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乙酸镁对桑黄液态发酵合成黄酮类物质的促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姜福春 1 ; 张赫男 2 ; 冯杰 2 ; 杨焱 2 ; 冯娜 2 ; 吴迪 3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2.;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3.;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乙酸镁;外源添加物;黄酮;响应面法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1141-11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探究了桑黄菌丝体黄酮类物质合成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添加乙酸镁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对黄酮产量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接种量、乙酸镁添加、基质中的葡萄糖;通过中心组合设计确定了合成黄酮类物质的最优发酵工艺:基质营养因子葡萄糖23.41g/L、酵母自溶粉10g/L、桑树粉10g/L、KH_2PO_4 1g/L、MgSO_4?7H_2O 1g/L,接种量10%,乙酸镁添加量1.16g/L,在上述条件下,桑黄黄酮产量为0.75g/L,较未优化对照组提高了1.43倍。通过添加乙酸镁,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桑黄菌丝体中黄酮类物质的合成,为桑黄规模化发酵产黄酮类物质提供了参考价值。

  • 相关文献

[1]灵芝三萜类物质液态发酵研究进展. 冯杰,刘艳芳,苏晓薇,唐传红,李娥贤,李树红,周帅,张劲松. 2023

[2]一年生和两年生桑黄子实体的成分和生物活性. 王钦博,杨焱,刘艳芳,高君辉,张劲松,唐庆九,冯娜,周帅. 2010

[3]不同来源的桑黄子实体醇提物中黄酮含量及生物活性的比较. 郝瑞霞,周帅,杨焱,奚俊哲,李维瑶,唐庆九,王晨光. 2008

[4]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高产黄酮的桑黄菌株. 张赫男,汪雯翰,曲德辉,唐传红,张劲松,吴迪,杨焱. 2018

[5]中国芹菜黄酮含量的测定评价(英文). 阎君,于力,许爽,王颖,沈建华,朱为民. 2014

[6]光质对水果及蔬菜中植物化学物合成的影响(英文). 王虹,王颖,许爽,朱为民. 2015

[7]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桑黄黄酮的研究. 胡金霞,杨焱,张劲松,唐庆九,刘艳芳. 2009

[8]药用真菌桑黄总黄酮测定方法研究. 刘艳芳,杨焱,贾薇,张劲松,唐庆九,唐传红. 2006

[9]黄酒酿制过程中黄酮类和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的研究. 林淼,赵志辉. 2011

[10]大球盖菇生物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汪虹,陈辉,张津京,陈明杰. 2018

[11]不同品种生菜的多酚、黄酮差异比较与抗氧化活性. 余菲,赵晓燕,周昌艳,魏仕伟,鄂恒超,李晓贝. 2024

[12]响应面法优化灰树花液体菌种配方研究. 潘辉,郭倩,刘朝贵,李正鹏,李玉,周峰,于海龙,王瑞娟. 2011

[13]响应面法及三波长技术优化蒽酮比色法测定豆类淀粉含量的研究. 郝小燕,张巨松,顾卫红,麻浩. 2009

[14]响应面法优化节瓜中丙醇二酸提取条件的研究. 刘娜,杜旋,鲁博,田守波,李丹. 2021

[15]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苹果酒发酵工艺. 冯涛,马博文,庄海宁,孙敏,徐志民,杨末尧. 2020

[16]响应面优化海鲜菇副产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 赖谱富,李怡彬,翁敏劼,汤葆莎,吴俐,陈君琛. 2021

[17]响应面法优化草菇抗氧化肽的酶法制备工艺. 王耀冉,陈明杰,查磊,魏晨颖,李治平,赵妍. 2022

[18]响应面法研究链格孢菌Alternaria ochroleuca的产毒条件. 曹浩杰,孟佳佳,黄晴雯,王杰,赵秀英,范楷,聂冬霞,韩铮. 2024

[19]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优化与质量标准研究. 赖谱富,陈君琛,汤葆莎,翁敏劼,李怡彬. 2017

[20]杏鲍菇脆片的杀青及干燥工艺优化. 赖谱富,陈君琛,沈恒胜,杨艺龙,李怡彬.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