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温度和pH对不同镰刀菌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师雯 1 ; 韩铮 2 ; 武爱波 2 ; 王周平 1 ;

作者机构: 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镰刀菌;温度;p H;生长;产毒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18 期

页码: 117-1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从小麦、玉米、大米、大麦等作物中分离得到的12株不同种类的镰刀菌菌株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温度和p H对其生长及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镰刀菌在10~35℃和p H3~11范围内均能够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最适p H为6~8。供试镰刀菌能够产生的毒素主要为A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B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毒素和镰刀菌酸,产毒温度为5~40℃,但不同菌株的最适产毒温度存在差异;产毒过程受p H影响较大,过酸(p H3~5)及过碱(p H9~11)的条件下均未检测到任何毒素。总体上看,不同种类镰刀菌产毒类型存在差异,毒素产量受温度和p H影响比生长更大,且大多数菌株的生长与产毒最适条件并不一致。

  • 相关文献

[1]不同温度条件下多效唑对崇明水仙生长的影响. 范晓芬,苏振洪,李水根,季忠英. 2015

[2]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对鲤鱼鱼种生长和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冷向军,刘鼎云,李小勤,卢永红. 2011

[3]陕西病区粮食真菌及其毒素在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因中作用的比较研究. 毕华银,张矢远,罗毅,冯建林,吴绍熙,匡开源,史士英,杨进生,王治伦,郭雄. 2001

[4]上海黄瓜枯萎病的发生、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 黄振兴. 1990

[5]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不同抗赤霉病性小麦品种叶肉原生质体的活力影响. 黄晓敏,刘宗镇,汪志远,陆仕华,姚泉洪,杨银妹. 1991

[6]采后时间及温度对上海地区杂草稻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Wen Guangyue,温广月,Shen Guohui,沈国辉,Qian Zhen-guan. 2011

[7]巨峰葡萄促成栽培温度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杨天仪,李世诚,骆军,蒋爱丽,金佩芳,单传伦. 2002

[8]一种无土栽培新装置根区温湿度及对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 郑奕,卜崇兴,黄量,张艇,何梅. 2008

[9]温度对李果实采后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 张学英,张上隆,秦永华,李世诚,叶正文,骆军,贾惠娟. 2005

[10]预处理和培养温度对陆稻游离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郭桂梅,何婷,高润红,徐红卫,陈志伟. 2014

[11]温度对核桃贮藏生理品质的影响. 刘晨霞,乔勇进,黄宇斐,王晓. 2018

[12]聚乙烯袋包装结合乙烯吸收剂对德国小香葱低温保鲜效果. 王晓,乔勇进,甄凤元,刘晨霞,黄宇斐,朱忠南,程朝辉,归蔚羚. 2018

[13]温度及体质量对黄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袁泉,吕巍巍,周文宗. 2018

[14]温度和pH值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何华奇,曹晖,潘迎捷. 2004

[15]泥鳅幼鱼昼夜摄食节律研究. 袁泉,吕巍巍,黄伟伟,孙小淋,周文宗. 2019

[16]不同温度对紫色不结球白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朱红芳,李晓锋,吴轩,臧晓韵,朱玉英. 2020

[17]基因型和环境对不同生育期花椰菜霜霉病的影响. 黄雷,李光庆,姚雪琴,刘春晴,谢祝捷,耿春女. 2020

[18]淡足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功能反应. 王金彦,万年峰,范能能,蒋杰贤. 2020

[19]金针菇tps1基因序列分析及不同温度下tps1、tps2基因定量表达研究. 刘建辉,张俊玲,李亮,尚晓冬,谭琦. 2015

[20]盐分、温度及其互作对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张永平,杨少军,陈绯翔,陈幼源.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