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利用前景与背景选择技术进行节水抗旱稻加值育种

上海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节水抗旱稻加值育种是指在节水抗旱的遗传背景下,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增添其他有价值绿色性状的方法.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和标记检测方法的发展,利用分子标记前景和全基因组背景选择育种,能准确导入目标基因,最大限度减少遗传累赘,显著提高育种效率,从而实现对目标性状的快速定向改良.通过介绍利用分子标记前景和背景选择技术进行节水抗旱稻加值育种的研究进展,总结加值育种过程中的经验,并对今后需要关注的关键性状和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分子标记 前景选择 背景选择 节水抗旱稻 加值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育种工厂的建设及其在节水抗旱稻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上海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加代是育种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节水抗旱稻新种质的创制需要进行多次结合抗旱性筛选的加代.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对育种工厂建设和应用进行了详细描述.节水抗旱稻育种工厂主体为一座以钢结构骨架搭建的玻璃温室,内部依次连通播种育苗室、人工光温控制室和抗旱鉴定筛选室,3间分室内的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均可控.以'沪旱6220'的创制为例,介绍在育种工厂内进行种质创新的应用.节水抗旱稻分离群体材料在育种工厂种植,结合密直播、短日照处理,并通过节水抗旱性筛选和"一粒传"等系列手段,在正常水田结合高世代产量、米质等选择,明确株系的综合表现,实现了在上海1年3—4次的加代.'沪旱6220'的应用情况表明,该品种的大面积试种与推广可有效缓解水稻生产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保护黑土层,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育种工厂 种质创新 ’沪旱62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球盖菇肽基料超声制备及其食药特性分析

食用菌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超声模式(聚能超声模式和平板超声模式、单频和多频组合模式等),探讨超声处理制备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肽基料的可行性及其呈味特性、抗氧化活性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等食药特性.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制备的大球盖菇肽基料中的肽含量均较高(110.36~230.15 mg·g-1干重),其中,功率密度300 W·L-1、单频20 kHz聚能超声处理模式或功率密度120 W·L-1、20/28/40 kHz或20/40/28 kHz顺序三频组合平板超声处理模式制备的大球盖菇肽基料中肽含量较高;超声处理频率组合对大球盖菇肽基料风味有较大影响,超声处理制备的大球盖菇肽基料呈咸鲜味特性;功率密度120 W·L-1、20/28 kHz顺序双频组合平板超声模式处理制备的肽基料,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功率密度300 W·L-1、20/28 kHz同步双频组合聚能超声模式处理制备的肽基料ACE抑制效果最优;在相同超声功率密度及频率组合处理条件下,聚能超声模式处理制备的肽基料比平板超声模式处理制备的肽基料,其肽段两端疏水氨基酸占比更高.

关键词: 大球盖菇 超声 呈味特性 抗氧化活性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节水抗旱稻经济效益评估

上海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安徽省节水抗旱稻种植推广地区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数据,对节水抗旱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节水抗旱稻是否能促进农户水资源的节约利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节水抗旱稻多种植于中低产的旱田,其单产通常稍低于种植在水田的普通水稻(节水抗旱稻单产为8817 kg/hm2,普通水稻单产为9652.5 kg/hm2);节水抗旱稻和普通水稻平均出售价格差异不大,分别为2.30元(人民币,下同)/kg和2.32元/kg.节水抗旱稻在土地流转费、准备农田费用、插秧、收割、作物保险以及灌溉水电费方面较普通水稻具有成本优势,节水抗旱稻单位面积净利润比普通水稻高2404.3元/hm2.种植节水抗旱稻可以比种植普通水稻节约灌溉用水9918.15 t/hm2,较普通水稻节水57%.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普通水稻 成本收益分析 节水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相分离法制备金针菇提取物中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活性

食用菌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三相分离法制备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提取物,以乙醇沉淀法为对照,考察提取物得率、蛋白含量、多糖含量、单糖组成、多糖重均分子量分布及体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结果表明:与乙醇沉淀法制备的提取物(FVP70)相比,三相分离法制备的提取物(TTPFVP)得率显著降低,但其中多糖含量极显著增加;TTPFVP由摩尔比为2.6∶10.8∶13.3∶1.0∶ 4.7∶ 0.1的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主要含有重均分子量为2.36×107和4.77×105的两个多糖组分,FVP 70由摩尔比为6.2∶1.0∶ 23.3∶ 25.7∶ 4.2∶ 11.3∶ 0.3的岩藻糖、葡萄糖胺、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主要含有一个重均分子量为3.31×105的多糖组分;TTPFVP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e离子还原能力及刺激RAW 264.7释放NO的作用明显优于FVP 70.

