布与季节分布间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渔获马面鲀主要作业类型为双拖、单拖、桁杆拖虾、围网、定置张网和刺网6种,其中单拖、双拖网作业渔获率较高;2009-2014年,南海北部马面鲀渔获率低于南海南部,整体渔获率呈逐年递减趋势,仅2011年渔获率突增,2014年马面鲀渔获率降为最低。马面鲀常年主要分布于珠江口、粤西、海南岛沿岸及北部湾海域,粤东海域偶有分布。海南岛沿岸、粤西及珠江口海域渔获率密度较大,北部湾和粤东海域渔获率密度相对较小。各区域渔获率季节变化明显,渔获率最大值常在夏季出现,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引起渔获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为自然条件与捕捞压力。本文通过对马面鲀渔获率变化及原因分析,为南海北部马面鲀合理捕捞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服务与管理在财务工作中的运用
《商场现代化 》 2016
摘要:会计人员在当前形势下的财务管理中不仅要承担监督的职能,更要明确自身的服务职责,只有同时具备这两项基本职能,才能够完成好本职工作,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NAPA Steel模型导出模块程序的研究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 2016
摘要:NAPA Steel具有从初步设计到自动生成结构网格模型的功能,将划分好的网格模型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就可以直接对所要分析的结构进行计算。文中以坐底式平台为例,通过基于NAPA BASIC宏程序语言对NAPA数据库中宏程序的再开发,成功实现从利用NAPA进行初步设计到ANSYS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大大减少了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建模时间,可以为以后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等海洋工程结构打造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平台提供参考,减少设计人员的冗余工作,提高设计效率。
关键词: NAPA Steel 软件二次开发 有限元 数字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渤海小黄鱼耳石元素指纹分析及其在种群补充群体识别中的应用
《海洋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元素分析方法,测定了黄、渤海125尾小黄鱼的耳石元素指纹图谱,共检测到Mg、Al、Mn、Cu、Zn、Sr、Ba、Ca等8种指纹元素。不同采样站位小黄鱼耳石元素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线性判别分析可以有效识别不同站位的小黄鱼群体,判别成功率为65%~96%,整体判别成功率为86%。基于耳石元素指纹图谱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黄、渤海小黄鱼早期补充群体划分为渤海种群、黄海中部种群和南黄海种群,其中黄海中部种群站位交叉明显。
关键词: 耳石 微化学 小黄鱼 群体识别 种群结构 元素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