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220条记录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研究现状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转基因食品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日益关注。文章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的内容、评价原则。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安全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照和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氮分配和产绒性能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日粮氮营养在绒山羊体内的分配机理,调控氮营养在绒山羊体内的分配,提高舍饲绒山羊的经济效益,减少放牧,保护草原生态。方法用缩短光照和埋植褪黑激素的方法调控氮营养向绒毛方向分配。结果光照时间和埋植褪黑激素对绒山羊体内相关激素有显著影响,通过相关激素的变化调节绒山羊体内体氮和毛绒氮的分配比例。短光照和埋植褪黑激素使血液中褪黑激素含量升高,毛绒氮分配比例增加而体氮分配比例减少,促进绒毛生长,试验期内绒山羊的产绒量平均增加338.83±72g,提高73.8%。绒毛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纺织工业标准的要求。结论绒山羊的绒毛生长可以通过改变光照和埋植褪黑激素进行调控,在非生绒季节诱导产绒,在生产实践中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光照 褪黑激素 绒山羊 氮分配 山羊绒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氨基酸含量特征分析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鄂尔多斯地区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Maxim)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表明:四合木中含有动物必须的8种氨基酸,其含量为:成株13.65g·kg-1,幼苗15.46g·kg-1,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6.77%和32.645%.四合木成株与幼苗的根、茎、叶之间部分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差异,除苏氨酸外,其它氨基酸含量特征为幼苗>成株;四合木11种氨基酸含量高于沙打旺、紫花苜蓿而小于沙生灌木、沙棘、花棒、柠条和多枝柽柳.与其它5种优良牧草(箭舌豌豆、苦卖菜、沙打旺、白三叶、紫花苜蓿)必须氨基酸含量相比较,部分氨基酸含量高于箭舌豌豆和白三叶.与荒漠濒危植物比较,其脯氨酸含量具有特殊性.四合木幼苗根与茎之间脯氨酸含量有显著差异,且根的脯氨酸含量为茎的2倍.由于脯氨酸含量与植物的抗旱能力呈正相关,因此,十分有利于四合木幼苗的成活.

关键词: 西鄂尔多斯 四合木 氨基酸含量 特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后山旱农区马铃薯适宜播种密度和播期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是内蒙古后山旱农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粮食总产量和马铃薯加工利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旱地马铃薯适宜播种时期为5月1日左右,适宜密度为57000株/hm2左右;5月21日左右播种,水分亏缺较大,薯块含水量高,淀粉含量较低,适口性差,不利于贮运;5月11日左右播种不仅会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而且会导致各种病害,叶片死亡程度较重。适宜播种密度和播期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优化利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可促进旱地马铃薯增产。

关键词: 旱地马铃薯 适宜密度 播种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奈曼旗白音昌乡生态经济优化模式设计

华北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奈曼旗白音昌乡是一个农牧业为主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文章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奈曼旗白音昌乡的生态经济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 优化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泰国树薯淀粉葡萄糖浆品质和提取方法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新设置的水解条件及使用不同用量的酶、不同浓度的淀粉,进行了树薯淀粉水解葡萄糖浆的品质和提取方法的研究。证明树薯淀粉葡萄糖浆品质良好,并提出了不同于工业上采用的、更为简便的树薯淀粉葡萄糖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 树薯 淀粉 葡萄糖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内源性类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gp85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病毒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探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virussubgroupJ,ALV J)的亚群特性,利用ALV Jgp85基因两侧的序列片段为引物,从正常SPF蛋鸡、商品肉鸡和DF1细胞基因组中完整地扩增了内源性类ALV Jgp85基因。肉鸡和DF1细胞内源性类ALV Jgp85基因同源性达99 9%;SPF蛋鸡内源性类ALV Jgp85基因与肉鸡和DF1细胞的内源性类ALV Jgp85基因之间同源性达95 6%、95 3%。三种不同来源的内源性类ALV Jgp85基因DNA与IMC10200株ALV J的gp85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1 8%、94 1%、94 0%;与ALV J原型株HPRS 103gp85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5 6%、98 3%、99 9%。内源性类ALV Jgp85序列与外源性ALV Jgp85基因具有相似或一致的ORF和Jameson Worlf抗原表位优势。

关键词: 内源性反录病毒 内源性类ALVJgp85基因 DNA克隆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黄瓜雌性化的效应

华北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黄瓜种子期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在黄瓜的种子期用4000 ̄9000mg/L的乙烯利处理能降低黄瓜第一雌花节位、增加雌花数、减少雄花数、增加雌雄花比值,提高早期产量。浸种处理12h者,浓度以8000mg/L促雌效果最佳,其第一雌花节位比ck降低了1.45个节位,1 ̄30节内对1 ̄15节位雌性化作用效果明显,此节位段雌花数分别比ck增加了47.02%,48.13%,59.48%,且1 ̄30节单株总雌花数比ck增加了48.32%。浸种处理16h者,浓度以7000mg/L促雌效果为佳,其第一雌花节位比ck降低了1.38个节位,1 ̄30节内对1 ̄20节位雌性化作用效果最明显,此节位段雌花数分别比ck增加了41.24%,32.16%,40.26%,26.07%,且1 ̄30节单株总雌花数比ck增加32.83%。1 ̄30节单株总雄花数呈现递减趋势,7000mg/L处理12h的、8000mg/L处理16h的雄花数减少最少,分别比ck降低了29.77%,24.82%。两个处理时间以12h作用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 乙烯利 黄瓜 种子期 雌性化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笋生长发育规律及营养成分的初步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野生蔬菜———地笋生育规律及产品(根状茎)的营养成分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地笋根状茎萌发的最低10 cm地温为3.5℃;出苗期的最适10 cm地温范围为3.5~11.0℃;幼苗期的最适10 cm地温范围为11.0~26.2℃;根据植株生长动态,可将其生育时期划分为出苗期(24 d)、幼苗期(40 d)、成株期(或为植株快速生长期)(50 d)、根状茎膨大期(50 d)和植株衰老期(30 d);系统观测了地笋植株的植物学性状;测定了地笋根状茎的营养成分含量;用其直立茎和匍匐茎进行扦插繁殖,成活率均为100%。

关键词: 野生蔬菜 地笋 生育规律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2种菜蝽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内蒙古新疆菜蝽(Eurydema maracandicumOshanin)、巴楚菜蝽(EurydemawilkinsiDistant)2个种以及同种内不同种群、不同性别、个体间EST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菜蝽的EST同工酶谱中均有各自的特征酶带。聚类图显示,2种菜蝽同种内不同种群、不同个体、性别间存在差异,且性别差异大于个体差异,但小于种间差异。

关键词: 菜蝽 不同种群 不同个体 EST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