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罗非鱼冷藏期间内源蛋白酶和热休克蛋白70对肌原纤维解离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罗非鱼冷藏期间内源蛋白酶和热休克蛋白70与肌原纤维解离的关系,实验测定了罗非鱼肉在4℃真空包装冷藏48 h内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肌原纤维解离、内源蛋白酶活性和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鱼肉冷藏期间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变化整体呈增加的趋势,最终为初始值的3.52倍;解离的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的含量呈升高的趋势,最终分别较初始值提高了70%和65%;pH变化为先减少后略微回升,变化范围为6.5~7.0;组织蛋白酶B、L活性持续增加,组织蛋白酶D和钙激活蛋白酶活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分别在8、12 h到达最大值;热休克蛋白70含量为先增加后减少,在4 h时达到最大值,最终相比初始值下降了22.27%;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与组织蛋白酶B、L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肌原纤维解离的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热休克蛋白70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热休克蛋白70含量与与组织蛋白酶L呈显著负相关(P<0.05)。组织蛋白酶B、L是影响肌原纤维完整性的关键蛋白酶,热休克蛋白70能与肌原纤维粗丝和细丝结合稳定肌原纤维结构,且组织蛋白酶L可能通过降解热休克蛋白70来影响肌原纤维粗丝和细丝的解离。

关键词: 罗非鱼 内源蛋白酶活性 热休克蛋白70 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冷能气雾降温设备对高温期刺参养殖池塘环境理化指标及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极端高温灾害已成为限制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本团队前期研发出一款可实现池塘养殖刺参安全度夏的池塘冷能气雾降温设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解析使用该设备对池塘环境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选取安装并使用该设备的5个池塘(实验组,根据相对区域的不同,标记为E1和E2组)和无任何降温措施的3个池塘(对照组,标记为C组)为研究对象,测定夏季高温期实验池塘水质及底质指标,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相应池塘沉积物中菌群结构差异进行解析,进一步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相关环境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2个实验组池塘的底层平均水温显著低于对照组,水体溶解氧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水体氨氮和沉积物氨氮、亚硝酸氮以及化学需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池塘(P<0.05)。对2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共8个测试池塘的沉积物菌群结构进行测定后分别获得707~880个分类操作单元(optical transform unit, OTU),α多样性计算结果显示,实验组沉积物菌群群落丰度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均高于对照组。对8个样品的PCoA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内养殖池塘沉积物样本的菌群组成及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组间差异明显。在目水平的物种分布统计结果显示,2个实验组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高,实验组中根瘤菌目(Rhizobiales)、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和微球菌目(Micrococcal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ef Se分析筛选到在不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13个细菌群类(P<0.05)。对菌群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参与氮循环过程的微生物种类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筛选到与实验池塘水体氨氮含量显著相关的3个OTUs,分别为OTU7、OTU29和OTU108,依次归属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的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以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下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在所预测到的25个原核生物COG代谢途径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8个代谢途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设备可显著改善池塘水质及底质环境,并影响沉积物菌群结构,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该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刺参 养殖池塘 池塘冷能气雾机 高通量测序 菌群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刺五加对吉富罗非鱼脂质沉积、抗氧化能力及肠道消化酶和微生物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饲料中添加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超微粉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脂质沉积、抗氧化能力及肠道消化酶和微生物的影响,通过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在饲料中添加4‰的刺五加超微粉(中草药添加剂),对比研究饲料添加刺五加后吉富罗非鱼肠道消化酶、肝脏生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饲料添加4‰的刺五加超微粉可以显著提高肠道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含量,罗非鱼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均显著升高;(2)饲料添加4‰的刺五加超微粉可以显著降低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同时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升高;(3)饲料添加4‰的刺五加超微粉可以显著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成,提升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部分多样性指数与淀粉酶、脂肪酶、SOD显著正相关,与TC、TG显著负相关;(4)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吉富罗非鱼肠道优势菌门.筛选出的核心差异菌属是显著富集于对照组的肠弧菌属(Enterovibrio)、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霍氏弧菌属(Grimontia),显著富集于刺五加添加组的劳森氏菌属(Lawsoni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短螺旋体属(Brevinema),在吉富罗非鱼肠道内存在着一定丰度的潜在致病菌.(5)PICRUSt2功能预测表明代谢(Metabolism)在一级功能层显著富集,对照组疾病(Human diseases)代谢通路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刺五加添加组,两个处理组在二级功能层有相似的分布特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功能将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饲料中添加刺五加超微粉可以影响吉富罗非鱼的肠道酶活、肝脏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促进罗非鱼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 刺五加 生长 肠道微生物 吉富罗非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日本鳗鲡苗的时空分布与捕捞生产现状

