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宝鸽和石岐鸽二元杂交鸽的繁殖性能及后代生产性能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大宝鸽和石岐鸽二元杂交鸽的繁殖性能和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为后续建立高生产性能配套系提供完善的数据支撑.[方法]试验设立了正交组(大宝鸽公鸽×石岐鸽母鸽,子代为DS鸽)和反交组(石岐鸽公鸽×大宝鸽母鸽,子代为SD鸽),测量分析种鸽繁殖性能,杂交子代0~28日龄的生长性能,28日龄乳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胸肌中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以及乳鸽血清生化指标.[结果]DS鸽种鸽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高于SD鸽种鸽(P<0.05).SD鸽1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DS鸽(P<0.05),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显著低于DS鸽(P<0.05),pH45min显著高于DS鸽(P<0.05),肉色a*值和滴水损失均显著低于DS鸽(P<0.05).SD鸽与DS鸽相比胸肌肌纤维直径较小、胸肌肌纤维总数更多,且胸肌肌纤维密度较大(P<0.05).SD鸽血清中总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DS鸽(P<0.05),血糖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DS鸽(P<0.05).[结论]DS鸽和SD鸽具备优秀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状,以及良好的肉质特征.研究结果为肉鸽高产配套系的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巴戟天多糖对文昌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添加巴戟天多糖(Morinda officinalis polysaccharide,MOP)对文昌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旨在为MOP在肉鸡生产中得到深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雌性文昌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鸡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鸡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的MOP,试验期40 d.在试验第1、40天分别称重,试验期间以重复为单位记录采食量和剩料量,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在试验第40天每重复选取1只试验鸡采血,屠宰后采集胸腺、脾脏、法氏囊并称重,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并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MOP对文昌鸡的终末体重、ADG和ADFI无显著影响(P>0.05),但250 mg/kg MOP组的F/G显著提高(P<0.05),其余试验组F/G无显著变化(P>0.05).②250 mg/kg MOP组文昌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500 mg/kg MOP组血清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500和1 000 mg/kg MOP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2 000 mg/kg MOP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③500、1 000和2 000 mg/kg MOP组文昌鸡法氏囊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250及500 mg/kg MOP可提高文昌鸡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添加500、1 000和2 000 mg/kg MOP可改善文昌鸡血清抗氧化指标,促进免疫器官法氏囊的生长发育.本试验中,MOP添加量以500 mg/kg为宜.


海南油茶种苗高位嫁接适宜砧木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到适合海南油茶种苗高位嫁接的砧木,本研究以海南本地越南油茶、高州油茶、普通油茶、浙江红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和油茶育成品种等17份油茶种质的幼苗为砧木,‘琼科优1号’良种一年生枝条为接穗,筛选海南油茶种苗高位嫁接的适宜砧木。结果表明,海南本地越南油茶‘三江Y2-10’、‘五指山油茶’、‘三江10-1’和‘三江Y2-9’、高州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在海南生长速度较快[株高介于(22.35±5.79) cm~(24.39±4.67) cm],比生长速度较慢的普通油茶、‘岑软2号’、‘岑软3号’和香花油茶[株高介于(8.60±1.07) cm~(16.10±3.60) cm]更适合作为海南油茶种苗高位嫁接砧木。此外,高州油茶、‘三江Y2-9’和‘五指山油茶’作为砧木时,嫁接成活率高且接穗生长量大,说明这3种油茶种质适合作为油茶良种‘琼科优1号’的种苗高位嫁接砧木。本研究可为海南其他油茶良种种苗高位嫁接快速繁育的砧木种类提供参考。


二十一个热带兰品种在海南引种栽培的适应性及表型多样性研究
《南方农业 》 2024
摘要:为研究热带兰品种在海南引种栽培的适应性与表型多样性,为丰富海南热带兰资源及育种目标亲本提供数据支撑,以210份21个品种的热带兰资源为研究对象,对9个表型性状多样性和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观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海南均生长良好,可正常开花;9个表型性状中变异系数为31%~75%,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36,冠幅多样性指数最大(5.95),说明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1.5%,其中导致21个热带兰品种表型性状出现差异的主要性状有小花数、花序长和花枝数等花部性状。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10处,将供试材料分为2大类,第Ⅰ类群包括19种蝴蝶兰品种,第Ⅱ类群包括2个火焰兰品种。通过分析210份热带兰种质资源的9个表型,发现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在欧式距离4处可将9个表型性状分为6大类群,根据类群特征可为新品种培育及杂交亲本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热带兰 引种栽培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变异系数 海南省


