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志超 1 ; 曹荣 1 ; 刘淇 1 ; 殷邦忠 1 ; 赵玲 1 ; 王联珠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干海参;外源性糖;盐;蛋白质;复水后干重率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ISSN: 2095-1833
年卷期: 2014 年 4 卷 02 期
页码: 50-55
摘要: 复水后干重率是评定干海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在测定过程中需要对干海参进行浸泡、煮制和泡发处理,不同的测定条件会影响外源性物质的溶出,同时也会影响海参自身的营养物质损失。本实验通过研究干海参在浸泡、煮制和泡发过程中盐分和外源性糖的溶出规律,以及海参蛋白质的损失情况,对干海参复水后干重率的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煮制过程对干海参外源性糖的溶出率和蛋白损失影响最大。干海参复水后干重率最佳测定条件为:干海参浸泡24 h,清洗,去除嘴部石灰质,切成约5 mm段煮制20 min,再泡发24 h。该条件下糖干海参中盐分溶出达99.90%,外源性糖残留率为2.50%,外源性糖残留质量仅占干海参总质量的0.90%。同时,蛋白质损失相对较少,淡干、盐干和糖干海参的蛋白总损失对复水后干重率的影响分别为-6.72%、-1.74%和-0.49%。优化后的测定条件兼顾了外源性糖的充分溶出和蛋白质的最少损失,提高了干海参复水后干重率测定的准确性。
- 相关文献
[1]干海参中外源性糖溶出条件的优化. 李志超,刘淇,任丹丹,曹荣. 2014
[2]干海参外源性总糖的测定方法. 王联珠,李晓庆,顾晓慧,李烨,朱文嘉,宋春丽,殷邦忠. 2013
[3]干海参水发工艺的研究. 刘淇,曹荣,王联珠,殷邦忠. 2010
[4]干海参加工过程中腌渍处理对品质的影响. 曹荣,李志超,刘淇,朱兰兰,郭莹莹. 2015
[5]仿刺参与进口海参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 王婧媛,王联珠,郭莹莹,文艺晓. 2019
[6]干海参等级规格国家标准解读. 朱文嘉,王联珠,郭莹莹,左红和,何柳,刘芬. 2018
[7]饲料中添加食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风味的影响. 梁萌青,王士稳,王家林,常青. 2009
[8]滨海废弃盐田复垦区土壤盐分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征. 刘文全,卢芳,徐兴永,付云霞,付腾飞,陈广泉. 2019
[9]一种新的鱼类种质鉴定法. 龙华. 2003
[10]饲料蛋白和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张晨捷,彭士明,施兆鸿,高权新,张艳亮. 2015
[11]大菱鲆表皮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及优化. 薛宝贵,黄智慧,周洲,马爱军. 2011
[12]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蛋白质的氨基酸分析. 梁亚全,孙谧,韩阿寿,高淳仁. 1995
[13]雌雄细鳞斜颌鲴不同部位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比较与评价. 韩现芹,宋文平,姜巨峰,贾磊. 2013
[14]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蔡苗苗,陈胜军,杨贤庆,马海霞,邓建朝,李春生,胡晓,戚勃. 2020
[15]草鱼♀×鳡♂杂交F_1代同工酶和蛋白质的电泳分析. 余来宁,夏小平,杨东,刘红艳,张繁荣. 2014
[16]亲和层析技术在现代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及新发展. 李洪利,黄倢,周丽. 2005
[17]哲罗鱼稚鱼的蛋白质和脂肪需求量. 徐奇友,王炳谦,徐连伟,贾钟贺,尹家胜. 2007
[18]乳化界面上蛋白-多糖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郦金龙,赵文婷,苏春元,王盼,刘欢,李辉尚,殷丽君. 2010
[19]南极磷虾变温热风干燥工艺研究. 马田田,欧阳杰,肖哲非,沈建. 2023
[20]海洋鱼类生化组成及能量含量的研究. 张敏,张波,李春雁.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作者:于凡;郭莹莹;李娜;代心悦;朱文嘉;姚琳;江艳华;王联珠
关键词: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化学组成;结构特征;抗氧化活性
-
防腐剂对牡蛎中耐药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宫钰洁;吴书香;王鹏;姚琳;曲梦;李风铃;王联珠;江艳华
关键词:防腐剂;牡蛎;耐药菌;耐药菌丰度;菌群结构
-
杀菌条件对蓝点马鲛鱼脂质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善宇;简冲;薛勇;赵玲;孙慧慧;曹荣
关键词:蓝点马鲛鱼;杀菌条件;感官品质;脂质;挥发性物质;风味
-
我国市售虾酱产品品质分析与评价
作者:田龙;赵玲;孙慧慧;胡梦月;赵玉巧;曹荣
关键词:虾酱;理化指标;品质;主成分分析;电子鼻;GC-IMS
-
虾类复合防黑保鲜剂配方优化与应用
作者:李琳;徐扬;孙永;赵玲;曹荣;张朝辉
关键词:中国对虾;黑变;酚氧化酶;保鲜;微生物多样性
-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干条斑紫菜及海苔的细菌多样性与优势菌
作者:江姗;李娜;戴卫平;郭莹莹;黄宇川;姚琳;朱文嘉;曲梦;江艳华;王联珠
关键词:海苔;干条斑紫菜;菌落总数;高通量测序;细菌多样性;优势菌
-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舌分析不同处理秋刀鱼烤后的风味特征
作者:赵玲;王琳;曹荣;刘淇;王善宇;胡梦月
关键词:烤秋刀鱼;挥发性风味;滋味;感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