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棪原料香气与糖苷类香气前体的分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苗爱清

作者: 苗爱清;江和源;李家贤;胡海涛;何玉媚;韩宝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学;黄棪;原料;游离态香气;结合态香气;分布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03 年 23 卷 02 期

页码: 80-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黄棪原料游离态香精油含量以茎中最高,达20.95 mg / kg,梢中含量为12.42 mg / kg,叶中为8.15 mg / kg;其中游离态醇类香气化合物也以茎中含量最高,为14.87 mg / kg,分别是梢、叶中醇类香气化合物的3.46和5.65倍。而香气的化学组成以梢中最丰富,测出36个组分;茎中测出24个组分;叶中仅测出19个。中国乌龙茶的特征香气组分在供试原料中大都检出,且绝大多数组分在茎中有较高的含量。糖苷类结合态香气前体的数量分布与游离态香气的数量分布正好相反。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做青对黄棪乌龙茶香气与醇系香气前体分布的影响. 苗爱清,江和源,李家贤,胡海涛,何玉媚,庞式. 2008

[2]中国茶学文献的关键词研究. 朱永兴,张友炯,吴履平. 2005

[3]基于关键词统计的中国茶科技现状与趋势研究. 朱永兴,龚永新,周巨根. 2005

[4]《茶叶科学》载文、关键词及被引率统计分析. 朱永兴,Hervé Huang. 2006

[5]茶树GRF转录因子的比较基因组学和杂种优势. 侯炳豪,王鹏杰,郭永春,王丽,谷梦雅,张兴坦,叶乃兴. 2022

[6]‘佛手’等3个品种茶园施肥限量标准研究. 李娟,章明清,尤志明,章赞德,姚建族,苏火贵. 2018

[7]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黄福平,陈荣冰,梁月荣,陈伟,陆建良,陈常颂,游小妹. 2003

[8]气流对做青环境及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金心怡,王秀萍,吉克温,马翠兰,鲍贵林. 2003

[9]做青强度对做青叶蛋白质组成、多酚氧化酶和酯酶同工酶谱的影响. 黄福平,梁月荣,陈荣冰,陈伟,柯玉琴,陆建良. 2004

[10]茶多酚类化合物抗癌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 陈宗懋. 2003

[11]国内外茶叶新产品研发进展. 林智. 2010

[12]常用的基因分离技术及其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 石亚亚,金孝芳,陈勋,贾尚智. 2013

[13]茶黄素的功能与利用. 江和源,张建勇,王斌,黄永东,江用文. 2010

[14]茶树新梢cDNA文库的构建和ESTs测序成功率初步分析. 陈亮,赵丽萍,高其康. 2004

[15]茶树DNA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王丽鸳,成浩,周健. 2004

[16]中国茶学文献计量研究报告. 朱永兴,朱跃进,张友炯. 2002

[17]茶树抗性育种研究现状. 王新超,杨亚军. 2003

[18]茶叶研究需要开辟创新领域. 阮建云. 2007

[19]冷驯化和ABA对茶树抗寒力及其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杨亚军,郑雷英,王新超. 2004

[20]四川茶树品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云,李春华,唐晓波.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