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中国工厂化主栽双孢蘑菇品种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33对SSR引物对7份双孢蘑菇栽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出62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为2~4个,平均为2.48个。其中25对引物在7个双孢蘑菇基因型中存在明显多态性,占检测引物总数的75.76%。SSR引物仅能将7份菌菇材料区分为4类。其中,国内褐色双孢蘑菇主栽菌株棕秀一号、LY、LC的遗传相似系数为1,与国外褐色双孢蘑菇菌株MG遗传相似系数为0.645 2。国内褐色双孢蘑菇与国外褐色双孢蘑菇菌株MG遗传背景存在差异,国内褐色双孢蘑菇菌株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结果解释了国内褐色双孢蘑菇菌株遗传背景狭窄,多样性差,选育褐色双孢蘑菇优良栽培菌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双孢蘑菇 SSR分析 遗传多样性 工厂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胚胎培养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胚是牡丹组织培养的重要外植体,胚胎培养技术是牡丹遗传转化及生物技术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从基因型、胚龄、解除休眠、培养基成分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因子对牡丹胚胎培养的影响,总结了牡丹胚胎培养的研究进展.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对牡丹胚胎培养未来研究的重点方法、领域及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建立以牡丹胚胎为外植体的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为牡丹转基因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牡丹 胚培养 体细胞胚培养 植物生长调节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焰南天竹组织培养体系建立与优化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火焰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Fire power’.)属于小檗科(Berberidaceae)南天竹属(Nandina)的常绿小灌木,在园林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观赏价值。常规育苗方法扦插繁殖,繁殖率低,火焰南天竹组培中繁殖率及生根仍是一大难题。研究了不同激素对火焰南天竹不定芽诱导、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0.3 mg/L 6-BA+30 g/L蔗糖,诱导率为93%;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30 g/L蔗糖,增殖系数为3.5;生根培养基为1/2MS+0.3 mg/L IBA+20 g/L蔗糖,诱导率达97%。火焰南天竹种苗经有效成分含量为50%的多菌灵稀释1 000倍,浸泡1 h后移栽,移栽成活率高,长势良好。所建立的火焰南天竹快繁体系增殖速度快,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植株,为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满足市场需求。

关键词: 激素 火焰南天竹 离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规格生态沟渠对排水污染物处理能力的研究

土壤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三种不同深度规格的生态沟渠(E0.80、E1.05和E1.30),通过控制相同的表面水力负荷,比较研究了动态进水(TN 0.86~6.13 mg·L-1、TP 0.11~0.28 mg·L-1)条件下生态沟渠对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考察其耐冲击负荷能力和适宜建造长度.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三种不同深度规格的生态沟渠对铵态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悬浮物(SS)的去除率均达到50%以上,其中E1.30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高,NH4+-N、TN、TP和SS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8%、63.1%、71.8%和60.8%.同时,E1.30的污染物出水浓度较为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相对较强.进水浓度较高情况下,E1.30在TN、TP出水浓度为2 mg·L-1和0.2 mg·L-1时所需长度分别为27.4 m和4.9 m,为三种规格生态沟渠中最短.表明生态沟渠是有效去除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因地制宜地建设E1.30规格的生态沟渠,并可辅以高效吸附氮磷材料等其他措施,进一步提高生态沟渠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关键词: 生态沟 去除效率 农业面源污染 表面水力负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子实体中不同极性的三萜体外抗肿瘤及抗炎活性比较