水产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长江口日本鳗鲡的苗汛特征与捕捞生产现状,于2017—2020年在长江口开展了定点监测和走访调查,分析了长江口鳗苗的汛期规律、捕捞努力量及捕捞产量和产值。研究发现,长江口鳗苗旺发期为2-4月,主要捕捞区域分布在东旺沙、佘山岛和南汇嘴附近水域。长江口鳗苗捕捞努力量呈现下降趋势,有效网口面积从2017年的78.72万m~2,下降到2020年的50.40万m~2,下降了36%。长江口鳗苗汛期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总捕捞产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2017和2020年较高,分别为(4 474±256)尾/100 m~2和(5 220±1 063)尾/100 m~2,2018和2019年较低,分别为(1 917±335)和(1 365±257)尾/100 m~2。研究表明,长江口鳗苗生产值受到捕捞总产量影响,近4年来逐渐下降。建议进一步加强长江口鳗苗的资源监测和科学评估,指导规范鳗苗捕捞生产。

关键词: 日本鳗鲡 鳗苗 时空分布 CPUE 捕捞产量 长江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江下游7种典型鲤科鱼类摄食器官形态特征比较

中国水产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鲤科鱼类的摄食器官形态差异,以珠江下游的海南鲌(Culter recurviceps)、鲤(Cyprinus carpio)、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7种典型鲤科鱼类为研究对象,基于形态解剖和多元分析等方法,比较了这7种鱼类外部和内部摄食器官形态的特征差异.结果显示,7种鲤科鱼类外部摄食器官形态的种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口裂宽、口裂高等与食物捕获有关的性状上,内部摄食器官形态的种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咽骨长、咽骨后肢长等与食物咀嚼有关的性状上,内部摄食器官形态分化程度显著大于外部摄食器官.另外,研究发现食性对鲤科鱼类内部摄食器官形态影响大于系统发育地位的影响,外部摄食器官形态性状对于鱼类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揭示了同域分布鲤科鱼类的摄食器官结构差异,探讨了摄食器官形态结构与食性、系统演化地位的关系,对于了解鲤科鱼类生态适应机制以及开展珠江鱼类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鲤科鱼类 摄食器官 形态 主成分分析 系统发育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微卫星分析大银鱼移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中国水产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移植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研究从大银鱼基因组中筛选了18 对多态微卫星引物,对 2016-2020 年采集的 4 个水系(8 个水体)大银鱼共计 281 个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共得到172个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数(Na)为3~24,平均值为9.60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039~4.595,平均值为 2.384;期望杂合数(He)为 0.035~0.804,平均值为 0.507;多态信息含量(PIC)为 0.034~0.775,平均值为 0.469,其中 10 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位点(PIC>0.5).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 3.389~5.38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3~0.479,8 个水体的群体均处于中度多态水平(0.250.15).为防止群体遗传衰退,建议将南方和北方作为不同群体进行保护,连环湖作为大银鱼的主要产地,应当进行重点保护.

关键词: 大银鱼 微卫星 移植群体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相芯片"黄海芯1号"在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抗性基础群体遗传评估中的应用

