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竹荪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卜原玲 1 ; 姚泽远 1 ; 韩伟 1 ; 刘艳芳 2 ; 李德顺 2 ;

作者机构: 1.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与过程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竹荪多糖;缓冻协同微波法;响应面;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多角度激光散射;红外光谱

期刊名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7627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228-2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缓冻协同微波法对竹荪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并进行工艺研究,依次考察缓冻时间、微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设计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总还原能力4种试验,对比缓冻协同微波法提取得到的竹荪多糖(PW-1)和单一微波法获得的竹荪多糖(PW-2)的抗氧化活性,并借助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多角度激光散射(HPSEC-MALLS-RI)技术和红外光谱分析多糖初步结构。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缓冻时间16 h、微波功率260 W、液料比53 mL/g、提取时间8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PW-1的得率为11.87%。在4种抗氧化活性试验中,PW-1表现的抗氧化活性比PW-2更强。初步结构分析发现PW-1与PW-2分别是由4个主色谱峰和3个主色谱峰构成,并以α-糖苷键连接为主的吡喃型糖,重均分子量均为1.018×10~6~14.980×10~6 g/mol。

  • 相关文献

[1]面向规模化应用的竹荪多糖液态深层发酵工艺优化. 冯杰,冯娜,刘艳芳,唐庆九,周帅,刘方,张劲松,杨焱. 2020

[2]超声降解对猴头菌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免疫活性的影响. 李彩金,杨焱,吴迪,刘艳芳,李巧珍,汪雯翰,吴艳,张劲松,张赫男. 2017

[3]辐照对盐酸克伦特罗降解效应的初步研究. 顾可飞,陈志军,周昌艳,褚云霞,邓姗,李振兴. 2014

[4]低温胁迫对草菇菌株VG39生理及转录组影响. 张童言,郑婷婷,万佳宁,李正鹏,龚明,张建国. 2025

[5]甜菜夜蛾基因组DNA提取及其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部分序列测定. 滕海媛,袁永达,张天澍,王冬生. 2009

[6]金针菇菌丝体γ-氨基丁酸快速检测方法. 卢雪伟,李晓晖,鲍大鹏,周陈力,陈洪雨,冯占,李贺文,王瑞娟,邵悠然,吴莹莹. 2024

[7]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羊栖菜中无机砷. 张金玲,钟耀广,万金庆,乔勇进. 2013

[8]液体深层发酵刺芹侧耳菌丝体蛋白提取及其功能特性. 陈艳芳,鲍大鹏,陈洪雨,冯杰,罗颖,张茜,邹根,赵勇. 2021

[9]油酸促进灵芝三萜液态深层发酵的工艺研究及规模化验证. 苏晓薇,唐庆九,张劲松,冯娜,王金艳,周帅,冯杰,俞苓. 2021

[10]梯棱羊肚菌菌丝体和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和免疫活性. 戴宗一,陈洪雨,徐爱国,韩玉翠,鲍大鹏,王伟霞,李福后,唐利华. 2024

[11]灵芝孢子粉废料中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贾红岩,王晨光,张忠,周瑾,周帅,张劲松,唐庆九. 2016

[12]橙皮苷生理活性功能及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史德芳,高虹,程薇,熊光权. 2008

[13]药用真菌樟芝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及活性的研究. 刘华,周堃,贾薇,张劲松,潘迎捷. 2007

[14]萝卜硫素特性及制取技术研究. 王海宏,方强,乔勇进,谢祝捷,程秋华,徐芹,周慧娟. 2008

[15]巴西蘑菇菌丝体中抗肿瘤活性物质提取工艺的比较. 高虹,程薇,何建军,史德芳,谭洪卓,谷文英. 2008

[16]超微粉碎处理对香菇柄中多糖溶出率的影响. 史德芳,高虹,周明,程薇,王少华,杜欣,杨德. 2009

[17]猫须草根抗氧化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蔡旋,薛慧琴,杨帆,肖长峰,杭怡琼,卢永红. 2017

[18]超高压在植物活性物质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菁,乔勇进,柳洪入,王晓,叶章颖,林思敏,王春芳. 2024

[19]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高产黄酮的桑黄菌株. 张赫男,汪雯翰,曲德辉,唐传红,张劲松,吴迪,杨焱. 2018

[20]高温下猕猴桃抗氧化生理响应及日灼伤害阈值温度. 施春晖,王晓庆,骆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