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自制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无损检测及年度重复验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雨晴 1 ; 王毓宁 1 ; 李绍佳 1 ; 孙崇德 1 ; 吴迪 1 ;

作者机构: 1.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枇杷;可溶性固形物;无损检测;近红外光谱技术;年度重复验证

期刊名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SN: 1008-9209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19-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枇杷果实品质无损检测仪,分别采集2018和2019年的枇杷光谱数据,然后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构建枇杷果实中的重要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 TSS)的检测模型,并开展独立样本年度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CARS-LS-SVM)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18和1.453,说明枇杷果实品质无损检测仪可以实现‘白玉’品种枇杷可溶性固形物的快速无损检测,而且经过分级模型筛选后,一类好果率和二类好果率分别从50.00%和73.33%提升到了86.67%和85.71%。总之,本研究建立了更加实用的枇杷果实分级模型,实现了江苏省苏州地区‘白玉’品种采后枇杷果实的快速无损检测,为进一步提升苏州地区枇杷果实销售的经济价值和市场规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黄桃的冰点温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璇,古荣鑫,王毓宁,胡花丽,赵延存,李鹏霞. 2014

[2]近红外光谱技术辅助选择水稻食味品质育种. 刘凯,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 2016

[3]近红外光谱技术辅助选择水稻食味品质育种简. 刘凯,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 2016

[4]利用近红外技术分析与评价花生资源的品质性状. 刘永惠,沈一,陈志德. 2013

[5]基于乙醇含量的杨梅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研究. 狄华涛,杨敬辉,陈宏州,肖婷,吴琴燕. 2012

[6]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结合特征波长筛选识别小麦赤霉病瘪粒. 沈广辉,曹瑶瑶,刘馨,徐剑宏,史建荣,LEE Yin-won. 2021

[7]几种水溶肥喷施对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亚柏. 2019

[8]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赵统敏,余文贵,杨玛丽,赵丽萍. 2010

[9]影响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因素研究. 管安琴,冯伟民,卢昱宇,陈罡,韩庆余. 2017

[10]酶法生产猴头菇饮料工艺研究. 陶静,周涛,李春阳. 2012

[11]不同品种桃果实总酚、可溶性固形物及矿质元素含量差异. 赵悦,陈蒙,张雪,李勇,陈健,宋立晓,陈小龙,严娟,吕康,余向阳. 2024

[12]6种植物防冻剂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唐威,储春荣,郄红丽,王化坤. 2015

[13]枇杷果色形成过程中质体超微结构的观察. 刘兴满,葛金涛,陶俊. 2015

[14]抗寒优质白肉枇杷新品种‘冬玉’的选育. 王化坤,钱剑林,杨忠星,储春荣,李浩宇,周建锋,郄红丽,周晓明. 2016

[15]风障对枇杷果实冻害及品质的影响. 王化坤,储春荣,陈慧,孙花英. 2018

[16]壳聚糖对“大红袍”枇杷的保鲜效果. 江长汝,李鹏霞,邵明灿. 2011

[17]枇杷的有效成分与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研究进展. 苏西娅,刘照亭,吉沐祥,任俊鹏,纪昌中,毛妮妮. 2021

[18]枇杷iPBS分子标记的PCR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 顾林平,张冰,费艳,王化坤,王鹏凯. 2019

[19]基于HS-SPME-GC-MS与电子舌分析冷藏冠玉枇杷的风味特性. 王毓宁,马佳佳,张鹏,孙灵湘,隋思瑶,黄桂丽,李家政. 2020

[20]微孔自发气调包装对冠玉枇杷的保鲜效果. 马佳佳,隋思瑶,孙灵湘,黄桂丽,王毓宁.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