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生物活性肽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侯梦凡 1 ; 胡晓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肠道菌群;调节作用;调节机制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2 年 011 期

页码: 410-42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来,肠道菌群成为研究人类健康的重要靶点,其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变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生物活性肽因具有安全性高,加工性能好,易被人体吸收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研究发现,生物活性肽具有一定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可以恢复肠道平衡。本文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生物活性肽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并展望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了,以期为相关机理的深入探究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团头鲂必需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徐昊,梁化亮,戈贤平,任鸣春. 2020

[2]水产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林善婷,胡晓,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陈胜军,赵永强,李春生,潘创. 2020

[3]海水鱼内脏高值化利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窦鑫,吴燕燕. 2021

[4]酶法制备海洋活性肽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张岩,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宫晓静. 2012

[5]抗疲劳肽的研究现状. 杨少玲,李来好. 2006

[6]壳寡糖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前肠组织结构及肠道主要菌群的影响. 田娟,孙立威,文华,蒋明,吴凡,刘伟,张明明. 2013

[7]乳酸环丙沙星对鲤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杨雨辉,佟恒敏,卢彤岩,赵吉伟,李晓霞,王君. 2004

[8]蛭弧菌Bdh5221对银鲫肠道菌群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梁思成,房文红,汪开毓,贾娴. 2009

[9]饲料中添加潜在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菌群组成的影响. 李桂英,孙艳,宋晓玲,黄倢,谢国驷. 2013

[10]大菱鲆仔稚鱼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史秀清,王印庚,张正,廖梅杰,李彬,张述智,李华. 2015

[11]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仔稚幼鱼肠道菌群结构比较分析. 刘增新,柳学周,史宝,徐永江,刘权. 2017

[12]巴里坤卤虫不同发育时期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茹文红,郑晓婷,段亚飞,董宏标,刘青松,张家松. 2018

[13]周期性缺氧应激对花鲈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孙永旭,董宏标,王文豪,曹明,段亚飞,李华,刘青松,张家松. 2019

[14]周期性缺氧应激对花鲈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孙永旭,董宏标,王文豪,曹明,段亚飞,李华,刘青松,张家松. 2019

[15]脱脂蚕蛹替代日粮中鱼粉对建鲤肠道菌群的影响. 钟雷,吉红,夏耘,张建禄,李南充,马明洋,郁二蒙,谢骏. 2014

[16]细菌鞭毛蛋白与Toll样受体5的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高权新,邢钱钱,唐琼英,杨国梁. 2020

[17]船舶噪声声压级对大黄鱼幼鱼游泳、摄食行为及免疫生理指标的影响. 林听听,刘鑫,王昌勃,张东. 2020

[18]饲料添加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生长、肠道组织学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李礼,姜海波,姜志强,黎明,文明,姚丽,王常安,邵俭,袁国尚. 2020

[19]转食饲料对大口黑鲈幼鱼的存活率、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马兴宇,唐忠林,陈树桥,周国勤,徐钢春. 2024

[20]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吴杨,黄倩倩,虞为,徐创文,洪敏娜,蒋魁,麦晓勇,陈海谊,林黑着,杨铿.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