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当前蘑菇生产的概况

食用菌 1980

摘要:蘑菇滋味鲜美,有"健康食品"之称。它含脂肪较少,而含蛋白质较高(占干菇重30~40%),特别是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更为人们所重视。60年代以来,世界蘑菇销售量急剧上升。1960年,西德平均每人吃蘑菇150克,美国每人吃300克。到1975年,西德平均每人吃20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品种对比试验

食用菌 1980

摘要:为了选出适应于上海地区自然气温生长的高产优质良种,我们从1974年开始,对收集的香菇品种,进行木屑栽培比较试验,同时摸索相应的栽培枝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为7401、7402、7403、7404、7405等五个品种(1974年从国外引进),以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同位素N~(15)、C~(14)研究小麦穗肥的生理效应

土壤通报 1979

摘要:小麦看苗增施拔节孕穗肥,是协调小麦拔节、孕穗阶段各类矛盾,夺取小麦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我们自1976~1977年在本市嘉定县徐行公社和青浦县朱家角公社进行了田间试验,同时应用同位素N~(15)示踪,研究小麦穗肥的吸收利用率及氮素在植株体内的分配;应用放射同位素~(14)CO_2示踪,研究小麦施穗肥后叶片的光合能力及光合产物在植株体内的分配和积累.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15)N示踪研究棉花花铃期增施的氮肥在不同长势棉株体内的分配情况

核技术 1979 北大核心

摘要:合理施肥是夺取棉花稳产高产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措施.氮肥运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棉花的产量. 为了解棉花花铃期增施氮肥对防止植株早衰、增加中下部铃重和提高上部果枝结铃的作用,我们以~(15)N标记的硫酸铵示踪.通过研究棉花对~(15)N肥料的吸收利用以及在棉株各器官的分配情况,探索棉花增施花铃肥的效果.

关键词: 花铃期 主茎叶 肥料氮 营养器官 示踪研究 营养生长 棉株 果枝叶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土壤中硼、锌有效性的初步研究

土壤学报 1979

摘要:硼、锌是植物正常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植物缺硼或缺锌将会发生生理功能失调,生长发育受阻,从而影响农业产量与产品质量。土壤中硼、锌的有效供给情况与植物的硼、锌营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我们及郊区有关单位对水稻、小麦、油菜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含油率的初步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1979

摘要:提高油菜产油量的途径,一方面是提高油菜单产,另一方面是提高油菜籽含油量。上海郊区大面积种植的油菜品种的菜籽含油率在38%左右,早熟类型36—38%,迟熟品种38—42%。如能将含油率提高3%,就等于把油菜籽单产提高10%。油菜籽单产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变动较大,而油菜各个品种的含油率的遗传性却比较稳定,受外界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免疫荧光技术诊断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79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供在实验室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病毒的手段和快速诊断方法,我们于1977年6月开始,参考Konishi,S.(1967),E.O.Haelter-man(1972)对TGE实验感染猪的研究,A.Way-ne(1973)对TGE实验感染猪压抹片的研究,Mar-garet,H.(1970)对TGE组织培养的研究,M.B.Pernsoert(1968)对TGE野外诊断的研究等资料,对TGE实验感染猪的诊断、压抹片的检查和不同感染时间的检查等三项进行了研究,已取得一定结果,现分别告报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土壤磷素状况的研究

土壤学报 1979

摘要:根据几年来的调查研究,上海地区土壤中全磷含量一般在0.13—0.18%,主要几种土壤的全磷量如表1。不同土壤的有效磷量(0.5M NaHCO_3溶性磷)。根据56个标本的测定结果,>22ppm(P_2O_5)占35.7%,12—22ppm为44.6%,<12ppm是19.7%。所以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蘑菇培养料后发酵试验

食用菌 1979

摘要:培养料是蘑菇高产优质的物质基础,因此,对培养料制备的研究,历来受到各国菇农和研究者的重视。78年6月,沃籍华人张树庭教授来北京报告了培养料后发酵的情况,指出后发酵能彻底杀死病虫和有害的微生物,能提高料的含氮量,有利于高湿性微生物繁殖及其代谢活动,有利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猴头的培养和应用

食用菌 1979

摘要:猴头(Herieium erinaceus)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属。子实体白色肉质呈块状,直径5~10厘米,子实体上被复刺,刺下垂,刺长1~3厘米,孢子白色,近球形。在自然界多生长于柞树等立木的枯死部位,东北地区生产产量较多。好气、喜光,适宜生长温度为18~2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