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广西鱼类一新纪录:唐鱼(鲤形目:鲤科)

动物学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08年在广西一山涧小溪发现了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种群,属、种均为广西新纪录。与广东从化野生唐鱼比较,广西唐鱼背鳍、腹鳍和臀鳍有明显黑色斑纹,尾柄较高,广西唐鱼种群在可量性状主成分分析上与广东从化唐鱼野生种群可以明显区分开来。我们还对唐鱼栖息地生境与环境进行了调查,栖息地为一条山涧小溪,溪流落差大,水质清澈呈酸性,水草茂盛。

关键词: 广西 新纪录 唐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养殖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分子特性比较及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病毒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室2009年从广东省患典型出血病的养殖草鱼中分离到一株具强致病性的水生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该毒株具有11个节段双链RNA。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与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及水生呼肠孤病毒属其它已知种存在较大的分子差异。本研究进一步检测了广东、福建、湖南等地草鱼出血病流行毒株的分子特性。根据已克隆到的GCRV-GD108株11个节段序列分别设计合成特异引物,从各地收集患出血病草鱼,提取组织总RNA,RT-PCR检测。结果表明各检测样品均可扩增到特异性条带,而GCRV标准株则无特异条带;同时根据GCRV标准株序列合成的特异引物进行扩增,GCRV标准株有特异性条带,而各检测样品则均无带。测序结果显示各样品间相应片段序列的同源性很高(95.2%~99.4%),与GCRV-GD108的相应序列也具高同源性(95.0%~99.8%),说明检测样品与GCRV-GD108株具有相似的分子特性,均与GCRV及水生呼肠孤病毒属的其它种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养殖草鱼出血病病毒存在着不同的分子类型,GCRV-GD108株在南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病害防控上尤其是疫苗研制与使用上应予关注。此外,从上述引物中筛选出适合于双重PCR的引物对,建立了双重PCR检测方法,可在一次PCR反应中鉴别所感染的病毒属于GCRV或GCRV-GD108株。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分子差异 组织特异性 双重PCR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群体秀丽白虾生物学特征及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太湖和巢湖2个群体秀丽白虾的生物学特征和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月份太湖秀丽白虾的体长优势组为40~50mm(占样本数的69.3%),体重优势组为0.5~2.0g(占样本数的83.4%),体长(L,mm)、体重(W,g)的关系式为:W=2.6×10-5L2.8777;6月份巢湖秀丽白虾的体长优势组为45~55mm(占样本数的73.8%),体重优势组为1.5~2.5g(占样本数的69.0%),体长(L,mm)、体重(W,g)的关系式为:W=2.8×10-5L2.8471。15个随机引物的RAPD研究结果表明,太湖群体多态位点比例为49.16%,巢湖群体多态位点比例为48.78%;太湖、巢湖2个群体内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817和0.8735,2个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311,群体间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

关键词: 太湖 巢湖 秀丽白虾 生物学特征 遗传多样性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弱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免疫原性初步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江西南昌患出血病草鱼体内分离出的草鱼病毒(暂命名为JX09-01)能使草鱼肾脏细胞(CIK)、草鱼肝细胞(L8824)、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PSF)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感染CIK细胞固定后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质内有大量病毒聚集,形态和排列方式与已报道的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相似。针对GCRV 873株S6基因设计的简并引物可以从病料组织和感染细胞中扩增出目的条带,而针对GCRV HZ08株S6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未能扩增出目的条带。对JX09-01株的S6全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表明,其核苷酸序列同GCRV 873株和HZ08株的同源性分别是99.3%和30.4%,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98.6%和30%,说明草鱼病毒JX09-01株为草鱼呼肠孤病毒。用JX09-01株接种当年8—10 cm左右的草鱼,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能致草鱼死亡。用传代至15代的CIK细胞病毒液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强毒株的免疫保护率达到86.7%。实验结果初步显示,新分离到的JX09-01为草鱼呼肠孤病毒弱毒株,可作为弱毒疫苗的候选毒株。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分离 鉴定 序列分析 免疫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囊藻毒素-LR对罗非鱼肝脏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研究了微囊藻毒素-LR(MC-LR)对罗非鱼肝脏活性氧自由基含量(ROS)及相关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了5个剂量组(对照组、50、100、250、500μg·kg-1MC-LR),并在2、12、24、36、84h检测了ROS含量、SOD和CAT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MC的作用下,肝脏组织能够产生大量的ROS。SOD和CAT这两种抗氧化酶在清除过量ROS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SOD酶动态变化的过程表现为在36h突然上升后恢复的趋势,而CAT酶活性在24h和84h有两个高峰。实验结果为以抗氧化酶如SOD、CAT作为监测MC-LR引起罗非鱼毒性作用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据,为进一步从抗氧化系统的角度研究MC对鱼类的毒性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罗非鱼 活性氧自由基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波流作用下网格锚泊的单个重力式网箱缆绳张力

