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光质对‘Flavortop’油桃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适宜油桃套袋的光质类型,以着色完全的油桃品种‘Flavortop’的果实为材料,用白、红、黄、蓝、绿共5种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制作成不同光质果袋,研究了不同光质对油桃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光质果袋均未显著影响单果质量、带皮硬度和去皮硬度,但均显著降低了果皮花色素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总酚含量和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其组分、总酸、奎尼酸、苹果酸含量及糖酸比;套白袋的果实亮度值显著降低但a/b显著升高,其他光质果袋处理的亮度值、黄色饱和度、色饱和度、色调角均显著升高而a/b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白袋处理的果实内在品质虽有所下降,但果面着色程度高,且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糖酸比等指标与其他处理相比下降程度小,综合品质较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油桃生产上宜选择白色果袋以改善果实的综合品质。


三个紫薯品种花青素和干物质积累动态及相关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个紫薯品种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栽插后60,75,90,105,120,135 d的块根花青素含量、干物率等16个经济性状指标,研究紫薯块根花青素和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以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表明:3个紫薯品种的块根花青素含量和干物率的动态变化因品种不同而表现较大差异,块根花青素含量表现为"前降后升"和"前升后降"两种类型;块根干物率则表现为"曲折上升"和"先升后降"两种类型。而3个品种的花青素总量和块根干物质总量在整个块根膨大期都表现为持续增加。块根花青素含量与15个经济性状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3个品种的花青素含量主要与地上部分鲜质量指标呈显著负相关;与块根干物质含量指标呈显著正相关。


城镇化加速发展背景下江苏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机制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苏城镇化加速发展为背景,以江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运用数据分析和文献调研的方法,从城镇化加速发展对江苏农业现代化的正、负效应两个方面探讨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从稳定增加财政投入,引导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推动型"和引导居民消费优质安全农产品,加大对农业加工业提升力度,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需求拉动型"两种类型阐述城镇化加速发展背景下江苏农业现代化动力机制。


基于Web of Science近10年油菜研究态势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04-2013年间Web of Science的SCI-EXPANDED数据库收录的油菜相关论文(以油菜为主题词),分析了这一领域发文量年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力较高的国家/地区、科研机构、期刊、高被引论文等;根据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总结油菜研究前沿;并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权重,对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全世界对油菜研究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总体看,美国、加拿大及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在油菜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科研机构发文量较大,但欧洲科研机构发文普遍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刊载油菜研究相关论文的优秀期刊和高被引论文均多来自欧洲国家和美国;油菜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甘蓝型油菜、菜籽油、生物柴油和基因表达等方面。
关键词: 油菜 Web of Science 引用分析 文献计量 模糊综合评判 态势


人工海水胁迫下小麦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鉴定方法
《植物生理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不同浓度人工海水分别在小麦芽期和苗期进行胁迫处理,筛选不同时期、不同耐盐指标的适合处理浓度,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值,通过比较芽期、苗期各指标隶属值总平均值的大小来确定小麦品种耐盐性的强弱。建立了65%人工海水相对发芽率与40%人工海水相对芽长两指标相结合的小麦芽期耐盐性鉴定方法;以及在40%人工海水处理下综合株高增长量、根长增长量、地上部干重与地下部干重4个指标相对值的小麦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运用这两个鉴定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16个小麦品种在人工海水胁迫下的耐盐性差异。


新型蒙脱石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常规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拟探讨新型蒙脱石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常规的影响,选取30头健康"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 g/kg新型蒙脱石、基础日粮+3 g/kg新型蒙脱石、基础日粮+5 g/kg新型蒙脱石和基础日粮+3 g/kg微生态制剂,进行42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新型蒙脱石可以显著提高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降低腹泻率与腹泻指数,改善血常规指标。因此,新型蒙脱石可能具有一定的促生长抗腹泻与免疫增强作用。


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14
摘要:为研究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高产群体特征,以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南粳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粳9108从中产到高产主要通过每穗总粒数的增加实现,从高产到超高产主要通过有效穗和千粒重的增加实现。相关分析表明,南粳9108产量与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呈不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显示,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通过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负效应最大,生产上应协调好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关系;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虽然没有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明显,但各因素之间仍存在相互协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