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共轭酱渣废油包膜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膜层结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景旭东 1 ; 刘源 2 ; 林海琳 1 ; 阎杰 1 ; 梁关生 3 ;

作者机构: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2.海南大学农学院

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基地

关键词: 包膜肥;共轭酱渣废油;肥效;膜层结构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3 期

页码: 563-5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更好地利用酱渣废弃物,同时增加缓释包膜肥材料的来源,从酱渣中提取废油,共轭改性后用于制备具有缓释功能的包膜肥,通过大田盆栽试验和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包膜肥的实际肥效及膜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玉米的株高和茎周长包膜肥组(T1)与无施肥组(CK0)和普通施肥组(CK1)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比CK1分别提高了9.5%和3.9%;玉米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3组差异均显著(P<0.05),T1比CK1分别提高了2.7%和3.0%,但叶片数最终无显著差异(P>0.05);玉米单株鲜质量、干质量和穗质量3组差异较为明显,T1比CK0分别增加了26.6%、28.0%和13.9%,与CK1相比提高了2.3%和4.3%,说明包膜肥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土壤中有机质、总氮和碱解氮含量在30 d后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说明共轭废油在土壤中可生物降解并提高了有机质的含量。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显示,包膜肥膜层固化后CC共轭双键打开并形成了聚合物大分子,因此缩短了成膜固化时间,而且膜层表面较为光滑,断面具有输送养分的疏水通道,增加了膜层的耐水性,提高了其缓释性能。

  • 相关文献

[1]叶面肥对“冬升”甘蓝的肥效试验. 秦文斌,王志建,涂安君,戴忠良,孙春青,潘永飞. 2011

[2]不同配方氮缓释型直播稻拌种肥使用效果研究. 庄春,邵文奇,纪力,孙春梅,钟萍,陈川. 2011

[3]乙磷铝农药废液农业利用技术研究. 汪智渊,杨红福,吴汉章,赵来成. 2002

[4]连续施用三要素化肥的肥效以及土壤养分的变化. 蒋仁成,厉志华,李德民. 1985

[5]免耕水稻土供肥能力及肥效变化. 潘遵谱,余月梅,许学前,吴敬民. 1987

[6]氨基酸型钛肥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邵建华,陈绍荣,孙玲丽. 2019

[7]不同沼液施用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邵文奇,纪力,孙春梅,姜晓剑,文廷刚,唐金陵,章安康. 2017

[8]银杏喷施黄腐酸叶面肥的效果试验研究. 李庆康,李群,袁子祥,褚生华,朱卫红,张广勤. 1997

[9]水分对蓝藻堆肥效果的影响. 江君,杜静,常志州,靳红梅. 2012

[10]太湖蓝藻发酵后沼渣和沼液的肥效研究. 姜继辉,严少华,陈巍,韩士群,刘海琴,宋伟. 2009

[11]生态肥对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庆康,王志明,袁灿生,蒋永忠,张永春,潘玉梅. 2001

[12]高温预处理联合生物炭堆肥产品对叶菜品质及有害物质累积的影响. 王佳华,靳红梅,冯彦房,朱宁,申卫收,曹云.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