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电子计算技术进行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的研究之一
《植物保护 》 1979
摘要:预报赤霉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情况,首先必须摸清造成赤霉病的基本条件及其规律。我们认为赤霉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为病原菌、麦子品种、生育阶段的环境(以气象为主)和人为的栽培条件(耕作、栽培、排灌、施肥、防治等农业措施)等四个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因此其预报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各有所侧重。若以预测所用的侧重因子来分,目前国内外小麦赤霉病的预测预报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侧重以病原菌为主的测报方法:


黑木耳抗霉菌株选育研究初报
《食用菌 》 1979
摘要:我所从1959年开始锯木屑栽培黑木耳试验,经过多年试验结果表明,锯木屑能栽培黑木耳,产量较高,生产周期短。但在栽培过程中常遭到霉菌的危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于1978年开展了黑木耳抗霉菌株选育工作。


防治红银耳的初步研究
《食用菌 》 1979
摘要:上海郊区1969年就开始进行了段木人工栽培银耳的试验,十余年来,栽培规模逐年扩大,产量逐年提高,76年产干耳70000斤左右,最高单产达3.9斤/担(干耳)。近年来,有个别单位在栽培中发现长出的银耳子实体变红,腐烂,最后失去


蘑菇简易堆料栽培法试验
《食用菌 》 1979
摘要:人工栽培蘑菇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历来都是以粪草堆制发酵腐熟后(简称熟料)作为培养料。堆制培养料,不但劳动强度大,时间长,而且在堆制过程中还会损耗养分。为此我们从1973年起,直接采用未经堆制腐熟的粪草培养料(简称生料)来栽培蘑菇。在同样的管理条件下,产量


田菁作短期绿肥的好处多
《农业科技通讯 》 1979
摘要:所谓短期绿肥,就是利用作物茬口的间隙见缝插针种植的绿肥作物。目前较为普遍的种植方式是“麦—田菁—晚稻”。这种复种方式的好处是:(1)在用地的同时可以养地,不与粮食作物争地;(2)生长期短、产量高。种植田菁45天,每亩可收鲜草1,500—2,000斤。(3)这种种植方式对改良离村较远的低产地尤为合适。麦收后,在单季晚稻移栽前40—45天左右的空余时间内插种田菁,鲜草翻压后作为单季晚稻的基肥。1969年在上海郊县推广1万余亩。种过田菁的土壤发松、发黑。这种复种方式,既可充分发挥麦子的增产潜力,又可解决晚稻基肥、促进高产、降低农本,增加


暗管在水田中的排水增产作用
《土壤 》 1979
摘要:随着双三熟制的发展,上海郊区土壤淹水时间延长,造成土壤水、气矛盾尖锐,根系生长环境不良,尤以松江、青浦、金山低洼地区更为突出。这是高产更高产所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暗管排水可以人为控制地下水位,增加稻田渗漏量,从而达到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和吸肥能力。这是低洼地区水稻土争取穗多、穗大、减少瘪谷、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治水改土、低产变高产的有效途径。


银耳菌丝体分离培养菌种的研究
《食用菌 》 1979
摘要:一、前言银耳又称白木耳,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中的颤胶菌目、颤胶菌科、颤胶菌属,学名为藻形颤胶菌(Tremella fuciformis Berkeley)。它是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肝糖、胶质及维


应用气调法抑制贮藏洋葱发芽
《食品科技 》 1979
摘要:本市生产的洋葱于6月份收获,应用一般堆藏的方法,至9月份陆续发芽.10月份以后供应的洋葱,主要靠冷库贮藏,需用冷藏设备,成本较高.以~(60)Coγ射线处理,抑制发芽效果虽好,但要应用于生产,需解决照射设备及食用鉴定问题.为了做到抑制贮藏洋葱发芽,季产年销,满足市场需要,还需找出其他贮藏方法.为此,从1971年开始,我们在曹扬仓库和乌中菜场进行了气调法抑制洋葱发芽的贮藏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