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研究桔霉素在SD大鼠血浆中的动力学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泽锋 1 ; 刘明慧 2 ; 张志岐 2 ; 韩铮 2 ; 聂冬霞 1 ;

作者机构: 1.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桔霉素;动力学;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大鼠

期刊名称: 工业微生物

ISSN: 1001-6678

年卷期: 2024 年 54 卷 005 期

页码: 159-16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文章旨在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用于检测SD大鼠血浆中的桔霉素(CIT),并计算其毒代动力学参数。经验证,该方法的CIT在0.2~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6),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1μg/L,定量限为0.2μg/L);在4个不同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8.93%~107.38%,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77%~3.62%和3.14%~6.95%,稳定性为2.12%~7.91%。研究将CIT以1.125 mg/(kg·bw)的剂量灌胃大鼠(n=5),并运用建立的UHPLC-MS/MS法检测不同时间点上大鼠血浆中的CIT质量浓度,以揭示其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给药后,在0~2 h内,CIT的质量浓度逐渐上升,并在2 h达到最大值,最大质量浓度为4 078.37μg/L,随后质量浓度逐渐下降,并在72 h后血浆中的CIT质量浓度低于方法定量限。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显示,SD大鼠血浆中CIT的半衰期为45.59 h;消除速率为0.053 L/(kg·h);药时曲线下面积为21 289.96μg·h/L;表观分布容积为0.194 L/kg。研究结果为阐明CIT的毒代动力学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完善CIT的风险评估数据。

  • 相关文献

[1]灵芝杂交菌株选育及其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动力学. 王天娇,唐传红,张劲松,徐凯,刘艳芳,杨焱,唐庆九,贾薇,刘方. 2014

[2]珍稀药用真菌发酵调控技术研究概况与展望. 姜福春,冯杰,杨焱. 2017

[3]香菇酸性蛋白酶纯化及其动力学. 郑海歌,顾向红. 1993

[4]冰温贮藏过程中蟹味菇几种营养成分变化的动力学特征. 张辉,乔勇进,张娜娜,唐坚,马丽. 2014

[5]转基因抗草苷膦大豆对大鼠生理代谢的影响及外源基因水平转移研究. 赵志辉,杨立桃,艾晓杰,张大兵,邹思湘.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