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猴头菌不同发育阶段产生的多糖结构特征及免疫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川 1 ; 吴迪 1 ; 杨焱 1 ; 刘艳芳 1 ; 周帅 1 ; 颜梦秋 1 ; 唐传红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猴头菌;生长发育;多糖形成;结构特征;体外免疫活性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16 年 35 卷 01 期

页码: 68-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收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 7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子实体,经热水浸提后分别采用20%、50%、70%的乙醇终浓度进行分级沉淀,获得21个多糖组分,对它们的结构特征及体外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猴头菌发育过程中,多糖总得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第5阶段达到最大值0.92%。20%醇沉的多糖含量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第5阶段达到最大值42.87%,其大分子量多糖(1 000–5 000k Da)所占比例最高。50%、70%醇沉多糖均为小分子量多糖,约为10–40k Da。获得的猴头菌多糖组分中,单糖组成多以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为主(相对比例存在一定差异);另外,第1阶段20%、70%醇沉多糖还含有少量的核糖,第7阶段20%醇沉多糖含有一定量的鼠李糖;7个时期50%醇沉多糖均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醛酸。所得多糖样品均具有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其中20%醇沉多糖的活性优于50%和70%醇沉多糖,在50μg/m L时就表现出显著的体外免疫活性。此外,在第5阶段即中菌刺期产生的多糖活性最优,说明在此阶段采摘可以获得最佳的猴头菌多糖原材料。本研究为猴头菌生长发育过程中活性多糖的动态形成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猴头菌细胞壁多糖的提取和其结构特征. 唐川,吴迪,杨焱,李巧珍,刘艳芳,周帅,颜梦秋. 2016

[2]猴头菌子实体发育过程中多糖结构和活性的变化. 杨焱,李巧珍,吴迪,周帅,唐传红,刘艳芳. 2013

[3]八种桑黄粗多糖化学组成与体外免疫活性的比较. 王钦博,杨焱,周帅,刘艳芳,张劲松,唐庆九,冯娜,吴迪. 2010

[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制备猴头菇子实体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的影响. 唐川,杨焱,吴迪,刘艳芳,颜梦秋,周帅. 2014

[5]桑黄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免疫活性的研究. 沈学香,杨焱,张劲松,唐庆九,刘艳芳,贾薇. 2008

[6]代料和段木栽培瓦尼桑黄子实体分级醇沉粗多糖理化性质及活性. 楚文琪,吴迪,李正鹏,陈万超,张忠,李文,张劲松,杨焱. 2022

[7]桑树木屑栽培的瓦尼桑黄子实体分级醇沉粗多糖组成特征与活性相关性. 楚文琪,吴迪,陈万超,李正鹏,张忠,杨焱. 2023

[8]不同栽培基质对银耳子实体分级醇沉粗多糖结构特征及活性的影响. 叶宇航,陈万超,吴迪,刘朋,张忠,李文,王元凤,杨焱. 2025

[9]低分子量灵芝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唐庆九,罗玺,刘艳芳,周帅. 2011

[10]猴头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理化特征的比较. 杨焱,周昌艳,白韵琴,张劲松. 2004

[11]猴头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的提取收率与理化特征的比较. 杨焱,周昌艳,白韵琴,张劲松,贾薇. 2001

[12]猴头菌不同生长发育期粗蛋白、粗多糖含量及水溶性粗多糖体外免疫活性. 李巧珍,刘朝贵,于海龙,蒋俊,刘艳芳,张劲松,唐庆九,杨焱. 2011

[13]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筛选高产多糖猴头菌株的研究. 杨珊,杨焱,李巧珍,吴迪,杨瑞恒,汪文翰,张赫男. 2019

[14]杂交选育的优良猴头菌株发酵菌丝体多糖结构特征及体外免疫活性. 宋甜甜,张赫男,吴迪,李巧珍,刘艳芳,周帅,汪雯翰,杨焱. 2019

[15]猴头菌融合育种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 杨珊,张赫男,李巧珍,吴迪,陈明杰,杨焱. 2018

[16]猴头菌小分子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尚晓冬,王国艳,潘伟,孙蓉,蔡艳华,谭琦,赵国屏. 2012

[17]ARTP诱变猴头菌株的发酵菌丝体多糖理化性质及体外免疫活性. 宋甜甜,吴迪,张赫男,汪雯翰,刘艳芳,李巧珍,杨焱. 2018

[18]硫酸酯化猴头菌多糖的结构与构象分析. 张安强,马新,何荣军,葛青,杨开,孙培龙,张劲松. 2009

[19]猴头菌子实体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活性物质初探. 贾薇,余冬生,徐宾,张赫男,贾继宁,杨焱,于荣利,汪雯翰,张劲松. 2018

[20]不同产地猴头茵子实体粗多糖特征及其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 吴迪,张劲松,蒋俊,周帅,汪雯翰,刘艳芳,冯娜,唐庆九,罗珍,杨焱.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