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适应肠道细胞的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对仔猪的致病性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适应肠道细胞的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对仔猪的致病性,本研究首先用ST细胞分离培养的PDCoV感染IPEC-J2细胞进行适应性试验,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PDCoV抗原,然后绘制病毒生长曲线,最后分析适应IPEC-J2细胞的PDCoV对仔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1)经ST细胞分离培养的PDCoV可以感染IPEC-J2细胞并出现CPE,可在细胞内检测到PDCoV抗原,PDCoV在感染IPEC-J2细胞后48 h达到增殖高峰.2)适应IPEC-J2的PDCoV对仔猪具有肠致病性,仔猪出现明显腹泻症状,甚至出现死亡;剖检可见明显的肠道病变,病理组织学显示肠上皮细胞及肠绒毛病变,并通过免疫组化对抗原进行定位,发现PDCoV广泛分布于肠道上皮细胞.3)肠道免疫细胞因子分析发现PDCoV感染仔猪后肠道Ⅰ型干扰素表达上调,同时激活体内Th1和Th2型肠道细胞免疫反应,诱导感染仔猪产生免疫细胞因子发挥抗病毒作用.综上,经ST细胞分离培养的PDCoV对IPEC-J2细胞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对仔猪产生较强的致病性.本研究为PDCoV致病机制及抗病毒免疫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 IPEC-J2细胞 仔猪 免疫反应 致病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miRNA参与胁迫响应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对植物miRNAs参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盐胁迫,干旱胁迫,温度胁迫,营养胁迫和病原菌生物胁迫)响应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 miRNAs在植物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为推动miRNAs在植物逆境胁迫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植物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MicroRNA(miR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嘉定梅山猪与杜长大猪的肉品质对比分析

上海农业科技 2024

摘要:为探明梅山猪和杜长大猪的肉质区别,特对梅山猪、杜长大猪的屠宰性能、肉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屠宰性能上,杜长大猪的胴体斜长、瘦肉率均显著高于梅山猪,背膘厚显著低于梅山猪;在肉质性状上,梅山猪的肌内脂肪含量、肉色a值显著高于杜长大猪,梅山猪的滴水损失、嫩度表现均显著优于杜长大猪。

关键词: 梅山猪 屠宰性能 品质对比 肌内脂肪 瘦肉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下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其介导的根际激发效应研究进展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主要形式,在土壤碳库动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而频繁发生的极端干旱事件对植物地上地下生长过程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由于根-土界面交互作用的复杂性,以及根系分泌物收集手段与装置的不完善,人们对干旱条件下根系分泌物及其介导的根际激发效应的响应及机制的认知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基于此,该文结合国内外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动态,论述了干旱下植物根系分泌物数量及组分的动态变化,重点阐述了根系分泌物介导的根际激发效应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根系分泌物研究中的重点关注方向,以期为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土壤碳汇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根系分泌物 根际激发效应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水淹种质筛选及生理特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鲜食玉米苗期发生涝害能够造成较大幅度减产,通过遗传改良提高鲜食玉米苗期的抗涝性是应对水淹胁迫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241份鲜食玉米自交系为研究材料,以水淹胁迫下苗期自交系株高、植株干重的变化率为评价指标,筛选耐水淹和水淹敏感鲜食玉米自交系各20份。此外,在水淹胁迫下,对筛选品种苗期叶片的光合指标、胁迫相关生理指标及耐水淹相关标记基因ZmP4H4、Sicyp51、ZmbRI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光合指标、水淹敏感自交系与耐水淹自交系存在显著差异。耐水淹自交系处理与对照的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P=0.360 3),但过氧化氢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45 6),脯氨酸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6)。水淹敏感自交系处理与对照的丙二醛(P=0.047 9)和脯氨酸含量(P=0.036)存在显著差异,过氧化氢(P=6.63E-06)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耐水淹自交系处理与对照之间耐涝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较明显,而水淹敏感自交系处理与对照之间耐涝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对于玉米耐水淹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苗期 耐水淹胁迫 光合指标 生理指标 耐涝标记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热生菜新品种(系)的筛选与鉴定

