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黑山羊ADD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规律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析贵州黑山羊ADD1 基因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信息及在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试验克隆了贵州黑山羊ADD1 基因CDS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了该基因在 12 月龄贵州黑山羊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皮下脂肪、背最长肌和腿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以及在 1,3,6,9,12 月龄贵州黑山羊皮下脂肪、背最长肌和腿肌组织中的表达时序情况.结果表明:贵州黑山羊ADD1 基因CDS大小为2 304 bp,编码767 个氨基酸,与山羊ADD1基因序列相似性较高,与禽类的相似性较低;ADD1 蛋白中的主要氨基酸为丝氨酸(Ser)、脯氨酸(Pro)、谷氨酸(Glu)和亮氨酸(Leu),含量分别为 9.0%、8.7%、8.5%、8.2%,分子质量为 84.05 ku,分子式为C3682 H5840 N1036 S24,理论等电点为 5.74,为不稳定蛋白和亲水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与ADD蛋白家族(ADD2 和ADD3)、加帽蛋白(capping actin protein,CAPG)、肌侵蛋白(myotrophin,MTPN)、X盒结合蛋白 1(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等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中主要含有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ADD1 基因在 12 月龄贵州黑山羊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皮下脂肪、背最长肌和腿肌组织中均有表达,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其次在心脏、背最长肌、肝脏和腿肌中表达量较高,在脾脏中表达量最低.ADD1 基因在 1,3 月龄贵州黑山羊脂肪、背最长肌和腿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较低.在脂肪组织中 6 月龄时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P<0.01);3 月龄时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月龄(P<0.01).在背最长肌中9,12 月龄较高,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P<0.01);6 月龄表达量最低,与 1 月龄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极显著低于其他月龄(P<0.01).在腿肌中 9 月龄时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P<0.01);12 月龄最低,与 1 月龄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极显著低于其他月龄(P<0.01).说明ADD1 基因在贵州黑山羊各组织中的表达具有广谱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 贵州黑山羊 ADD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 背最长肌 腿肌 时序表达


不同紫苏原料对贵州黑山羊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分析不同紫苏原料对贵州黑山羊淘汰母羊瘤胃发酵参数、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开发紫苏及其副产物作为饲料资源在黑山羊淘汰母羊育肥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选取32只年龄、体况相近的贵州黑山羊,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饲喂不同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分别为对照组(CK组)、紫苏秸秆组(S1组)、紫苏饼粕组(S2组)及紫苏种子组(S3组),预试期14 d,试验期60 d,每30 d测定一次体重,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瘤胃液,用于测定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瘤胃发酵参数以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果显示:添加不同紫苏组分处理都能显著增加淘汰母羊育肥前期(0~30 d)日增重(P<0.05),其中S3组增重最大,其次为S2和S1组;而育肥后期各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其次,S1和S3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样品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和丙二醛(MDA)含量(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在各组间表现各不相同(P>0.05)。添加紫苏组分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乙酸含量(P<0.05),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在S2、S3和CK组中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S1组中相应有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P<0.05)。氨态氮的含量在各组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瘤胃微生物区系发现,不同处理对瘤胃微生物种类没有显著影响,而反应相同微生物物种丰度的Chao1指数和ACE指数在S1与S3间表现不相同,其中Chao1指数差异显著(P=0.047),而ACE指数差异不显著(P=0.062)。OTU检出S1组>S2组>CK组>S3组,从门水平分析各试验组优势菌群丰度,各试验组优势菌群主要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微生物,其中S2和S3组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丰度总和略高于CK组,S1、S2和S3组中变形菌门的丰度均低于CK组;属水平分析各试验组优势菌群主要为普雷沃氏菌属、奎因氏菌属、琥珀酸弧菌属以及不可培养的瘤胃微生物菌属,其中S1、S2和S3组中不可培养瘤胃微生物丰度高于CK组。其余微生物丰度在各试验组中各不相同。上述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紫苏组分能够不同程度改善淘汰母羊前期育肥效果,以添加紫苏籽效果最佳,其原因可能是通过增加血清抗氧化能力、调节淘汰母羊对粗纤维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及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组成,进而改善淘汰母羊的育肥效果。
关键词: 紫苏原料 黑山羊 淘汰母羊 瘤胃发酵 血清抗氧化活性 瘤胃微生物区系