稻种资源苗期田间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田间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准确的表型鉴定是数量性状基因发掘和遗传基础研究的关键。而稻种资源田间抗旱性表型的准确鉴定一直是该领域的卡脖子难点,也是抗旱育种工作者所关注的核心技术步骤。本文在前期系统的抗旱性研究基础上,通过多年对田间抗旱性鉴定体系的探索优化,总结制定了包括一般要求、整地、备种、播种、施肥、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苗期群体抗旱性调查与评价等全过程的操作规范和基本要求,为作物种质资源苗期田间抗旱性鉴定提供技术参考。该技术规程适用于海南省三亚市每年冬季(11月中旬-次年4月上旬)的苗期田间抗旱性鉴定。


早期断奶对五指山猪仔猪肠道免疫指标及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明五指山猪断奶后仔猪肠道的应激变化以及对肠道黏膜AA转运载体表达量的影响。共用五指山仔猪24头,分别在断奶0天、断奶后第3,7,10天进行屠宰,并收集仔猪血清、小肠肠段和黏膜。测定其血液免疫指标、小肠形态学和肠道黏膜AA转运载体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断奶前相比,断奶后第3天肠绒毛断裂稀疏,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降低,空肠和回肠绒毛表面积的变化差异显著。断奶后第7天后绒毛高等数值均有好转;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在断奶后显著降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乳酸脱氢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差异显著;断奶后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脂多糖变化显著;断奶后小肽转运载体PepT1相对表达丰度按照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顺序依次进行增加,酸性AA转运载体EAAT3相对表达丰度在肠道中不显著,中性AA转运载体B0AT1、ASCT2和rBAT在空肠以及回肠中的相对表达量更高,碱性AA转运载体CAT1、y+LAT1和4F2hc,在断奶后十二指肠的表达量降低,载体在回肠的表达中相对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早期断奶应激引起五指山仔猪绒毛缩短和隐窝增生等明显肠道变化,血液免疫蛋白及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脂多糖等含量降低,同时肠道AA转运载体表达量变化,尤其断奶后第3天各项指标变化明显,但随着断奶日龄增长至第10天逐渐恢复,仔猪免疫力增强,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


不同养殖模式的文昌鸡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文昌鸡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文昌鸡现代集约化生产模式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 2 种养殖模式下的文昌鸡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试验选取 15 000 只健康文昌鸡母雏,育雏期结束后随机分为 2 组,A组采用传统"放养+育肥"养殖模式,B组采用集约化笼养模式,每组设 3 个重复.饲养至 115 日龄时,测定并对比 2 种模式下文昌鸡母鸡生产性能、肌肉品质,并分析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B组的成活率、出栏体重、腹脂率高于A组(P<0.05),耗料增重比低于A组(P<0.05);B组肌肉红度值、天门冬氨酸含量虽然低于A组(P<0.05),但肌肉滴水损失和肌内脂肪含量高于A组(P<0.05),肌肉品质总体差别不大.由于人工成本低、鸡成活率和出栏体重高,B组生产成本明显低于A组,且每只文昌鸡能够增加 6.32 元利润.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集约化笼养模式能够降低文昌鸡生产成本,且对肌肉品质风味影响不大,能大幅度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文昌鸡 传统养殖 集约化笼养 生产性能 肉品质 经济效益


不同饲养方式对文昌鸡肉质性状、脂肪酸、氨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文昌鸡肉质性状、脂肪酸、氨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选取21日龄的文昌鸡母鸡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笼养组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散养组饲养在橡胶林下,早晚补给饲粮。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散养组胸肌重极显著高于笼养组(P<0.01),鸡肉黄度值极显著低于笼养组(P<0.01),胸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笼养组(P<0.01),胸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高于笼养组(P<0.01),肌纤维密度极显著低于笼养组(P<0.01)。笼养组胸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散养组(P<0.01)。散养组胸肌赖氨酸、天冬酰胺与谷氨酰胺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组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笼养组(P<0.01)。笼养组丙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散养组(P<0.01)。散养组胸肌花生四烯酸、十七烷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或P<0.01),笼养组胸肌中棕榈烯酸含量显著高于散养组(P<0.05)。散养组文昌鸡胸肌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优于笼养组。研究表明,散养组胸肌肉色更佳,胸肌内功能性氨基酸、脂肪酸及风味物质的含量及组成优于笼养文昌鸡,说明散养文昌鸡肉品质更好。