上海蔬菜 2024

摘要:为筛选适宜夏季栽培的生菜新品种(系),实现上海及周边地区生菜的周年生产,作者以83份生菜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开展了耐热品种(系)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色类型生菜热害程度较低,其中罗莎红类型新品系h20k6266的热害指数最低(15.08),可作为创制耐热生菜新品种的亲本材料.相比于商业种意大利生菜(热害指数为33.86),意大利类型生菜新品种浩农1号的热害指数为21.69,耐热性较好,且兼具颜色深绿、外叶阔棱形、叶片厚、叶姿半直立、叶缘缺刻浅、波状缺刻、泡凸较大、叶泡程度弱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关键词: 生菜 新品种(系) 热害指数 筛选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t和Bar基因转化对水稻不同组织生态位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潜在功能影响

微生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转Bt基因和Bar基因植物的微生态效应是环境安全评价的重要因素,但关于Bt基因和Bar基因转化引起的水稻基因型改变对水稻不同组织生态位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潜在功能的影响还无系统研究。【方法】以转Bt基因和Bar基因水稻T1C-1及其亲本对照Minghui63为研究对象,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抽穗期T1C-1和Minghui63根际土壤微生物以及根、茎、叶内生菌的群落结构和潜在功能。【结果】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在水稻不同组织生态位之间发生显著变化,地下部分组织生态位(根际土壤和根系)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地上部分(叶和茎)。T1C-1显著影响叶片内生真菌的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而对茎和根的内生菌以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叶片内生真菌曲霉菌属(Aspergillus)和篮状菌属(Talaromyces)相对丰度在T1C-1显著增加,推测其参与碳素代谢、能量代谢和转录作用酶合成等过程。T1C-1和Minghui63微生物群落关联网络分析表明,T1C-1的平均聚类系数和平均度显著高于Minghui63,因而T1C-1提高了相关微生物群落网络复杂程度。通过重建未观测状态对群落进行系统发育研究(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ties by reconstruction of unobserved states,PICRUSt2),对叶片内生真菌功能酶基因进行功能预测,相对于Minghui63,T1C-1显著改变了碳素代谢、脂类代谢和能量代谢等途径。【结论】相较于根际土壤,叶片内生真菌的群落组成和潜在功能对T1C-1更敏感。尽管如此,T1C-1并未导致叶片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降低。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转基因植物的微生态效应,我们需要加强对不同组织生态位内生菌多样性的关注。

关键词: 内生菌 生态位 根际微生物 Bt基因 微生物群落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铜锌减量对杜梅生长猪生长性能及粪便铜锌含量的影响

饲料博览 2024

摘要:为探讨饲料中铜锌减量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粪便中铜锌含量的影响,试验将224头杜洛克×梅山二元生长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60 mg·kg-1铜+100 mg·kg-1锌)和试验组(基础日粮+15 mg·kg-1铜+50 mg·kg-1锌),两组除日粮不同外其他饲养管理条件完全相同,试验期为30天。结果表明,饲粮中铜锌减量对杜梅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粪便中铜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了52.8%(P<0.01)、锌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了40.7%(P<0.01)。因此,饲料中铜添加量从60 mg·kg-1降低至15 mg·kg-1、锌添加量从100 mg·kg-1降低至50 mg·kg-1不仅不会降低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还能减少粪便铜锌的排泄量。

关键词: 饲料铜锌减量 生长性能 铜锌排泄 杜梅生长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菌丝体γ-氨基丁酸快速检测方法

菌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对人体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非蛋白氨基酸,其在金针菇中含量丰富.为获得一种高效便捷检测金针菇菌丝体GABA含量的方法,本研究以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菌株Fv-HL23为实验对象,在筛选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结合单因素和Box-Benhnken试验,以微板法测得的GABA含量作为响应值,对GABA提取过程中的料液比、裂解温度、超声功率以及超声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YPD为液体培养基,在料液比1:43.82(质量体积比)、裂解温度81.03℃、超声功率325.95W、超声时间10.09min的条件下,Fv-HL23菌丝体中GABA得率最高,达(3566.16±93.25)μg/g.使用上述方法检测得到的同一金针菇菌株菌丝体GABA含量与子实体GABA含量关联性良好.本研究建立的金针菇菌丝体GABA检测方法可为节约检测成本、缩短GABA强化型食用菌育种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 重复性分析 比色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调料中微塑料的特征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摘要:为探索食品调料中微塑料的特征,本文对来自不同地区、采用不同原料加工的34个调料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大小、形状和材质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调料样品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1.75个/100 g;微塑料的粒径均小于5 mm;纤维状材质的微塑料占比较大,其次是薄膜微塑料和颗粒状微塑料,占比分别为56%、35%和9%;微塑料的材质分别为人造纤维、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纤维和烯烃类纤维。研究为食品调料品质提高和食品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微塑料 调料 丰度 特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