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超声辅助去糖处理对热风干燥及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品质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去糖预处理方法对热风干燥及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品质的影响,利用超声(US)、超声辅助酶法(US+EM)、超声辅助碱法(US+AM)、超声辅助热水法(US+WM)4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红枣脆片,分析干燥后红枣脆片的色泽、质构、滋味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不同超声辅助去糖预处理方法对热风干燥及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品质均有较大的影响,对比不同去糖预处理组,超声(US)和超声辅助酶法(US+EM)处理下红枣鲜样固形物减少率分别为2.53%和3.36%,显著低于超声辅助碱法(US+AM)和超声辅助热水法(US+WM)处理;超声辅助热水法(US+WM)处理下热风干燥及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多糖含量最低,去除多糖效果最佳,其次是超声辅助酶法(US+EM)处理;超声辅助酶法(US+EM)去糖处理下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黄酮保留量最高,VC损失量最小.电子舌结果显示超声辅助酶法处理下压差闪蒸干燥红枣脆片口感最佳.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酶法处理在减少糖分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红枣脆片的风味和营养成分.
关键词: 红枣脆片 热风干燥 压差闪蒸干燥 超声辅助酶法 去糖处理


缓控释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对香蕉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 2024
摘要:为了研究缓控释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在香蕉上的施用效果,以常规施肥(纯N 600 kg/hm2、P2O5300 kg/hm2、K2O 900 kg/hm2)为对照,开展了田间试验(各处理氮、磷、钾养分等量施用),比较了缓控释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对香蕉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控释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可以改善香蕉农艺性状,提高香蕉产量(比常规施肥增产3.6%~10.5%)和品质,在降低土壤容重以及提高土壤pH值、土壤有效磷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方面效果明显。综合试验结果可知,缓控释肥2(30-6-15)和土壤调理剂3(CaO≥20%,MgO≥3%,SiO2≥6%,pH值9)配施在香蕉上施用效果最好。
关键词: 缓控释肥 土壤调理剂 香蕉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土壤性质


基于HPLC-MS/MS对槟榔壳中六种活性物质分析
《化学研究与应用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槟榔壳中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去甲槟榔次碱、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使用50%甲醇水提取,色谱条件: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Column(1.8μm,2.1*100m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8℃,流速0.4mL·min-1,进样体积2μL;质谱条件:喷射流电喷雾(AJS 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外标法定量。在相应浓度范围内,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去甲槟榔次碱、儿茶素、表儿茶素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平均回收率为80.13%~106.22%,RSD为0.25%~3.55%。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槟榔壳 活性物质 检测


海南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摸清海南省众多普通野生稻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发掘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本研究利用32个SSR标记,对来自海南省11个不同市县的2038份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结果显示,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Number of effective alleles)为2.479,丰富度Shannon指数(I,Shannon entropy index)为0.975,Nei′s基因多样性(h,Nei′s genetic diversity)为0.570,多态性位点百分比为96.27%,表明海南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不同地方来源的海南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来自临高的海南普通野生稻丰富度最高,琼海的普通野生稻遗传丰富度最低,其变异主要集中在群体内部。群体结构分析显示当K=2时,Delta K值最高,将2038份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分成2个类群,第Ⅰ类群有1145份资源,分别来源于海口、澄迈、儋州、三亚、万宁、琼海、临高、陵水、乐东、东方,第Ⅱ类群有893份资源,分别来源于海口、文昌和澄迈。利用居群优先及多次聚类的方法构建海南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192份,占总资源(2038份)的9.42%,核心种质的Shannon指数(I)保留了102.46%,Nei′s基因多样性(h)保留了104.39%,有效降低了原始种质的遗传冗余度和遗传差异上的重复。海南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代表了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特异性,为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材料。


菠萝蜜提质增效栽培管理技术
《中国果业信息 》 2024
摘要:为推广菠萝蜜种植,介绍了包括品种选择、种苗繁育、园地选择和建园、施肥管理、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控等在内的提质增效栽培管理技术,以期有效提高菠萝蜜的产量和品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促进海南省菠萝蜜特色产业发展.


