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五种杀菌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比较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药剂拌种和根部喷雾两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筛选有效药剂对洪湖市小麦茎基腐病进行防治.田间试验表明,50%多菌灵、43%戊唑醇、19%丙环唑、21%井冈霉素、50%福美双5种药剂进行根部喷雾试验的防效为25.3%~56.9%,其中制剂用量为1500 mL/hm2的43%戊唑醇防效最好,防效达56.9%,制剂用量为900 g/hm2的19%丙环唑和750 mL/hm2的21%井冈霉素防效也较高,分别为53.1%和50.0%.60%多菌灵、好立克(430 g/L)、19%丙环唑、24%井冈霉素、卫福(400 g/L)5种药剂进行药剂拌种试验的防效为11.8%~54.4%,其中制剂用量为180 g/hm2的好立克(430 g/L)防效最好,为54.4%,制剂用量为900 mL/hm2的19%丙环唑和135 g/hm2的好立克(430 g/L)的防效也较高,分别为49.3%和43.2%.防治洪湖市小麦茎基腐病的药剂拌种可以选用制剂用量为180 g/hm2的好立克(430 g/L)以及900 mL/hm2的19%丙环唑;根部喷雾可以选用制剂用量为1500 mL/hm2的43%戊唑醇以及制剂用量为900 g/hm2的19%丙环唑.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化肥农药减施组合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化肥农药减施融合使用技术,设计肥料和农药两因素三水平试验,研究不同化肥农药减施组合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减肥有减轻病虫发生程度的趋势,减药有加重病虫发生程度的趋势;减肥可显著影响水稻纹枯病、第4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减药可显著影响水稻纹枯病、第3和4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但两者均对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发生程度无显著影响.减肥30%时实测减产10.29%,对产量影响显著;减肥低于20%时,绿色助剂替代处理和生物农药替代处理实测产量比对照处理增产0.38%和2.49%,生物农药替代和绿色助剂替代均可作为化学农药减量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水稻 减药减肥 绿色助剂 绿色发展 病虫害 防效 产量 减量控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HDLBP基因SNP鉴定及其与蛋用性能关联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从HDLBP转录本(NM_205096.2)中鉴定6个同义突变的SNPs,在欣华鸡的关联分析发现C3381T和T387C与开产日龄(AFE)和蛋重(EW)显著关联(P<0.05),表明该基因可能是蛋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从小白卵泡(SWF)到小黄卵泡(SYF)中,HDLBP表达水平在膜层和颗粒层中逐渐升高.在排卵前期,F3到F2的颗粒层中HDLBP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此外,EGF、VEGF、FSH在不同颗粒细胞生长阶段对HDLBP调控具有剂量依赖性,Follistatin对HDLBP mRNA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 SNP 卵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术主要病害防控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近年来主要病害进行调查,介绍了病害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对选种、土壤类型、田园清洁、田间管理、土肥施用和药剂防治等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旨在提供有效的防控技术,确保白术产量和品质安全,为白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病害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褪黑素抑制玉米赤霉烯酮诱导的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原代培养的猪卵巢颗粒细胞为模型,探究玉米赤霉烯酮(ZEA)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检测褪黑素(MT)在调节ZEA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3和10μmol/L的ZEA对猪卵巢颗粒凋亡的影响不显著,但30、50和100μmol/L的ZEA显著促进猪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0.1和1μmol/L的MT抑制30μmol/L的ZEA诱导猪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能够提高细胞活力.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褪黑素 猪卵巢颗粒细胞 细胞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恩施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恩施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行动共普查到地方资源108份,隶属24科40属46种,其中粮食作物13份,蔬菜31份,豆类11份,果树38份,茶4份,油料10份,纤维作物1份.对普查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恩施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普查 恩施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石细胞性状特异种质资源筛选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加强梨种质资源优异性状的挖掘和利用,对853份梨果实的石细胞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石细胞含量为0.043%~4.764%,平均值为0.812%,变异系数为68.72%,中位数0.694%.筛选出石细胞含量小于0.1%的极少种质资源17份,石细胞含量大于2.5%的极多种质资源10份.筛选出的特异资源可用于梨品种选育、遗传群体构建和木质素合成代谢研究等,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石细胞含量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表型、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关系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数字化考种机并结合人工考察对杂交水稻群体的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考察,构建了一套不完全双列杂交群体,探讨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F1的杂种优势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表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F1的特殊配合力和F1的杂种优势之间均表现出相关性.每个F1的表型值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该F1的特殊配合力均呈正相关,GCA和SCA对不同农艺性状的贡献率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F1的特殊配合力均和特定组合的产量的杂种优势显著正相关,且F1的特殊配合力对杂种优势的贡献更大;亲本一般配合力与F1特殊配合力之间呈负相关或者没有相关性,杂种优势与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杂合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杂种优势 不完全双列杂交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贝母石油醚段的抗菌活性和化学成分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石油醚段的抗菌活性和化学成分,将湖北贝母经6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获得总浸膏,再采用石油醚萃取获得石油醚段浸膏,利用滤纸片法、稀释倒平板法、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电导仪对湖北贝母石油醚段的抗菌活性和机制进行了探索;同时,利用GC-MS、1D和2D NMR等对湖北贝母石油醚段的成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湖北贝母石油醚段溶液对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绿脓杆菌有中度敏感抑制活性,对肺炎克雷伯杆菌ATCC1388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枯草芽孢杆菌有轻度敏感抑制活性.其中,只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的MIC/MBC小于4.0 mg/mL.湖北贝母石油醚段很可能通过破坏细胞膜从而减缓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生长,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并获得了对应总离子流中的27种化合物.

关键词: 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 抗菌活性 石油醚段 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大麦产量进展及提升路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湖北省是中国主要的冬大麦(Hordeum vulgare L.)产区。分析了2006—2020年湖北省大麦产量变化特点和育种进展,发现每穗粒数的增加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而逆境是制约稳产的关键因子,从而提出未来改良湖北省大麦产量仍需以提高穗粒数为主,同时要提高品种对低温、干旱和湿渍等逆境的耐抗性。

关键词: 大麦(Hordeum vulgare L.) 产量 抗逆 每穗粒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