水产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基因型鉴定芯片在育种群体构建中的应用价值,实验对凡纳滨对虾3个群体(EE、PP和SS)进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副溶血弧菌(VpAHPND)侵染实验,利用自主研发的40K SNP液相芯片"黄海芯1号"获得146尾个体的基因型信息,对群体遗传背景进行了系统调查并估算了AHPND抗性遗传力.VpAHPND浸染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群体间存在抗病差异,PP群体的存活性能比EE和SS群体分别高出12.9%和11.6%.利用质控后的38148个SNP信息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群体内同一个家系的个体首先聚在一起,进而同属一个群体的多个家系聚在一起.主成分和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可以准确地将146尾个体划分为3个组,与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一致.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3个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25~0.29,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20~0.23,上述遗传参数达到极显著水平.3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1~0.21,存在中高度遗传分化.基因组近交分析表明,EE、PP和SS群体的近交系数均值分别为?0.05±0.06、0.20±0.09和0.37±0.07,后2个群体内部分个体表现出较高的近交水平.使用ssGBLUP-MF(Single Step Genomic BLUP with Metafounders)模型,复合基因型、表型和系谱信息,获得VpAHPND侵染后存活状态的遗传力估计值为0.24±0.07,表现为中等水平,表明基础群体具有较好的选育潜力.研究表明,利用液相芯片"黄海芯1号"开展辅助育种,可以进一步提高基础群体构建和评估的效率.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基础群体 AHPND 育种芯片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中华鳖SSR和SNP特征分析及性别标记筛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挖掘更多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性别分子标记,为中华鳖保护、繁育以及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机制等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基于中华鳖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MISA和GATK挖掘中华鳖转录本中SSR和SNP位点信息,开发与中华鳖性别紧密相关的SNP标记。【结果和结论】共组装获得341 632条Unigenes,识别到14 804个SSR位点,含有SSR位点的Unigenes序列数量为13 904条,占总序列的4.1%。中华鳖转录组中SSR位点类型较为丰富,共识别到6种不同核苷酸重复类型,单核苷酸串联重复基元类型的含量最多(10 981个),占总位点数的74.18%。SSR位点以重复11~15次为主(6 173个),占总位点数的41.70%。转录组SSR的片段长度大部分集中在10~14 bp,占SSR总数的50.01%。搜索到32 299个SNP位点,SNP的分布密度为1/1 339 bp。SNP变异类型以转换类型为主,转换类型占70.05%,颠换类型占29.95%。SNP测序深度统计发现,在31~100范围内,SNP数目最多,占43.68%。初步筛选并鉴定出位于Ptpn11基因上与性别紧密关联的SNP位点(29 144 910),为中华鳖性别分子标记提供候选基因和标记。

关键词: 中华鳖 转录组 SSR SNP 性别相关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循环水养殖系统氧锥运行参数设计

渔业现代化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氧锥为气水混合装置的纯氧增氧系统溶氧效率高,但需产生一定气耗及能耗。本研究运用物质平衡等相关原理,对通入氧锥纯氧气体流量、养殖水体流量进行科学设计,分析其运行成本,并讨论设计关键问题。结果显示:采用一定锥体结构尺寸氧锥,当通入其纯氧气体流量为14.6 L/min、养殖水体流量为1 327.3 L/min(养殖系统水循环量79.6 m~3/h)时,能充分利用氧锥81.88%~89.07%高溶氧效率,提供1 026.8~1 116.9 g/h养殖系统需氧量,完全满足养殖水体300 m~3、养殖密度6 kg/m~3的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溶氧量需求。氧锥运行耗氧1 252.7 g/h,耗电2.9 kW·h。研究表明,本设计对提高纯氧增氧系统技术性能,推进纯氧增氧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中广泛应用提供支持。

关键词: 氧锥 增氧 循环水养殖系统 运行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YOLOv5改进模型的丁香鱼围网作业目标检测研究

海洋渔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目前鳀(Engraulis japonicus)限额捕捞与分类统计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5 的识别算法.该方法将SENet注意力机制引入到YOLOv5 主干网络结构中,通过融合捕捞作业不同时期的目标信息并降低复杂背景的干扰,以提高模型检测精度和实时检测效率.采用实际拍摄的鳀作业视频,将视频转化为图片格式实现前期标注和处理,对获得的5 550 幅图像按照 8∶1∶1 划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设置对照实验,将YOLOv5 主干网络替换为MobileNetV2,并引进SENet注意力机制,分别通过4 种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识别算法获得平均精度均值(mAP)为 99.4%、精度为 98.9%、召回率为 99.1%,相比原模型分别提高了2.5%、3.7%和2.9%.研究结果可以为鳀围网作业的目标识别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渔获作业统计提供了一种辅助手段.

关键词: 围网捕捞 YOLOv5 注意力机制 目标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