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778条记录
湖北省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实践与思考

中国植保导刊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2018-2020年,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针对湖北省小麦生产病虫害发生特点,集成了适合湖北省麦区的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探索了新的推广模式.2021-2023年连续3年在湖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模式,累计应用面积达163.05万hm2,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时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 绿色防控 技术集成 应用实践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生全粉添加量对馒头制作工艺及品质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甘薯-小麦混粉为原料,探究甘薯生全粉馒头制作配方工艺以及甘薯生全粉添加量对馒头基本成分和物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馒头制作配方最优工艺为甘薯生全粉添加量30%、加水量55%、α-淀粉酶添加量0.02%、普鲁兰酶添加量0.75%,此时甘薯生全粉馒头感官评分最高为84.9。随着甘薯生全粉添加量增加,甘薯馒头淀粉和总膳食纤维含量逐渐增大,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小,可溶性糖呈不规律变化趋势且变化幅度较小。随着甘薯生全粉添加量增加,甘薯馒头色度WH值、比容逐渐减小,硬度和胶黏性逐渐增加,黏性、回复性、黏聚性和弹性逐渐减小。随着甘薯生全粉添加量增加,冻藏后复蒸馒头比容逐渐减小,硬度逐渐增大;在相同添加量的情况下,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比容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硬度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适当添加甘薯生全粉可制作出品质较好的馒头。

关键词: 甘薯生全粉 添加量 制作工艺 馒头 物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腥草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鉴定评价

长江蔬菜 2024

摘要:为鉴定评价鱼腥草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筛选出具有适合湖北种植的潜力鱼腥草种质资源,从全国鱼腥草主产区收集10份鱼腥草种质资源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利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鱼腥草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鱼腥草种质资源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8.96%~61.49%,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分枝数,最小的为地下部茎粗。地上部鲜质量与株高、叶长和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地下部鲜质量与地下部茎节间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9个性状无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8.34%。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第Ⅱ类7号种质综合性状最优,第Ⅴ类10号即本地栽培种质次之。7号种质可作为生产用种加以利用。

关键词: 鱼腥草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离核油桃优系"4-24-1"选育初报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4-24-1”桃是以“丰光”为母本,“070507(天仙红×中油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早熟离核油桃优系。该优系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在武汉地区3月上中旬开花,6月上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质量81.64 g,最大130 g;果实近圆形,果底白,果面光滑无毛,红色,果肉白色;果肉脆,离核,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可滴定酸0.16%~0.29%,果实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平均产量30.0 t/hm~2以上。

关键词: 早熟 油桃 小果型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食味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生活质量与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稻米消费观念已从"吃得好"转变为"吃得健康",对稻米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稻米食味品质是衡量稻米品质的重要指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稻米中各营养组分的含量、结构、相互作用及其呈现的理化性质是导致稻米食味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不同蒸煮方法下采用不同的米水比、蒸煮压力、蒸煮温度亦使稻米呈现出不同食味品质,显著影响着稻米可接受度.稻米食味品质虽与加工精度呈正比,但过度加工可导致稻米营养成分大量流失及人体糖分摄入过高,故平衡稻米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的适度加工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总结了稻米的营养组分、理化性质、蒸煮方法及加工精度等因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规律,概述了未来稻米食味品质的研究与发展方向,为稻米食味品质的改善和稻米品种的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稻米 食味品质 营养品质 加工精度 适度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LAF-seq技术的山桐子SSR标记开发及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分子标记,本研究构建了山桐子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 SLAF-seq)数据库。基于多态性SLAF标签序列,利用MISA程序识别到SSR位点30 121个,SSR的发生频率为6.16%。SSR序列中包括3 451种基元重复类型,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为优势重复基元,SSR位点数分别为22 191 (73.67%)、3 184 (10.57%)和1 338 (4.44%)。单核苷酸中A/T类型比例最高,为22 117 (73.42%);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中以TA/AT (1 743; 5.79%)和AA~(A, G, C, T四种碱基均可)(233; 0.77%)重复比例最高,78.52%的SSR长度主要在10~15 bp之间。为验证SSR的可靠性,随机设计合成100对SSR引物,经PCR分析,其中96对引物能扩增出预期条带,35对引物能扩增出多态性条带。选择6对多态性引物对30份山桐子样品进行遗传分析,聚类结果很好地反映出样品来源、地理分布和资源特征。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开发的SSR标记成本低、多态性高,未来可用于山桐子种质资源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

