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塘栖枇杷果茶营养成分与风味物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颖 1 ; 邢建荣 1 ; 徐晓丹 1 ; 周万怡 1 ; 王明哲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食品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塘栖;枇杷;果茶;营养成分;挥发性物质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22 年 63 卷 010 期

页码: 2302-2306

摘要: 本文对清香型、 花香型及果香型枇杷果茶的主要营养成分、 氨基酸、 维生素、 糖类、 有机酸、 微量元素及风味物质组成与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枇杷果茶的营养成分略有差异,维生素、 有机酸和游离氨基酸差异性不大,但果香型产品的氨基酸、 有机酸等成分含量高于花香型和清香型.3种果茶中共鉴定出72种挥发性成分,3者共有的成分有16种;具有各类水果气息的酯类物质在果香型产品中含量高达56.127%,显著高于清香型(38.226%)和花香型(34.198%);具有玫瑰、 丁香等花香风味的芳樟醇、 脱氢芳樟醇、 松油醇、 香茅醇等醇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花香型产品中,合计为7.990%,显著高于清香型(0.258%)和果香型(0.231%)产品;具有青草气息的正己醇、 反式-3-己烯-1-醇、 反式-2-已烯-1-醇在清香型果茶中总含量达10%,显著高于其余二者;这些物质共同作用,赋予枇杷果茶不同的饮用体验.本研究为新型塘栖枇杷果茶的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不同产地荸荠种杨梅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徐磊,郜海燕,房祥军,陈杭君,吴伟杰,周剑忠,李绍振,陈晶晶. 2019

[2]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籽粒挥发性组分鉴定及其差异. 刘娜,徐盛春,张古文,胡齐赞,冯志娟,龚亚明. 2017

[3]微生物挥发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梁建根. 2008

[4]褐飞虱对同类昆虫遇险释放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李凯,陈列忠,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 2013

[5]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对其不同虫态气味的行为反应. 张治军,李文香,贺敏,朱晓丹,林文彩,李晓维,郦卫弟,章金明,贝亚维,吕要斌. 2016

[6]西花蓟马诱导的番茄植株防御反应对B型烟粉虱行为的影响. 李晓星,郦卫弟,吕要斌. 2012

[7]褐飞虱遇险释放挥发性物质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李凯,陈列忠,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 2013

[8]1O~12月份柑橘、枇杷、杨梅管理技术要点. 施书星. 2007

[9]浙江枇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何理坤,陈方永,王冬米. 2011

[10]枇杷不同处理对品质的影响研究. 陈方永,苏建,陈国文,张利平,任正初,罗君琴. 2006

[11]冬春不同栽培环境下‘宁海白’枇杷幼果酚类物质含量与代谢的变化. 冯健君,陈俊伟,徐红霞,谢鸣,吴延军,张慧琴. 2010

[12]杨梅枯萎病流行规律调查及病原菌初步鉴定. 陈方永,王引,倪海枝,鹿连明,陈赟,任正初. 2011

[13]基于genic-SSR标记的MCID法鉴定浙江白沙枇杷地方种质资源. 孙钧,李晓颖,徐红霞,张林,陈俊伟. 2018

[14]地形地势对淳安软条白沙枇杷冻害影响及其防冻栽培技术探讨. 姜路花,潘兰贵,方伟文,李晓颖,陈俊伟. 2019

[15]裂果易发性不同的枇杷品种果实相关酶活性比较. 王引,陈方永,倪海枝,颜帮国. 2019

[16]浙江枇杷营养品质分析. 朱作艺,姜遥,姚佳蓉,刘银兰,李真,江云珠,戴芬. 2021

[17]枇杷花发育进程中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变化. 徐红霞,李晓颖,陈俊伟. 2020

[18]枇杷EjWRKY15基因克隆与蛋白特性分析. 李晓颖,徐红霞,陈俊伟. 2020

[19]不同秋季施肥处理对枇杷开花、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徐红霞,姜路花,李晓颖,葛航,刘灵敏,陆胜民,唐为良,潘兰贵,陈俊伟. 2023

[20]中国枇杷种质资源与枇杷的品种改良. 丁长奎,陈其峰,孙田林,夏起洲.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