中国水产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沿海常用的周长40 m×10 m的HDPE重力式网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渔具模型试验狄克生准则,选用大比例尺(λ=1/10)和小比例尺(λ′=1/2)设计制作模型网箱。网箱锚泊系统采用的网格形式与实际使用的一致。模型试验于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海洋环境工程实验室风浪流水槽[50 m(L)×10 m(W)×5 m(D)]进行。实验时前端缆绳水平方向与波流夹角为0°,波浪周期1~2.2 s,波高10~30 cm,对流速0 cm、10 cm和15 cm作用下主缆绳、系框绳以及浮框绳的张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纯流作用下,前端缆绳张力最大;(2)在纯波作用下,后侧缆绳张力最大,最大张力(Tmax)与波高(H)的关系为:T max=C1H+C2(C1、C2为常数);(3)在波流联合作用下,前端缆绳张力最大,缆绳最大张力(Tmax)与波高(H)的关系为:TCeC4Hmax=3(C3、C4为常数);(4)在波流作用时,左右前端缆绳一般会产生差异,最大差值约30%。

关键词: 重力式圆形网箱 最大缆绳张力 波浪 水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温和余氯对黑棘鲷仔鱼存活的影响

海洋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静水试验法,模拟研究了电厂温排水排放导致的海水升温和余氯残留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存活的影响。试验水温设4个梯度:18、22、26、30℃,余氯设6个浓度水平:0.025、0.05、0.1、0.2、0.4、0.8 mg/L,同时以过滤海水为对照组,每一个水温条件下的余氯浓度均设3个平行样本,取黑棘鲷初孵仔鱼进行试验,试验共进行96 h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温升高至30℃时,对仔鱼的存活会产生显著性影响,24 h的死亡率为23.4%,48 h的死亡率骤升至98%,而18、22、26℃3组96 h时死亡率均未超过10%。24 h时4种水温条件下余氯对黑棘鲷仔鱼的LC50值分别为0.816、0.460、0.433、0.319 mg/L,可见水温升高会增强余氯对仔鱼的致死效应,而随着时间延长,余氯对仔鱼的LC50值进一步降低,至96 h,其值分别为0.242、0.211、0.140、<0.025 mg/L。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水温由26℃升至30℃时,或当余氯浓度高于0.2 mg/L时,或曝露时间超过48 h,均会对黑棘鲷初孵仔鱼产生明显致死效应,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水温、余氯、曝露时间对仔鱼死亡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且水温-余氯、水温-曝露时间之间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

关键词: 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余氯 水温 广义相加模型 双因素方差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循环水对虾养殖模式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要介绍了循环水养殖原理,分析了当前对虾养殖模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目前新兴的池塘循环水养殖新模式的技术要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池塘循环水对虾养殖是在节能减排新形势下实现一种高效、减排、降低养殖生产风险、减轻养殖水环境污染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对虾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的有效新模式,是现今对虾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升级的生产方式,对我国当前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对虾 循环水池塘养殖 养殖模式 技术 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harpMap二次开发中的框架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工程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商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庞大,且小规模系统的二次开发成本较高。为此,提出一种在开源SharpMap类库基础上进行框架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将命令和工具作为最小单元,各功能被细化成几个命令或工具,根据开发需要将命令与工具按照类别集成在一起构成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二次开发中应用灵活,已开发的命令和工具单元可在多个项目中重复使用。

关键词: 框架 二次开发 开源 接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甲基氯化锡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三甲基氯化锡(TMT)对蛋白核小球藻、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TMT在实验浓度下,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较高浓度组(5.31,20mg/L)可致死部分蛋白核小球藻细胞,TMT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h-EC50为0.46mg/L,属于极高毒物质;TMT对大型溞的48h-LC50为0.087mg/L,也属于极高毒性;TMT对斑马鱼的96h-LC50为2.45mg/L,属于高毒性.TMT对这3种水生生物的抑制率/致死率(EC50/LC50)随时间呈规律性变化.TMT的神经毒性和亲脂特性可能是其对水生生物较高毒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TMT 毒性 蛋白核小球藻 大型溞 斑马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