关键词: 金针菇 三相分离法 乙醇沉淀法 多糖 抗氧化活性 免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羊毛甾烷型三萜抗肿瘤构效关系初探

菌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篇文献报道灵芝三萜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其构效关系和作用靶点尚未系统比较.本研究以45种灵芝三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的增殖抑制测定,来评价化合物抗肿瘤的能力.结果表明,灵芝菌丝体三萜和子实体中性三萜的活性较强.进一步采用Discovery Studio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了 12种活性较强的灵芝三萜与5种抗肿瘤作用相关蛋白p53、Bcl-x1、EGFR、IL-2和VEGFR2之间可能的作用靶点,推测三菇化合物抗肿瘤能力与其结构上的乙酰氧基和母环上的共轭双键有关.其中,具有这一特征的含有3个乙酰氧基的ganoderic acid T,其抗肿瘤活性最强.本研究为灵芝三萜活性位点的寻找和结构改造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灵芝三萜 抗肿瘤活性 构效关系 分子对接 LibDock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稻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及分子调控机制

上海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栽培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消耗了大量的农业用水.解析栽培稻抵抗干旱胁迫的调控机制,培育节水抗旱稻,对于节约淡水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栽培稻形成了渗透调节、活性氧有毒物质的清除、气孔调节等多种生理生化机制来适应干旱胁迫,这其中涉及大量基因参与的分子调控途径.笔者结合其研究对近年来在栽培稻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过程、抗旱基因挖掘及其参与的分子调控机制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性 生理机制 功能基因 调控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桃种质资源主要酚类物质含量评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57份桃种质成熟期果实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果肉中6种酚类物质和3种有机酸含量,分析比较不同种质果肉单体酚和总酚含量的差异,并讨论不同肉色、肉质和有机酸含量的种质类型间酚类物质的含量差异.结果显示,桃果肉中总酚含量区间为31.05~919.11 mg·kg-1 FW,其中绿原酸、新绿原酸、儿茶素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56.60、43.20和25.79 mg·kg-1 FW,表儿茶素、芦丁含量中等,平均值分别为14.77和14.85 mg·kg-1 FW,阿魏酸含量最低(1.57 mg·kg-1 FW);筛选到单体酚和总酚含量特异种质11份;不同肉色类型桃的主要酚类物质含量存在差异,红肉类型显著高于白肉和黄肉类型,黄肉与白肉类型差异不大;不同肉质类型桃主要酚类物质含量为硬肉显著高于溶质和硬质类型(P<0.05);果实中苹果酸、柠檬酸、奎尼酸含量均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种质资源 酚类物质 有机酸 肉色 肉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三角地区粳稻种质的稻瘟病抗性基因鉴定及其抗性评价

核农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已克隆的抗稻瘟病基因Pi9、Pib、Pi5、Pita、Pi2、Pikh、Pikm和Pigm对稻瘟病菌表现广谱抗性,这些基因已广泛应用于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为了明确长三角地区粳稻的抗稻瘟病基因分布及其抗性表现,利用上述8个抗病基因的功能标记对52份粳稻种质进行抗病基因检测。同时,利用江苏省2019年稻瘟病菌代表菌株2019-746、2019-587、2019-924、2019-16-3、2019-522和2019-863的孢子混合液对供试种质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种质中分布频率较高的抗稻瘟病基因是Pib和Pita,分别达到78.85%和50.00%,其余基因分布频率依次为38.46%(Pikh)、34.62%(Pi9)、23.08%(Pikm)、21.15%(Pi2)、5.77%(Pi5),供试种质都不携带基因Pigm。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携带抗病基因Pita、Pi5、Pi2和Pikm的种质表现抗病的比例高;Pita、Pi5、Pi2和Pikm可以作为今后改良粳稻稻瘟病抗性的主要基因。本研究结果为长三角地区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粳稻 稻瘟病 抗性基因 稻瘟病菌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OL1A1基因在3个猪群体内的多态性分析

养猪 2022

摘要: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猪Ⅰ型胶原α1亚基基因(Collagen typeⅠalpha 1,COL1A1)的多态性,检测该基因在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群体内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群体遗传学指标.结果表明,COL1A1基因在3个猪群体内呈现3种基因型.在杜洛克猪群体内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优势等位基因;在长白猪和大白猪群体内A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G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COL1A1基因在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群体内PIC值在0.25~0.5之间,表现为中度多态.

关键词: Ⅰ型胶原α1亚基基因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