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花香红茶品种“云大淡绿”化学品质与区域适应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家贤 1 ; 黄华林 2 ; 何玉媚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新品种;云大淡绿;茶叶品质;适应性

期刊名称: 广东茶业

ISSN: 1672-7398

年卷期: 2008 年 03 期

页码: 2-5

摘要: "云大淡绿"是国家审定的茶树新品种。本文综合分析了粤、桂、黔三省的试验结果,该品种属乔木型大叶早芽种.适宜于北纬20~28°,东经110~113°,-4℃地区种植。主要性状表现为一芽二叶,内含生化物丰富,香气指数高于广东栽培的云南大叶种,制红茶品质优,花香高,产量高,比云南大叶等对照种增产13~82%;抗寒、抗旱及主要病虫能力强,适宜南方红茶区推广。

  • 相关文献

[1]云大淡绿红碎茶香气化合物组成研究. 李家贤,何玉媚,黄华林,苗爱清. 2008

[2]高花青素特色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 黄华林,李家贤,何玉媚,乔小燕,吴华玲,晏嫦妤. 2010

[3]茶小绿叶蝉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及高效低水溶性药剂防效试验. 刘嘉裕,黎健龙,周波,陈义勇,廖侦成,唐颢. 2020

[4]水肥一体化技术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茶园茶叶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史芳源,刘嘉裕,唐颢. 2024

[5]模式识别优化单枞茶加工关键性因素. 林晓文,许旋,马钟彬,罗一帆,陈海强,庞式. 2006

[6]茶树花果利用研究总结报告. 伍锡岳,熊宝珍,何睦礼,苗爱清,李勤,庞式,吴秋典,文克生. 1996

[7]茶园间作广金钱草的综合评价. 李煦红,农红秋,蔡晓怡,邹俊红,黎书辉,罗永雄,农红艳. 2022

[8]蚯蚓生物有机培肥对金萱绿茶品质成分的影响. 周波,黎健龙,唐颢,唐劲驰. 2017

[9]华南山地茶园有机肥高效施用模式. 崔莹莹,周波,唐劲驰,黎健龙,唐颢,陈义勇,刘嘉裕. 2023

[10]不同有机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比较研究. 唐劲驰,唐颢,冯平万. 2006

[11]茶园土壤不同培肥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唐颢,唐劲驰,黎健龙,戴军. 2011

[12]粤北红茶区土壤酸化改良与茶叶品质形成研究. 李睿,吕庄,周波,崔莹莹. 2024

[13]高咖啡碱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与化学品质特征的研究.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2008

[14]桑枝作墨兰育苗基质的适应性研究. HUANG Li-li,黄丽丽,SUN Ying-bo. 2015

[15]草地贪夜蛾对5种寄主植物和6种杂草的取食选择性和适应性. 苏湘宁,李传瑛,许益镌,黄少华,刘伟玲,廖章轩,章玉苹. 2022

[16]华南地区舍饲川中黑山羊繁殖性能及疾病状况分析. 练志全,柳广斌,邹娴,韩印如,邓铭,郭勇庆,孙宝丽,刘德武,李耀坤. 2019

[17]国内节瓜品种在越南适应性研究. 黎炎,吴永官,康德贤,王敏,蒋雅琴,梁益珍,李文嘉,甘桂云,李韦柳,吴全清,江彪,王益奎. 2020

[18]烟粉虱MEAM1和AsiaⅡ7隐种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和生态适应性. 陈婷,齐国君,石庆型,吕利华. 2019

[19]晚熟龙眼立冬本在广州的引种初报. 李建光,韩冬梅,李荣,郭栋梁,潘学文. 2011

[20]秸秆作孔雀草栽培基质的适应性研究. 孙映波,刘亮,孔旭晖,刘可星,李冬梅,郑少铃,许永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