芽孢杆菌Ya-1的定殖特性及其对辣椒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芽孢杆菌Ya-1(简称Ya-1)在辣椒根际、根和叶中的定殖特性及其对辣椒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微生态调控防治辣椒枯萎病及芽孢杆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自然土+蛭石(Ns)和灭菌土+蛭石(Ss)2组基质盆栽辣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利福平标记法,分别对2组基质设接种无菌水(A)、接种抗200μg/mL利福平的Ya-1突变株(Ya-1-200)发酵液(B)、接种辣椒枯萎病菌SMPLJLD-1孢子悬浮液(C)和接种Ya-1-200发酵液+辣椒枯萎病菌SMPLJLD-1孢子悬浮液(D)4个处理,接种后0、1、2、3、7、10和20 d,测定Ya-1在根际、根和叶片的定殖量的,并结合绝对定量PCR验证Ya-1的定殖规律。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接种0、10、20 d根际细菌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稀释分离法检测Ya-1在辣椒植株及根际中的定殖情况结果显示,接种3 d后,B、D处理下根际和叶中Ya-1的定殖量逐渐下降,20 d后趋于稳定,定殖量均大于1×10~4 CFU/g。绝对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B、D处理后,辣椒根际、根和叶中Ya-1单位样本拷贝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接种3 d后达到峰值,并在20 d后稳定在1.0×10~5 copies/g以上。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Ns组接种10 d与接种20 d相比,B处理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下同),而C和D处理2个指数显著升高。辣椒根际细菌群落中相对丰度大于4%的优势菌门包括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和变形菌门。接种10 d时,C处理辣椒根际细菌群落中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最低(4.07%),B处理该菌门的相对丰度最高(6.77%)。与A处理相比,B处理在接种10和20 d时贪铜菌属、Aquicella、Trinickia、Crenobacter、产碱杆菌属、戴氏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gulbenkiania、芽孢杆菌属、罗河杆菌属和Vogesella均明显富集;接种10 d后,与A处理相比,B处理鞘氨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升高,Gp6、假甲基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结论】Ya-1可在辣椒根际、根和叶中有效定殖,接种该菌后能改变辣椒根际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提高辣椒根际中具有抗病促生和改善辣椒品质等相关功能细菌的相对丰度。推测Ya-1具有开发应用的潜力。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利福平标记 绝对定量PCR 定殖 根际细菌多样性


槟榔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槟榔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方法,本研究采用改良CTAB法、MP Biomedicals土壤试剂盒、QIAGEN土壤试剂盒、天根多糖多酚植物试剂盒和MP Biomedicals植物试剂盒分别提取槟榔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通过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MP Biomedicals植物试剂盒提取的DNA效果最好,DNA浓度为81.57μg/m L,A260/A280值为1.80,A260/A230值为2.06,PCR扩增产物亮度高、无杂带,且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污染小等特点。本研究为槟榔叶表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提供了参考,为后续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同间作模式对幼龄菠萝蜜土壤酶活性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不同间作模式对幼龄菠萝蜜果园土壤水分、酶活性和真菌群落的影响,以2021年6月定植的“琼引8号”幼龄植株为试材,设置间作南瓜、平托花生、硬皮豆3种处理,以单作菠萝蜜为对照,2022年1月采集菠萝蜜根际土壤样本后再间作,间作1年后(即2023年1月)再采集各处理根际土样,分别测定土壤水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间作能显著增加土壤水分含量,2023年1月采集土壤水分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间作南瓜>间作硬皮豆>间作平托花生>单作。土壤酶活性与水分含量均未呈现显著相关性,蔗糖酶活性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比对照(单作菠萝蜜),间作南瓜和硬皮豆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间作平托花生降低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间作的土壤真菌丰富度与多样性均有所降低,降低子囊菌门、被孢霉门、壶菌门和镰刀菌属等致病菌群的相对丰度,提高担子菌门、腐质霉属、踝节菌属和亡革菌属真菌相对丰度,从而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关键词: 菠萝蜜 间作 豆科 土壤水分 酶活性 真菌群落 相对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