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密码子优化和信号肽对猪圆环病毒ORF2基因在毕赤酵母表达中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PCV2ORF2基因,对PCV2ORF2基因编码的187个氨基酸密码子进行毕赤酵母偏爱性优化,利用两步PCR全化学合成优化后的ORF2基因。将优化前后的PCV2ORF2基因片段插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C,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C-ORF2和p PICZα-C-ORF2op。将线性化的重组质粒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并筛选Zeocin抗性重组子。同时,也研究了信号肽对PCV2ORF2表达效率的影响。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只有经密码子优化且去除ORF2基因自身信号肽的重组子能够分泌表达PCV2 ORF2蛋白,目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0 ku,表达的重组ORF2蛋白可被PCV2阳性血清识别,具有生物学活性。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ORF2基因 密码子优化 稀有密码子 自身信号肽 毕赤酵母


栽培羊肚菌培养菌丝生长的形态特征
《青海草业 》 2024
摘要:选取从西宁及周边地区栽培种植户采集的来源不同的10个羊肚菌栽培菌株(其中5个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3个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和2个七妹羊肚菌M.eximia)进行18℃避光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 Medium)培养,并于长3d、8d、14 d分别进行拍照观察和统计分析.通过3D合成图像观察,将菌核(sclerotium)生长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①少量菌丝聚集缠绕;②大量菌丝聚集成菌丝团;③菌核边缘明显;④菌核密结生长;⑤菌核发育成熟.观察到菌丝融合,主要表现为:菌丝间相互接触并融合成网状、棒状;观察到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前期为无色或棕黄色,后期变为红棕色覆于菌核上;孢子囊果形态:黄色肉质光滑球状体.实验表明,不同菌种在菌丝生长、菌丝融合、菌核发育以及厚垣孢子发育、生长时间上有差异,实验观察到的:3D成像图片和测量的数据,为羊肚菌全态性(Holomorph)认识提供资料积累.
关键词: 羊肚菌 菌核 菌丝融合 厚垣孢子 3D合成影像 超微结构


γ-聚谷氨酸生物有机肥制备及其对土壤营养和青菜品质的影响
《现代农业研究 》 2024
摘要:为提高农业资源利用价值,发展可持续农业,本研究基于产γ-聚谷氨酸的枯草芽孢杆菌A-5制备一种γ-聚谷氨酸生物有机肥.制备过程为:(1)将秸秆风干粉碎后与畜禽粪便、豆粕、味精废液混匀,得到发酵基质,所述畜禽粪便、秸秆、豆粕和味精废液的质量比为 4~8∶4~8∶1~4∶0~1;(2)将枯草芽孢杆菌A-5种子接种液接入所述发酵基质中,混匀发酵,得到所述γ-聚谷氨酸生物有机肥.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其对小青菜的促生作用及在降低作物热害中的应用.结果显示,本研究的γ-聚谷氨酸生物有机肥利用农业废弃物作为发酵基质,成本低廉,能够促进作物养分吸收、增产提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并提高作物的对高温天气的抗逆性.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生物有机肥 作物热害 农业废弃物 土壤性质 植物抗逆性


物理保鲜技术在禽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禽肉是重要的经济肉类之一,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肉质细腻、风味独特的优点,是食品保鲜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气调包装、静电场等物理保鲜技术对肉类保鲜效果的研究热度不减,诸多学者应用不同技术,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物理保鲜技术维持禽肉品质并延长货架期的有效性,并初步揭示了物理保鲜技术对微生物腐败和蛋白质氧化、脂质氧化的抑制机理,拓宽了物理保鲜技术在禽肉中的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导致禽肉品质劣化的主要因素以及低温保鲜技术、辐照保鲜技术等5种物理保鲜技术的保鲜效果,并分析了不同保鲜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此外,本文结合保鲜实例对物理保鲜综合协同处理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解决单一保鲜技术的短板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及其制品中麦角甾醇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2024
摘要: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食用菌及其制品中麦角甾醇的检测方法.以甲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提取方式,利用C18色谱柱(100 mm × 2.1 mm,1.7μm)进行UPLC分离,以92%甲醇-水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于282 nm波长处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该方法在0.50~200.0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8.鲜品和腌制品、干制品和即食制品中麦角甾醇的定量限分别为0.005 0 mg/g和0.010 mg/g,不同品种食用菌及其制品中麦角甾醇的添加回收率为83.1%~106.5%.日内、日间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1.1%~4.4%和1.3%~6.5%;采用科克伦和格拉布斯检验法,对6家不同实验室测定的4个相同食用菌样品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所得数据均无歧离值或离群值,重复性、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1.9%~2.8%和1.7%~8.1%.将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鲜品中的庆阳香菇、干制品中的灰树花麦角甾醇含量相对最高.该方法适用于食用菌及制品中麦角甾醇含量的快捷、准确检测.