关键词: 山桐子 简单序列重复(SSR) 简化基因组测序(SLAF-seq)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棒状MgO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食用油中的苯并[a]芘

分析科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了一种纳米棒状MgO吸附剂,结合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SPE-HPLC/FLD)建立了食用油中苯并[a]芘(BaP)的快速分析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对合成的棒状MgO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gO纳米材料是多晶立方结构,呈棒状形貌,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非常适合作为SPE的吸附剂。对SPE过程中吸附剂用量、清洗液种类、解吸液种类及用量、上样液体积进行了详细的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食用油中BaP在0.5~20.0μg/kg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回归系数的平方(R~2)为0.9999,以信噪比的3倍和10倍计算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μg/kg和0.33μg/kg。同时,BaP在低、中、高3种加标浓度下回收率在85.3%~96.5%,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2.3%~9.0%,表明本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8种实际油样中BaP的分析,所有样品的回收率在77.8%~9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8%,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在实际样品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棒状纳米MgO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苯并[a]芘 食用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抓牢检测环节 打好成果基础 湖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内业测试经验分享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

摘要: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做好内业测试化验工作是后期成果编制的基础,总结好试点工作中内业环节的经验做法,能为土壤普查工作的全面铺开打好基础。本文总结了湖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工作中内业测试化验环节的经验做法,以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好土壤普查工作趟路子、摸经验。

关键词: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试点 内业测试化验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丝桃素-β-环糊精络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小龙虾保鲜膜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

摘要:目的 探究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KGM)、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 SA)、巴西棕榈蜡(carnaubawax,CW)与金丝桃素-β-环糊精络合物(hypericin-β-cyclodextrincomplex,Hyp-β-cd)制备的光敏性保鲜膜在4℃储藏条件下对小龙虾的品质影响。方法 将制备的Hyp-β-cd加入到KGM、SA与CW溶液中,采用流延法制备光动力杀菌保鲜膜(KGM/SA/CW/Hyp-β-cd膜),通过核磁共振光谱(nuclearmagnetic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与荧光猝灭法验证了Hyp-β-cd的形成和活性氧(reativeoxygenspecies,ROS)的生成能力,然后用正交实验法对复合膜的制备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ction, XRD)进行表征,最后,以pH、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volatilebasicnitrogen,TVB-N)、菌落总数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ants, TBARS)值做为指标对保鲜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NMR及荧光猝灭的结果表明Hyp-β-cd的形成和ROS的生成,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复合膜的制备进行优化:KGM含量为0.7%(m/V,下同)、SA含量为1.2%、CW含量为0.6%、Hyp-β-cd含量为0.4%时,复合膜有最优机械性能,拉伸强度为51.84MPa,断裂伸长率为14.27%。SEM证明了各物质在复合膜中的均匀分布。FTIR与XRD结果表明,随着SA、CW与Hyp-β-cd的加入,KGM与SA之间形成氢键,提高了复合膜的物理性能,CW的加入减少了复合膜的微孔隙,其中水接触角从67.5°增加到88.7°,氧气透过率从32.96降低到22.37 m3·μm/m2·day·kPa。由KGM/SA/CW/Hyp-β-cd膜包裹且在黄色LED光源照射处理后的小龙虾,在第8d时TVB-N值为20.37mg/g,菌落总数为6.14lgCFU/g,TBARS值为0.85 mg/kg, pH超过7.6。结论 KGM/SA/CW/Hyp-β-cd复合膜具有作为光敏性抗菌包装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金丝桃素-β-环糊精络合物 光动力灭菌 小龙虾 保鲜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

农业科技管理 2024

摘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阐述了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系统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需求导向、强化企业培育、强化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以期为提升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效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湖北省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资金投入 企业培育 人才队伍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