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籽粒颜色对近红外模型预测其淀粉含量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姚鑫淼

作者: 姚鑫淼 1 ; 卢淑雯 1 ; 解铁民 1 ; 孟庆虹 1 ; 周野 1 ; 张瑞英 2 ; 苏萍 2 ; 马永华 2 ; 李宛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

2.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哈尔滨150086

关键词: 淀粉含量;玉米籽粒颜色;近红外透射光谱;化学成分;预测性能

会议名称: 全国第四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页码: 289-294

摘要: 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广西等省区368份玉米样品为材料,分别采用近红外透射光谱(NITS)和实验室常规分析(LAB)测定其淀粉含量,通过校正样品集建立样品吸收光谱与化学成分间的关系模型,校正并优化原有神经网络模型,经检验,校正模型Ⅰ(黄色样品)、校正模型Ⅱ(橙红色样品)和校正模型Ⅲ(总样品)的预测平均残差(Bias)依次为0.15,0.05和1.04;均方误差(RMSE)依次为1.06,1.07和1.12.将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的预测效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模型Ⅰ和模型Ⅱ预测值与常规分析值的残差和均方误差均低于模型Ⅲ,因此对玉米整籽粒淀粉近红外分析,按样品外观颜色分类定标(校正),更有利于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

分类号: O657.33`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态条件下马铃薯淀粉含量及其品质差异分析. 李增杰. 2019

[2]马铃薯高淀粉品种克新12号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探. 李成军. 2003

[3]高粱高淀粉基础材料的筛选及利用. 王黎明,张育松,马景生,焦少杰,申忠宝. 2002

[4]施氮水平对不同淀粉型马铃薯块茎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李勇,吕文河,吕典秋,宿飞飞,李辉,胡林双,杨焕春,刘振宇,王绍鹏,刘尚武. 2019

[5]玉米子粒颜色对近红外模型预测其淀粉含量的影响. 姚鑫淼,卢淑雯,解铁民,孟庆虹,周野,张瑞英,苏萍,马永华,李宛. 2013

[6]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HHPS-1、HHPS-2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李成军. 2007

[7]施氮量对3个极早熟高粱品种干物质积累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严洪冬,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吴振阳,马子竣. 2023

[8]利用引进马铃薯实生种子选育新品种. 董清山. 2004

[9]玉米须采收时期对其功能成分、产量及玉米产量影响研究. 钱春荣,姜宇博,于洋,郝玉波,宫秀杰,李梁,葛选良,王伟明,来永才. 2019

[10]乌腺金丝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马育轩,王艳丽,周海纯,高彦宇,闵凡祥,滕林,李冀. 2012

[11]药用植物水飞蓟的研究进展. 贺泽霖,陈晶,倪洪涛,张树权,胡莹莹,李岑. 2022

[12]香稻香味的研究进展. 李辉.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