贵州辣椒番茄斑萎病毒的分子鉴定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用RT-PCR法对采自贵州6个地区的疑似辣椒病毒病样品进行了番茄斑萎病毒(TSWV)的鉴定,并用分子克隆方法扩增不同地区的感染TSWV的N基因序列.结果表明:贵州贵阳、安顺、瓮安、福泉、长顺和惠水的辣椒上均存在TSWV,经序列比对,贵州辣椒TSWV分离物核苷酸一致性为95.6%~99.7%,氨基酸一致性为97.1%~100.0%;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福泉、惠水和长顺辣椒TSWV分离物与云南、山东的番茄TSWV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安顺、贵阳和瓮安辣椒TSWV分离物与云南的番茄、辣椒、烟草、芹菜和鬼针草TSWV分离物,以及江苏的莴苣TSWV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表明贵州辣椒TSWV分离物有2种株系,与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寄主的TSWV分离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留树贮藏对椪柑果实品质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椪柑留树贮藏果实的品质变化特征,为延长椪柑鲜果供应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留树贮藏椪柑果实为研究对象,以室温贮藏果实为对照,利用液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和色度计等果实品质检测方法,研究留树贮藏方式对椪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果皮色泽、总糖、有机酸和异味等品质和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椪柑果实留树贮藏40~80 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其中60和70 d时分别显著高于对照14.06%和17.28%;总糖在20、40、50和70 d分别比对照低23.31%、6.24%、17.65%和18.82%;留树贮藏10~80 d时柠檬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26~1.92倍;红色饱和度a*值降低(30~80 d)2.13~5.03,果皮颜色偏黄,呈橘黄色;除贮藏40 d外,留树贮藏呼吸强度均较对照高1.16%~127.54%;贮藏80 d时异味的代表性物质乙醇含量达峰值(293.28μg/g),室温贮藏是留树贮藏的3.29倍。【结论】生产中建议留树贮藏最佳时间在1月中下旬至2月初春节前后,留树贮藏椪柑果实能够保持色泽橘红,固酸比适宜,风味浓郁,效益好。


9个粉(白)果草莓品种在贵州贵阳栽培比较试验
《中国果树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省贵阳地区栽培的粉、白果草莓品种,丰富贵阳地区栽培草莓品种结构,促进贵阳地区草莓产业发展。以9个粉、白果草莓品种为试材,观察物候期,测定植株生长指标及果实品质、产量,比较不同品种在贵阳地区的栽培表现。结果表明:粉玉产量高,硬度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风味酸甜可口,有香气,口感佳;小白果实成熟期最早,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最高,有香气,风味浓郁酸甜;淡雪果面粉色,果肉浅粉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较高,白粉病病果率低。根据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白粉病病果率4个性状的加权得分建立草莓品种筛选标准,筛选出在贵阳地区具有推广前景的草莓品种有粉玉、小白、淡雪。


1株白三叶根际产铁载体菌的功能特性及培养条件
《草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充分利用贵州岩溶山区牧草根际促生菌资源,以野生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根际铁载体产生菌TSQA26-3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观察、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开展菌株促生特性研究,筛选适宜菌株合成铁载体的发酵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确定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促进菌株合成铁载体能力的提升。结果表明,菌株TSQA26-3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同时还具有溶解无机磷、产植物生长素(IAA)和固氮能力;优化后的培养基(MG培养基)配方为,甘露醇25.0 g·L-1, L-谷氨酰胺2.5 g·L-1, K2HPO4 1.0 g·L-1, MgSO4·7H2O 0.25 g·L-1;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7.0,摇床转速170 r·min-1,培养温度30℃,培养基装液量为每250 mL瓶中装70 mL。
关键词: 白三叶 植物根际促生菌 铁载体 鉴定 促生特性 培养条件优化 发酵培养基


日粮中添加杜仲叶对育肥肉牛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杜仲叶添加量对育肥肉牛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用75头初始体重为(252.67±6.00) kg的本地黄牛×西门塔尔杂交公牛,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5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4个试验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0组(对照组)饲喂精粗比为3∶7的基础日粮,4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3%和4%的杜仲叶以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粗料。预试期15d,正试期150d。结果表明:(1)各组肉牛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球比(A/G)、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以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与0组相比,2%组肉牛血清中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上升(P<0.05),分别较0组提高了101.24%、79.13%和102.61%,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2%组IgG和IgM含量分别比0组提高了44.43%和75.50%;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与0组相比,1%组和4%组肉牛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但各处理组肉牛瘤胃液p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浓度、丙酸浓度、丁酸浓度、乙/丙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育肥肉牛日粮中添加杜仲叶对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2%杜仲叶的添加具有提高血清中补体C3、C4及IgA、IgG、IgM的含量,降低肉牛瘤胃液氨态氮浓度的作用。


