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割梢对蔺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割梢时间为主区,留苗高度为裂区,分析3次割梢时间(4月25日、5月5日和5月15日)和5种留苗高度[15 cm、25 cm、35 cm、45 cm和不割梢(70 cm左右)]处理对蔺草有效草茎产量、群体草茎数量、优质长草茎产量及百支草茎干重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仪征地区蔺草割梢时间以4月底至5月初为宜,即在最长草芽出生前15~25 d;割梢后留苗高度掌握在45 cm为佳。4月25日和5月5日割梢,留苗高度在45 cm时,蔺草的经济产量、优质长草茎产量和草茎干重比不割梢处理分别增加13.24%、45.89%和10.49%。表明在4月底至5月初割梢和留苗高度在45 cm时,不仅不会降低有效草茎产量,而且可以明显提高优质长草茎产量和草茎干重等品质性状,且能较好协调蔺草产量与品质间的矛盾。


江南地区风景名胜区中新农村建设思路初探——以苏州石湖风景区新南和新北村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风景名胜区中新农村建设关系到风景区的整体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环境整治和产业开发等诸多方面。调研分析了苏州石湖风景名胜区中新南和新北两村的现状,指出了存在景观风貌差、建设定位不清等问题,提出了两村应在进行合理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可通过风貌改造、特色营造、产业调整等措施进行建设和改善,以期符合风景区的总体发展要求。


螺旋藻(胶囊)对SD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剂量的螺旋藻对SD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分别以螺旋藻剂量83 mg/kg(推荐的人体每日摄入量)、416 mg/kg和833 mg/kg,连续喂饲受试大鼠30 d后测定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血脂浓度。结果表明:螺旋藻对高血脂大鼠的TG无明显调节作用(P>0.05);对TC各剂量均可使其极显著下降(P<0.01);对HDL-C中、高剂量均可使其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


甜椒CMS不育基因ISSR的分子标记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ISSR技术对甜椒CMST6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T6B基因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共使用了44条随机引物,其中33条引物在两系之中都获得了扩增产物。在不育系中获得了1条稳定扩增的特异片段ISSR-81400。通过随机抽取群体的不育和可育单株对ISSR引物进行鉴定,初步认为ISSR-81400可能是与甜椒CMS不育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


江苏省宿迁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宿迁地区蔬菜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建议,对帮助政府进行产业发决策和从业人员发展蔬菜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水和土壤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分析土壤和水样品中氯菊酯、胺菊酯和联苯菊酯的残留量,建立水和土壤样品中氯菊酯、胺菊酯、联苯菊酯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检测方法。水样经石油醚提取,正己烷定容后可直接检测农药残留(GC-ECD);土壤样品经石油醚/丙酮(2∶1,体积比)提取,用弗罗里硅土柱进行净化,丙酮/正己烷(1∶9,体积比)进行洗脱,正己烷定容后可直接检测农药残留(GC-ECD),采用外标法定量。试验结果表明:3种拟除虫菊酯在水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2.54%~101.74%(RSD:0.21%~5.92%),在土壤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7.87%~105.51%(RSD:2.75%~10.67%)。该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等特点。


基于多功能性的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探讨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原来的生产性功能和生活保障性功能在得到强化的同时,文化传承与休闲性功能和生态性功能越来越得到彰显。本研究剖析了江苏农业的四大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鹅细小病毒LH株的分离鉴定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鹅胚接种方法从南京六合具典型鹅细小病毒病病变的死亡雏鹅体内分离到1株鹅细小病毒(LH株)。在电镜下观察到该病毒液具细小病毒样粒子;8日龄健康易感雏鹅人工感染后100%发病、死亡,且具有典型鹅细小病毒病临床症状和剖检特征。在琼脂扩散试验中,用感染鹅胚液制备的待检沉淀抗原,能与鹅细小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应用针对GPVVP3特异性引物对LH毒液进行PCR检测,扩增出的片段为1.6 kb,与目的条带大小相符。序列分析发现,扩增产物与已发表的GPV的VP3片段相比较,同源性达99%以上,表明所分离到的LH株是一株鹅细小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