菌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灵芝中不同极性三萜活性的差异,运用大孔树脂将灵芝总三萜根据极性大小进行分段,采用高效液相法分析各极性部分的HPLC指纹图谱和三萜含量,并比较其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抗炎活性.结果显示D-101大孔树脂可以有效地将灵芝总三萜分为中等极性和低极性两部分,两部分的三萜含量分别为(279.00±2.90)mg/g、(94.52±2.03)mg/g.其中,低极性三萜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中等极性三萜,其对K562、SW620、L1210细胞增殖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74.12±1.94)μg/mL、(121.45±2.13)μg/mL、(13.52±1.13)μg/mL.另外,低极性三萜对RAW264.7细胞呼吸爆发的抑制作用也明显强于中等极性三萜.进一步对低极性三萜和中等极性三萜单体的抗炎活性进行比较,发现低极性三萜灵芝烯酸F、灵芝酸DM、灵芝醇B对RAW264.7细胞呼吸爆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极性较高的灵芝酸C2、灵芝酸A.该研究阐明了灵芝子实体中不同极性三萜部位的抗肿瘤及抗炎活性并不相同,为将来新药开发和灵芝质量标准的改进建立了基础.

关键词: 总三萜 中等极性三萜 低极性三萜 抗肿瘤 抗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溉量对节水抗旱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个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优73''WDR129')和2个旱敏感水稻品种('H优518''扬粳4038')为材料,设置5个灌溉梯度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灌溉量对节水抗旱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量为80%(27. 42 L/株)时,'旱优73'的产量降低不显著,'H优518'的产量降低了25. 5%,差异显著;灌溉量为60%(20. 81 L/株)时,'WDR129'的产量无显著变化,而'扬粳4038'的产量降低了16. 87%,差异显著.综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析,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80%灌溉量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产量并未显著降低;'WDR129'在灌溉量为60%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产量并未显著降低.可见,'旱优73'的适合灌溉量为27. 42 L/株,'WDR129'的适宜灌溉量为20. 81 L/株.

关键词: 灌溉量 节水抗旱稻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筛选高产多糖猴头菌株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猴头菌株0605为出发菌株,首次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胞内多糖的猴头菌株.结果表明:经筛选最终得到5株高产胞内多糖优良猴头菌株,其中菌株321的生产能力最佳.与出发菌株相比,优势菌株321的摇瓶发酵生物量提高了30. 37%,胞内多糖含量提高了47. 45%,且其菌丝多糖抗氧化活性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均优于出发菌株.拮抗实验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优势菌株321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证实其为突变菌株.高产多糖猴头菌株的获得为猴头菌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资源,为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诱变其他担子菌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诱变 猴头菌 多糖 抗氧化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果实糖代谢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糖的种类、含量及比例是决定桃果实甜度及风味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芳香类物质、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合成的基础原料.弄清桃果实糖代谢机理和关键基因,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通过综述桃果实中糖组分、代谢合成途径、转化途径、环境影响因素及分子控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未来桃果实糖代谢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旨在为提高桃果实糖含量,调控桃果实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候选基因 生物合成路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倍体梨新品种‘众翠’

园艺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众翠’梨是从‘翠冠’梨芽变选育而来的四倍体新品种。果实圆形或扁圆形,果皮绿色,外观似‘翠冠’,平均单果质量320 g,果肉脆,细,汁液多,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总糖含量72.3 mg·g~(-1),有机酸含量1.67 mg·g~(-1)。在上海地区果实成熟期为7月底8月初,盛果期产量22 500kg·hm~(-2)。

关键词: 四倍体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流控法低温保护剂添加及去除线型优化研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卵母细胞低温保存过程中,低温保护剂的添加与去除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近年来微流控芯片被用于低温保护剂的添加及去除,而不同线型添加和去除低温保护剂会影响卵母细胞存活率及体外发育情况。利用以微流控芯片为中心的微混合系统,分别设计线性加载和去除保护剂的方案,并以分段线性衍生出凸型、凹型保护剂加载和去除方案,最终用上述方案共组合出9种添加-去除联用方案,研究不同线型添加-去除保护剂对卵母细胞存活率及体外发育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型添加-凸型去除联用方案下,猪MII期卵母细胞的存活率及桑椹胚率达到97.22%、46.03%,均显著优于其他添加-去除方法(P<0.05);低温保护剂添加及去除过程中,连续性添加及去除方案间具有一定的匹配关系,这将为优化微流控法连续性添加-去除低温保护剂方案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低温保护剂 微流控芯片 卵母细胞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