环境温度和饲粮金荞麦提取物对蛋鸡肝脏超微结构及线粒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金荞麦提取物(FDR)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长顺绿壳蛋鸡肝脏组织超微结构和线粒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采用3×4的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92只鸡分为22℃常温、28℃中温和33℃高温以及4个FDR添加水平:0、200、400、800 mg/kg,共1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将试验鸡只按照温度梯度分别安排到3个独立的温控鸡舍,于试验结束采集肝脏样品用于超微结构及线粒体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1)33℃高温下蛋鸡肝脏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最严重,高温处理下不同浓度FDR添加肝脏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有所减轻,添加400 mg/kg组损伤程度最轻;(2)33℃环境条件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下降了13%和6.1%,丙二醛(MDA)含量和蛋白质羰基(PC)含量分别上升了17.3%和13.9%,FDR添加与温度的影响呈相反趋势,环境温度和FDR两因子添加对蛋鸡GSH-Px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和PC含量均有显著的互作影响(P <0.05);(3)饲粮中添加FDR可上调蛋鸡肝脏中Nrf2信号通路与Trx2系统相关基因m RNA表达,但差异不显著(P> 0.05),环境温度与FDR两因子的添加对蛋鸡肝脏各个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有显著的互作影响(P <0.05)。综上所述,蛋鸡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饲粮中添加400 mg/kg或更高含量的金荞麦提取物可缓解高温环境下蛋鸡的肝脏组织超微结构损伤,以及提高蛋鸡肝脏线粒体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金荞麦提取物 环境高温 长顺绿壳蛋鸡 抗氧化 免疫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中药复方石苦秦散对腹泻小鼠盲肠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止泻中药复方石苦秦散对蓖麻油和番泻叶所致腹泻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研究石苦秦散止泻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 7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物组、蓖麻油模型组、蓖麻油中药预防组、番泻叶模型组、番泻叶中药预防组和番泻叶中药治疗组,按试验设计进行灌胃处理后,观察各组小鼠腹泻情况,针对不同药物腹泻模型采集十二指肠、盲肠观察肠道病理变化,最后采集各组盲肠内容物进行 16S rDNA测序.[结果]腹泻指数显示,灌胃 1h番泻叶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均极显著(P<0.01)低于番泻叶模型组;蓖麻油模型灌胃 2h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极显著.肠道病理变化主要为制造腹泻模型后黏膜下层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肌层和浆膜变薄.盲肠Alpha测序显示,蓖麻油造模后,中药预防组能显著提高盲肠菌群丰度和多样性;Beta多样性PCoA分析表明,蓖麻油模型组与其他组样本明显分开;物种分类显示,2种药物腹泻模型处理后中药预防组和治疗组均不同程度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丰度,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属水平在正常范围内,降低乳杆菌(Lactobacill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丰度,提高有益菌Mucispirillum和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丰度.[结论]蓖麻油和番泻叶小鼠腹泻模型使用中药复方石苦秦散预防和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肠道微生物丰度,特别是炎症反应相关的微生物,说明石苦秦散可通过调整肠道炎症修复发挥止泻作用.
关键词: 小鼠 腹泻指数 石苦秦散 盲肠菌群 16S rDNA测序


转录因子MhGL3对薄荷表皮毛发育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调控薄荷表皮毛发育的候选基因,为深入研究薄荷表皮毛发育、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本地具少量表皮毛薄荷及突变的具大量表皮毛薄荷为研究材料,采用转录组测序、组装和注释等方法筛选影响薄荷表皮毛发育的候选基因并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及表达分析研究.[结果]从多毛和少毛薄荷中分别获得39 853和30 249条Unigene基因,N50长度分别为1380和1434 bp,序列平均长度分别为789.44和779.03 bp.克隆测序发现,多毛薄荷转录因子MhGL3序列在920 bp位置缺少碱基A,导致其转录因子MhGL3序列长度延伸至1848 bp,获得HLH保守功能区域,从而调控薄荷表皮毛发育.[结论]转录因子MhGL3突变是导致薄荷表皮毛发育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转录组测序 薄荷表皮毛 转录因子MhGL3 突变缺失 HLH保守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