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木脂素;技术;物质;活性物质;活性;制备技术;制备;芝麻
第一完成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芝麻木脂素类生物活性物质制备技术”是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芝麻中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项目编号:0612001500)、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芝麻酚抗氧化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0411030700)和河南省农科院高新技术产品孵化项目“芝麻素制备技术的开发”等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领域为农产品加工领域。 项目以HPLC、色谱层析、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等现代高新技术为手段,研究了芝麻木脂素类活性物质的制备技术,挖掘出了芝麻的潜在价值,提高了芝麻的比较效益。 (1)确立了薄层层析结合HPLC同步、精确测定芝麻及芝麻油中四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作为HPLC法的有益补充,建立了芝麻及芝麻油中生物活性物质总量的紫外快速测定方法。为芝麻及芝麻油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及芝麻生物活性物质高含量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2)以芝麻饼粕为原料,采用逆流色谱法、硅胶柱层析法得到纯度达99.45﹪的芝麻酚和97.12﹪的芝麻素酚,芝麻酚、芝麻素酚的提取转移率分别达86.3﹪、90.7﹪。为芝麻饼粕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思路和技术支持。 (3)采用溶剂萃取、低温冻结、皂化、结晶等方法从芝麻中分离出纯度达97.20﹪的芝麻素及含量为63.9﹪的芝麻林素粗品,芝麻素的萃取转移率为58.1﹪,芝麻林素的萃取转移率为54.43﹪。并确定了制备薄层层析法小量制备芝麻林素和柱层析大量制备芝麻林素的色谱条件,所制得的芝麻林素纯度都能达到97﹪以上。 (4)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得到芝麻林素和芝麻素含量分别为3.9﹪和1.8﹪的芝麻油,且萃取后的芝麻渣中其它有效成分品质不受影响,仍可继续以常规工艺制油及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 (5)对芝麻林素定向转化为芝麻素酚的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最佳转化工艺条件,芝麻素酚的产率达85.3﹪。对芝麻素酚的两种异构体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纯度分别达97.46﹪和96.81﹪的芝麻素酚和2-表芝麻素酚。 项目申请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3篇。 本项目整体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其中以薄层层析为前处理,同时测定芝麻中芝麻林素、芝麻素、芝麻酚和芝麻素酚四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HPLC方法和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芝麻林素定向转化成芝麻素酚两项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平舆康博汇鑫油脂有限公司、北京华医神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内外企业得到应用,每年增收节支总额达2000多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 相关文献
[1]咸味肽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张康逸,屈凌波,温青玉,张雨,董彩虹. 2022
[2]不同产地红油香椿各部位废弃材料主要活性物质含量比较. 王晓敏,杨慧,张乐,史冠莹,梁万平,王赵改. 2016
[3]不同产地香椿嫩芽主要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史冠莹,王晓敏,赵守涣,张乐,蒋鹏飞,程菁菁,赵丽丽,王赵改. 2019
[4]核桃青皮活性物质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杜慧平,赵瑞芬,燕照玲. 2017
[5]猪瘟病毒E~(rns)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分泌表达及活性检测. 魏蔷,白怡霖,柴书军,刘运超,宋亚鹏,张改平. 2020
[6]NEB肥对芝麻矿质元素吸收及与产量相关关系的影响. 高桐梅,卫双玲,张海洋,郑永战,苗红梅,李春明. 2010
[7]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2010
[8]芝麻同源四倍体的选育及生物学性状研究. 卫双玲,张海洋,卫文星,张体德,路凤银,焦宏廷. 2004
[9]土壤水分对芝麻品种郑芝98N09光合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高桐梅,卫双玲,穆瑞霞,张从永,张海洋,芦海灵. 2013
[10]硼肥对芝麻籽粒性状、芝麻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卫双玲,高桐梅,汪学德,李春明,张海洋,芦海灵. 2013
[11]芝麻枯萎产生毒素主要成分纯化及毒性研究. Li Hailing,李海玲,Miao Hongmei,苗红梅,Wang Xuede. 2016
[12]渍害胁迫对芝麻及芝麻油品质的影响. Yuan Qingli,袁青丽,Miao Hongmei. 2017
[13]芝麻中木酚素含量变异的研究. Gao Jinhong,高锦鸿,Zheng Yongzhan,郑永战,Mei Hongxian,梅红献,Wang Xuede. 2014
[14]水相体系酶法制备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的研究. 张康逸,康志敏,范运乾,王继红,屈凌波. 2013
[15]兔抗猪瘟高免血清的制备及纯度鉴定. 李娅丽,周洁,李敬玺,李乔木,王丽,柴书军,王选年. 2009
[16]氨基化二氧化硅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 刘清浩,郭金春,蔡宇廷,冷嘉鹏,刘红彦,陈立功. 2016
[17]磺胺嘧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杨继飞,职爱民,刘庆堂,邓瑞广,柴书军,张改平. 2009
[18]头孢氨苄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赵启法,张改平,职爱民,宋春美,张晓辉,王爱萍. 2012
[19]链霉素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范国英,王顺岗,王自良,邓润广,张改平,杨艳艳. 2009
[20]桑多酚微囊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赵鹏,杨尚,张慧玲,温伦军,胡霞,孙海鹏,崔自学,侯启瑞.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叶面喷锌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子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盼盼;乔江方;侯传伟;张美微;杨铭波;韩琳琳;李川;范艳萍
关键词:夏玉米;叶面喷锌;子粒产量;子粒品质
-
乳酸菌接种发酵生产辣椒酱的工艺优化
作者:万景瑞;蒋鹏飞;史冠莹;肖作兵;张乐;赵丽丽;赵妍;王赵改
关键词:乳酸菌;接种发酵;辣椒酱;工艺优化
-
芝麻香油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新工艺研究
作者:宋国辉;孙强;游静;张勋;李可心;芦鑫;黄纪念
关键词:芝麻香油;水代法;连续化工艺;卧螺离心
-
芝麻巧克力棒的配方优化及货架期预测
作者:游静;黄纪念;孙强;宋国辉;芦鑫
关键词:芝麻巧克力棒;D-最优混料设计;模糊数学;配方优化;货架期
-
烘烤花生仁色泽指标与液压花生油品质相关性分析
作者:魏松丽;张丽霞;孙强;孙晓静;芦鑫;金璐;游静;黄纪念
关键词:花生;色泽指标;风味;质量;相关性
-
混料设计优化酶法制备中长链甘三酯复合酶配比
作者:金璐;张丽霞;孙强;孙晓静;魏松丽;黄纪念
关键词:混料设计;中长链甘三酯(MLCT);复合酶;插入率
-
活性炭与树脂对芝麻ACE抑制肽脱苦的工艺优化及其性能比较
作者:芦鑫;游静;金璐;宋国辉;孙强;黄纪念
关键词:芝麻;ACE抑制肽;多肽脱苦;树脂脱苦;活性炭脱苦;吸附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