海南茶园土壤及茶树叶片养分分析与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海南省主产区茶园土壤及茶树叶片养分丰缺状况,为海南茶园土肥管理及茶叶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了海南省白沙、五指山、琼中、定安及保亭等5个主要产茶区土壤样品和茶树叶片样品各121份,检测pH值、有机质、N、P、K、Zn、Se等7个土壤营养指标和茶树叶片N、P、K、Zn、Se等5个营养指标,分析了土壤样品和茶叶样品的养分含量及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海南省茶园土壤呈弱酸性,pH值平均为5.16,有机质含量整体较高,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整体处于中上等水平,有效钾含量偏低。茶园土壤肥力质量总体水平良好,大量元素上建议增施钾肥;锌、硒含量总体水平适中,部分地区土壤锌、硒含量丰富,少部分地区茶树叶片可达富锌、富硒茶标准,有开发锌硒茶的潜力;海南省茶树叶片氮、钾含量适当,但缺磷现象较多;土壤指标与茶叶中的N、P、K无显著相关性;土壤锌、硒含量与茶叶锌、硒含量之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


橘小实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和阿维菌素的交互抗性
《昆虫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目前化学防治是果树重大害虫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主要防治措施.本研究旨在明确橘小实蝇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成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和阿维菌素3种杀虫剂的抗性,分别对其他2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抗性遗传规律,为果园轮换用药开展防治和抗性治理等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从野外采集橘小实蝇幼虫,在实验室内饲养52代以上,应用药膜法测定成虫对杀虫剂的敏感度;采用群体筛选法逐代抗性汰选至52代,建立橘小实蝇抗药性品系;采用药膜法测定橘小实蝇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品系、敌百虫抗性品系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成虫分别对另外2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水平;将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品系、敌百虫抗性品系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成虫进行正反两两杂交,通过对各杂交处理F1代成虫进行生物测定以判定抗性遗传规律.[结果]研究发现橘小实蝇高效氯氰菊酯、抗敌百虫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成虫分别对另外两种杀虫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交互抗性.其中,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品系成虫对敌百虫存在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resistance multiple,Rm)为15.61;对阿维菌素则为低水平交互抗性,Rm为6.67;敌百虫和阿维菌素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品系成虫的致死中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值分别为54.58和25.30 mg/L.敌百虫抗性品系成虫对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均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Rm分别为9.15和6.18;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敌百虫抗性品系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43.12和23.35 mg/L.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成虫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敌百虫同样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Rm分别为8.74和3.58;高效氯氰菊酯和敌百虫对阿维菌素抗性品系的LC50值分别为41.18和12.52 mg/L.橘小实蝇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品系与敌百虫抗性品系进行正反交时其F1代成虫的抗性衰退率分别为33.52%和56.42%,与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正反交时其F1代成虫抗性衰退率分别为8.49%和84.25%.敌百虫抗性品系与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品系正反交时其F1代成虫的抗性衰退率分别为21.41%和81.47%,与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正反交时F1代成虫的抗性衰退率则为38.00%和79.00%.阿维菌素抗性品系与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品系、敌百虫抗性品系正交时F1代成虫的抗性衰退率分别为3.62%和12.77%,与亲本相比变化不大;反交时F1代成虫的抗性衰退率分别为65.45%和62.29%.[结论]橘小实蝇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品系对敌百虫存在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对阿维菌素则为低水平交互抗性;敌百虫抗性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均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阿维菌素抗性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敌百虫同样存在低水平交互杭性.橘小实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和阿维菌素的抗性遗传明显偏向母系遗传规律.本研究测定和明确了橘小实蝇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和阿维菌素3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分别对其他2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水平及抗性遗传规律,对延缓该虫抗药性、指导田间杀虫剂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抗药性治理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橘小实蝇 高效氯氰菊酯 敌百虫 阿维菌素 交互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