小桐子赤霉素合成酶JcGA3ox基因家族成员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赤霉素(gibberellins, GAs)是一类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植物激素。本研究克隆了木本油料能源植物小桐子(Jatropha curcas)赤霉素3-氧化酶(gibberellin 3-oxidase, JcGA3ox)基因家族全部3个成员,分别命名为JcGA3ox1、JcGA3ox2和JcGA3ox3。采用RT-qPCR技术检测JcGA3oxs在成年小桐子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量,发现JcGA3ox1的主要表达部位是成熟叶和幼果;JcGA3ox2的主要表达部位是成熟叶、雌花和雄花;JcGA3ox3主要表达部位是根、成熟叶和幼果。为了进一步探究JcGA3oxs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采用35S启动子分别构建了35S:JcGA3ox1、35S:JcGA3ox2和35S:JcGA3ox3超量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和小桐子。结果显示,35S:JcGA3oxs转基因拟南芥和小桐子植株的JcGA3oxs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相比,转基因拟南芥植株GA1和GA3含量均有减少,GA4、GA24和GA34含量均有增加。但35S:JcGA3oxs转基因拟南芥和小桐子植株未出现开花时间、茎秆伸长或花器官发育异常等由内源赤霉素过量引起的典型表型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木本植物小桐子中GA3ox可能不是影响活性赤霉素含量及其生理功能的主要代谢酶。
关键词: 小桐子 拟南芥 赤霉素 JcGA3oxs 基因功能


不同熏蒸保鲜剂对'巨峰'葡萄质构及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求一种有效、安全、适宜推广的葡萄熏蒸保鲜方法,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5、10、15 mg∕L二氧化氯和30、60、90 mg∕m~3臭氧气体熏蒸处理30 min后,于(2±1)℃低温条件下贮藏,每隔7 d测定葡萄的质构及营养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二氧化氯和臭氧熏蒸处理可显著保持‘巨峰’葡萄果粒硬度和质地特性,提升其外观品质,维持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60 mg∕m~3的臭氧处理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第35天时,葡萄硬度为81.91 N,是CK组的1.23倍,果实弹性保持较好,仅下降了0.04 g·mm,葡萄果粒黏附性绝对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凝聚性、咀嚼性和胶着性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糖酸比为16.29,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17.85%和0.14 mg∕g,且果粒饱满,色泽较明亮,香味明显。研究对‘巨峰’葡萄的贮藏保鲜应用及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巨峰’葡萄 熏蒸保鲜剂 低温 质构分析 营养品质


不同温度对羊肚菌淀粉代谢的调控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温度对淀粉培养基中羊肚菌菌丝生长、淀粉酶活[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α-淀粉酶、β-淀粉酶、淀粉分支酶(DBE)、淀粉脱分支酶(SBE)]、淀粉含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淀粉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25℃温度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增加,淀粉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加快,菌丝浓密度和菌丝尖端分叉增加;AGPase、DBE、α-淀粉酶、β-淀粉酶在20℃下活性最高,SBE则在10℃下活性最高.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剩余含量在10℃下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温度与α-淀粉酶活性和SBE活性相关性不显著,与β-淀粉酶活性、AGPase活性、DBE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在15-20 ℃温度条件下,羊肚菌对培养基中的淀粉代谢能力最强,10℃低温或者25℃高温都不利于羊肚菌对培养基质中淀粉的利用.研究可为羊肚菌的菌种制作和人工种植提供理论支撑.


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初筛
《食用菌 》 2024
摘要:目的:初步筛选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方法:试验设7个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考察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菌球密度、菌球直径,液体菌种接入栽培料后菌丝生长速度,并确定最优配方的培养终点.结果:适宜供试大球盖菇菌株培养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 g、玉米粉25 g、稻草粉12 g、蛋白胨2 g、酵母膏1 g、VB11 mg,水1 L;该配方培养的大球盖菇菌球生物量为1.74 g/100 mL,菌球密度为114个(/100 mL),直径为1.5 mm,菌丝生长速度为0.44 mm/d;该配方培养液体菌种终点为第8天.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液体菌种 培养基 发酵终点 稻草粉 玉米粉


对92个茶树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农艺性状的评价
《微生物学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筛选优良的茶树菇新品种,采用菌株拮抗试验方法观察了92株茶树菇菌株间拮抗反应及其类型,ISSR-PC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PCR)分子标记方法对92株茶树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拮抗试验将92株茶树菇菌株分为27组;筛选出的2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317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平均比率为82.6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2时,ISSR分子标记分析可将92株茶树菇划分为6大类群,拮抗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比农艺性状分析,初步筛选出滇农5、滇农14、茶5-800、白茶、闽农5及滇农8作为工厂化生产茶树菇菌种。结果表明茶树菇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结合栽培出菇试验可为茶树菇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 拮抗反应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